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角7分=16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猪肉才6角7分一斤,现如今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才6角7分一斤, 现如今,猪肉16元一斤。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家平均工资才30多元, 现如今,大家平均工资上千元。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有因果关系吗? 是物价涨了? 工资也跟着涨吗?这跟没涨工资有什么区别?
薪水和物价的上涨,原因在于社会财富的变化。在此之前,需要先提及几个理论。 1.货币理论。社会需要的货币量是和社会总产品(包括服务业)相对应的。 打个比方,社会所有产品总共有100斤大米,每斤大米1元,那么就需要流通100元货币。当社会上有200斤大米的时候,如果货币量固定不变,那么大米就成为0.5元一斤。在这种情况下,货币的购买力就是相当于原来的两倍。但是,这种货币固定不变的做法,会打击生产者的积极性。因为,无论生产者如何的积极努力,生产的产品越多,产品越贬值,最终使得生产者得不到利润,其努力工作只是帮助社会降低了物价。显然,生产者们是不愿白干的。 那么就只能让物价依然维持原价格,而去增发货币。这样,生产者的努力就得到了回报。继续引用上个例子,也就是大米依然是每斤1元,但是社会总流通货币量为200元。不考虑税收和市场变化等因素,则生产者得到了100元利润。 2.商品价格根据市场供求矛盾进行变化。劳动力也是一种特殊商品。在劳动力匮乏的时候,劳动者薪水就会提高。相反,劳动者薪水就会下降。 同样继续引用大米的例子。有些人发现,种植小麦也能赚钱。于是社会劳动力中的一部分就流动到小麦产业中,开始以种植小麦为工作。那么显然,种植水稻的劳动者人数就减少了。这样,种植水稻的劳动者薪水就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提高。 理解了这两个基本理论,再来分析现实情况。现实社会中,当然不会只有小麦和水稻两种产业,而是还有其他农业,更重要的是有工业。工业的附加值,远远超过了农业。当工业飞速发展的时候,社会总产品急剧增加。 同时,农产品是工业的原材料来源,例如小麦可以酿酒,花生可以榨油等。工业的发展,需要消耗更多的农产品。人口的增长,也需要消耗很多的农产品。这样,农产品的供求也会出现调整变化。当农产品的供应,落后于社会需求的时候,农产品价格必定要上涨。假如农产品产量始终不变化或者增长缓慢,那么农产品的价格就会持续上涨。 同时,由于劳动者薪水的提高,这些薪水也都从产品价格中体现,劳动者薪水越高,产品价格也就越高。 那么在这种发展状况下,我们得到了什么好处呢?那就是社会产品多样化,满足了人们的不同需求。例如自行车普及变成摩托车普及,摩托车普及变成了普及。工业品的实际价格是降低了。60年代,人们托关系买一辆自行车,就是非常大的财富,而如今,谁还稀罕自行车呢? 笼统来说,薪水的提高,是由于社会分工细化和社会产品多样化,同时社会货币量增加,从而引起的。 物价的提高,是由于劳动者薪水提高,并且根据供求矛盾来体现的。 总体来说,我个人认为,当前的物价飞涨的背后矛盾是,农业落后于工业造成的。 如果中国的农业产量出现退步,那说明中国的劳动力资源过多的涌向工业,导致农业退步,引起涨价。如果中国的农业产量是在增加的,那么说明中国的农产品供应,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从而引起涨价。还有一种重要原因,就是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太落后,导致农产品成本,相对于工产品成本而言,降低的太小,从而导致农产品价格相对工产品价格而言出现上涨趋势。我个人比较倾向于是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缘故。要想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必须要对现有的农业体制进行改革。 如果朋友细心的话,可以试着了解一下国外农产品价格。由于国外农业的生产效率非常高,所以农产品的成本是低廉的。如果把廉价的进口农产品引入中国,那么农产品物价问题,立马就解决了。但是随之带来的冲击是农民破产和城市劳动力更加廉价,其后果比农产品物价上涨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