个位仙剑迷们请问仙剑里面的“道”是什么意思紧急啊
紧急啊
转自“”—— 1 [原创]《仙剧》…建立在老子思想上的电视剧 《仙剧》已经开播了一段时间~~ 对于我们这些仙剑迷来说~~这是莫大的欣慰~~ 论坛中讨论仙剑的帖子众论纷纷~~ 本人在2月初看完仙剧也写了一篇原创的文章:“教你看懂《仙剑》谈情说道~”~~但是过了这段时间我觉得对仙剑的理解还是不够深透~~为什么那么多人对仙剑有那么多的不满~~说月如在剧中为什么会自己寻死~~剑圣为什么在大决战中不出现,以至让这么多人牺牲~~等等~~当然这样编仙剧有着它剧情的需要~~也有着仙剧必须和《仙剑》游戏相联系的需求~~如果你仔细想想~~就仙剧本身的剧情考虑下它是有它的道理的~~ 首先说下《仙剧》的确是一部很成功的电视剧,当然,成功的一大部分源于《仙剑奇侠传》这款被世人称为“永恒的经典”的游戏体裁,这是一段以悲剧为主导线的爱情故事。 在游戏中,《仙剑》的悲剧其实是一种隐含的悲剧:月如在最后一幕怀抱忆如站在雪地的大树下等待逍遥的归来;灵儿在与水魔兽的大战后消失了,但她真的死了吗?这只有留给广大仙剑迷去猜想,也许在今后大宇研制的单机版《仙剑》中会给我们惊喜;然而月如在《仙剑2》中就更明显的被提到她没有死,但似乎也不能说是一个活着的人,她需要傀儡虫和药效来维持生命。《仙剑》这款RPG类游戏的最后结局似乎是留给大家更多的想象空间。 而在《仙剧》中,灵儿躺在逍遥怀里死去,月如死后逍遥忆月如,就连酒剑仙和阿奴也加入了阵亡的行列,这是一种彻底的悲剧,目的也许是要引起大家感想和触觉上最大的震撼力,让凄凉和悲情达到极限,以达到让看过电视剧的人难以忘怀,甚至看了还想看的目的,也许这就是《仙剧》的剧情改编在《仙剑》基础上的升华,但是听说唐人要拍《仙2》,不妨我们自己认真结合《仙剧》来想想,在《仙剧》中酒剑仙,刘晋元死后有让我们看见了他们的墓,而月如这个第二女主角却没有提到,在最后的大战后,圣姑并没有牺牲(也有仙2剧情所需要的缘故吧),我们可以想想如果唐人在拍《仙2》开头时是否会从月如的复活讲起呢?阿奴和唐钰只是变成了一对比翼鸟,《仙2》剧情中还需要阿奴啊,不过对于《仙剑》这个以神话为背景,仙术为理念的世界中,连动物都可以成妖再转为人型,何况本身就是人的鸟再变回来也不是难事吧! 不管怎么说这也许只是我们仙剑迷所期待的,如果想看到这些决定权在唐人和大宇,但至少就《仙剧》的悲情效果上来看,它是一部很成功的电视剧。 不说那么远,切入正题。《仙剧》的最大升华是引用了“道”,这对《仙剑》这部以爱情为主流的故事来说,“道”给它做了个很好的诠释,也给我们人生一些很好的启发。 “何为道?”———这是《仙剧》的另一个主题。 我们不妨来看看《道德经》中“老子”对“道”的理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道德经》的第一句话。前半句的“道”和后半句的“名”其实都是指“道”,区别是前半句的“道”是指抽象意义上的“道”,而“名”则是“道”的一种称谓,一种相对实体的东西。 就许多人简单的理解“道”是道路的道,但这只是道字面上的意义,不是它真正的含义。究竟何为道??? 其实这是无法解释的,无法解释也是“道”的一种解释吧!“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述的‘道’,它就不是恒常不变的‘道’。可以用语言来表述的‘名’,它就不是恒常不变的‘名’。” “老子”认为“道”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是根本无法定义,也根本不需要任何定义的,如果要“定义”,那就根据各种人不同的感悟和生活经历去自己下“定义”吧! “道”包含了“有”和“无”两种具体存在的形态。“无”不是虚无,不是空无一切的无,而是指“道”在生成宇宙万物过程中那种无以名状,混浊一体的形态;“有”则是指“道”在形成宇宙万物时的具体存在。“道生万物”,“老子”认为“道”在宇宙形成之前就存在,它是万物演变的规律,所以说它是恒常不变的,在这里还需要再次提出的是“道”没有定义,也没有形态,它是不需要定义的。 