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为什么热销?
 买国债者不少是富人   据某银行人士透露,在国债还未正式发行前,其朋友就已向该人士打招呼,让其预留十几万元的认购数额。建设银行羊城支行肖行长称,不少大客户和机构客户还预约登记了下期发行时的认购量。   据了解,这些大款们或大客户们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做生意“发”了的私营企业主。这些私营企业主在做生意“发”了之后,就不愿再继续投资,扩大经营生产,而转为做一些保守的投资。据一些为大客户做过私人顾问的银行人士称,一些大客户将生意做到千万元以上后,就会想到“收手”——不愿再从事实业投资,也不愿将资金转到投资风险较高的证券市场。一些私营企业对记者表示,自己对证券市场十分陌生,根本不会涉足其中。于是银行储蓄组合和国债就成了这些“先富起来的人”的投资首选。   再投资渠道待开拓   广州市工商联合会去年一项调查也表明,广州私营企业主整体经营理念趋向保守,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大批私营企业主对社会环境存有疑虑,担心政策变化会让自己苦心经营的产业丧失,因而缺乏持续投入的动力。”也因此,此次全国两会上全国工商联合会第一号提案就是关于加强私有财产保护。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系教授申曙光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债热销,同时也显示了投资者的一种思维惯性———投资者理所当然地认为国债投资可靠,比储蓄利率高等,因此就成为一种惯性购买行为。   但是,申曙光教授表示,投资国债应只是作为投资者的一种投资策略来考虑。同时投资者还应根据投资环境的变化,进行自己的投资组合。而对于政府来说,放宽投资品种的限制以及提供明确的法律保护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