作者: lx198682 2 [原创]《仙剧》…建立在老子思想上的电视剧 大家不要误解《道德经》的意思,所谓“道德”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道德,其实是“道”与“得”(“得”同“德”)“老子”就是以“道”在论述,最后告诉大家:你有所悟必有所得,总的概括《道德经》就是讲的“道”。 上面的大家可以理解了我们就结合起来谈谈《仙剧》,其实《仙剧》中许多观点就是引用了“老子”在《道德经》中的思想,由此得以升华。 首先把《仙剧》中出现的所有在《道德经》中的原话选出来,做个解释: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解释:天下之人在知道了什么是美的同时也就知道了什么是丑,都知道了什么是善的同时也就知道了什么是恶。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解释:具备完善德行的人就要像水一样,水的特性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居于众人所厌恶的底下地方,所以它最接近于道。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解释:委屈反而能保全,弯曲反而能伸直,谦下反而会充盈,破败反而能生新,取少而能得多,贪多反而迷惑。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解释:道永远是不能用一个名字来称谓的,它处于质朴的状态,虽然小,天下却没有什么东西能支配它。 “以其终不自以为大,故能成其大。” ———解释:由于它始终不自以为大,所以才成就了它的大。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解释:将要收拢它,必先暂且扩张它。 “老子”的思想就是以“无为”为中心,圣人之无为,他主张把自己放在低下的位置,不自私自利,把自己置之度外,最后反而能成就自己。 这也正是《仙剧》中剑圣的思想,在《仙剧》中,他告诉青儿要对万物博爱,放下他们自己的爱情利益来拯救苍生,而在最后的逍遥,灵儿与水魔兽及拜月的大战中他却不帮忙,从游戏或电视剧的角度看这是剧情的安排规律,而从实际道理的意义上说,这正是剑圣“圣人之无为”的处世态度让他袖手旁观:其一:剑圣已近老年,道行深厚,与世无争的无谓思想使他觉得没必要去跟拜月争高下;其二:拜月就是要灭世,然后重造人类,对于剑圣来说他最相信的就是道,道是什么?是万物演变的规律,那么也就是说他相信这个规律;其三:首先说说《道德经》中提到过,这本书就是要指引人们如何确定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寻找自己在世上生存的位置,剑圣道行深厚,他对道惨悟得透,他知道李逍遥他们有着自己的道,也就是他们自己的生命意义,价值和位置,有着他们自己的生命规律。综合以上三点,其实剑圣并不是像大家说的是个坏人,只不过我们不能以凡人的眼光去看待他。如果大家非要认为他是个坏人的话,那也许只是大家想为自己中意的仙剑续集剧情做铺垫。 再回到《道德经》,里面有一句很好的话,也可以说概括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做了又一中解释,此话如下: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注释:天地长久存在,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的原因是由于它的存在不是为了自己,所以它能够长久。因此圣人把自己放在最后,结果自己反而占了先;把自己置之度外,结果自己反而生存了下来。不正是因为他不自私吗?反而却成就了自己。 这句话概括了前面所讲的意思,也进一步让我们明白剑圣他是知道这些的所以才那么去做。 再来说说《仙剧》的三大主人公: 逍遥,一个从小顽皮,不愿被世俗所束缚的少年。一次奇遇见到了灵儿,内心少年的情欲发芽了,她们一起踏上了寻亲之旅。苏州,千金小姐月如与逍遥邂逅了,灵儿却屡遭劫难,在这过程中她发现了自己是女娲的后裔。逍遥月如为寻找灵儿走在了一起,他们风雨同路,经历了江湖的种种磨难,半年过去了,逍遥知道自己儿时想成为大侠的道路并不好走,在压抑中,月如的关怀感应了逍遥,他们的感情由相知到相爱。月如变成风飘走了,这时,也许月如已经不想与逍遥风雨同路了,在三个人的电影里她消失了,在爱情上他彻底的失败了,她此时更希望逍遥和灵儿能幸福的漫步在仙灵岛六月的雨中,月如将化为风漂浮在逍遥和灵儿的柔情蜜意周围,看着他们幸福快乐,看着逍遥幸福,这也许也是月如自己的幸福。月如注定为伟大的爱而生,她让爱的精神留给了人们更多的启示。她不惜一切的爱体现了爱的价值,这就是月如生命在世上的位置,月如自己的道,可她却与最重要的战斗无缘,也许这是就她生命的规律(道)! 作者: lx198682 3 [原创]《仙剧》…建立在老子思想上的电视剧 然而造化弄人,月如所希望看到逍遥与灵儿的永远幸福还是没能实现,在月如的道里没有拯救人类的使命,这个更艰巨的任务是属于逍遥和灵儿的,灵儿和逍遥的爱是矢志不渝的爱,他们之间一直深爱着对方,但灵儿却一直误解了自己的道,以为要靠自己的力量拯救世界才是自己的道,可是她错了;逍遥的想法也错了,他以为自己不需要去追求什么道不道的,只想恋恋红尘,能和深爱的人在一起享受爱的滋润,仗剑江湖就行了。他们两个都错了,以致与他们总是失散,总要闹别扭,也许这些都是对他们大战前的考验,也是他们领悟自己的道的过程吧!不管怎么说他们最后都懂了,他们的爱是从相爱到相知(也许这也是月如失败的原因吧),逍遥和灵儿在最后的大战前明白了:他们的道就是要把对对方的爱和自身的力量结合起来!(在大战前灵儿娘亲就对灵儿和逍遥说过:最可怕的就是没有一个明白你的心爱的人战在旁边支持你)这时他们两终于明白了。先前的逍遥和灵儿只懂得一半,当他们懂得了另一半的含义再与自己原先所懂的一半结合起来他们也就懂得了他们自己的道。(这应该是逍遥和灵儿之间的吊坠含义) 毕竟道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它不容你逃避。靠爱的力量来拯救大地才是逍遥和灵儿的道,这时的逍遥也知道了“道”才是真正的生命价值,是他们自己的生命规律。 世界恢复了以往的平静,灵儿却离开了,红色蒲公英还是像十年前那样漂浮在天空,可它的花瓣已不像十年前那样在夕阳的照耀下那么美丽,而是离愁的伤感。李逍遥抱着怀里的忆如踏上了回家乡的道路,在曾经经过的路上剑圣正等着他的归来…… “你明白吗?” 此时的剑圣仰望天空,逍遥完成了他的使命,这时的他所惨悟的道也许比剑圣还深,剑圣心里满是欣慰,他心想:“毕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后继有人了,逍遥自己的道终于成就了他。” 逍遥的心里却在问:“你真的明白道的最深含义吗?真的是需要自己去拿起放下吗?为什么不让他顺其自然,任其规律自然演变?你的道是这样的吗?” 这也许就是剑圣所领悟的道还比不上逍遥的原因,当年他勉强自己放下与青儿的爱情,去追求道,认为他们两人都有自己的道,可他却放弃了爱情,爱情其实也是一种战斗的力量,青儿那时成功了吗?她只不过勉强换来了十年的和平,十年后却对她女儿说:“最重要的是身边要有一个能真正懂你的人和你站在一起支持你。”可见他们比不上逍遥和灵儿,但也许逍遥和灵儿的成功也得益与前人的经验吧! “老子”思想中的“有”与“无”在这里又得以体现,剑圣太注重“有”这种形式与规律上的实体,却忽略了“无”这种无以名状,浑浊一体的精神需求,这就是他的不足。 “道”这个东西看似复杂却很简单,说它简单却又很复杂,与其深究它的含义,不如顺其自然,完成我们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面对我们现实的这个社会。还是那句话“毕竟道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它不容你逃避。” 《仙剧》虽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却可以从其中折射出许多给人以启示的内涵,它的成功与借鉴“老子”思想离不开,所以真的可以说《仙剧》是一部建立在老子思想上的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