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把乙肝叫黄疸吗?《黄帝内经》好像讲过黄疸的病因?请问中医如何
请问如何认识黄疸和乙肝的?请高人指点,非常感谢!
楼上回答很详细,从现代医学角度解释了你的疑问。从角度讲。中医只有黄疸没有乙肝。 黄疸: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目睛黄染尤为本病的重要 特征, 《内经》即有关于黄疽病名和主要症状的记载,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 “溺 黄赤,安卧者.黄疽,……目黄者曰黄疸。”《灵枢•论病诊尺》说:“身痛面色微黄, 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疽也。”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把黄疸分为黄疸、谷疸,酒 疽、女劳疸,黑疸五种,并对各种黄疽的形成机理、症状特点进行了探讨,其创制的 茵陈蒿汤成为历代治疗黄疽的重要方剂?《诸病源候论》根据本病发病情况和所出现的 不同症状,区分为二十八候。《圣济总录》又分为九疽、三十六黄。两书都记述了黄 疸的危重证候“急黄”,并提到了“阴黄”一证:宋•韩低和《伤寒微旨论•阴黄证》除 论述了黄疽的“阳证”外,并详述了阴黄的辨证施治,指出:“伤寒病发黄者,占今皆为 阳证治之,……无治阴黄法:”元•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又进一步把阳黄与阴黄的 辨证施冶加以系统化,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程钟龄《医学心悟》创制茵陈术附 汤,至今仍为治疗阴黄的代表方剂:《景岳全书•黄疽》篇提出了‘‘胆黄,,的病名, 认为“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泄,故为此证。”初步认识到黄疸的发生与胆液外泄有关。 清•沈金鳌《沈氏尊生书。黄疽》篇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俗称之瘟黄, 杀人最急”的记载,对黄疽可有传染性及严重的预后转归有所认识。 本节讨论以身目黄染为主要表现的病证。黄疸常与胁痛,症积、鼓胀等病 证并见,应与之互参。本病证与西医所述黄疽意义相同,可涉及西医学中肝细胞 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临床常见的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 胆结石、钩端螺旋体病,蚕豆黄及某些消化系统肿瘤等疾病,凡出现黄疸者,均 可参照本节辨证施治。 [病因病机] 黄疸的病因有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外感多属湿热疫毒所致,内伤常与饮食、劳 倦、病后有关。黄疸的病机关键是湿,由于湿邪困遏脾胃,壅塞肝胆,疏泄失常,胆 汁泛溢而发生黄疸。 一、病因 1.外感湿热疫毒夏秋季节,暑湿当令,或因湿热偏盛,由表人里,内蕴中焦,湿 郁热蒸,不得泄越,而 致发病。若湿热夹时邪疫毒伤人,则病势尤为暴急,具有传染性,表现热毒炽盛,内及营 血的危重现象,称为急黄。如《诸病源候论•急黄候》指出: “脾胃有热,谷气郁蒸,因 为热毒所加,故卒然发黄,心满气喘,命在顷刻,故云急黄也。” 2.内伤饮食、劳倦 (1)过食酒热甘肥或饮食不洁:长期嗜酒无度,或过食肥甘厚腻,或饮食污染不洁,脾 胃损伤,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湿热熏蒸,胆汁泛溢而发为黄疸。如《金匮要 略•黄疽病脉证并治》说:“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身体尽黄, 名曰黄疽,”《圣济总录•黄疸门》说:“大率多因酒食过度,水谷相并,积于脾胃,复为 风湿所搏,热气郁蒸,所以发为黄疸。” (2)饮食饥饱、生冷或劳倦病后伤脾:长期饥饱失常,或恣食生冷,或劳倦太过,或病 后脾阳受损,都可导致脾虚寒湿内生,困遏中焦,壅塞肝胆,致使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肌 肤而为黄疸。如《类证治裁•黄疸》篇说:“阴黄系脾脏寒湿不运,与胆液浸淫,外渍肌肤, 则发而为黄。” 3.病后续发 胁痛,症积或其它疾病之后,瘀血阻滞,湿热残留,日久损肝伤脾,湿遏瘀阻,胆汁泛 溢肌肤,也可产生黄疸。如《张氏医通•杂门》指出:“有瘀血发黄,大便必黑,腹胁有块 或胀,脉沉或弦。” 二、病机 黄疸的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寒邪,疫毒、气滞、瘀血六种,但其中以湿邪为 主,黄疽形成的关键是湿邪为患,如《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篇指出: “黄家 所得,从湿得之。”湿邪既可从外感受,亦可自内而生。如外感湿热疫毒,为湿从外受; 饮食劳倦或病后瘀阻湿滞,属湿自内生。由于湿邪壅阻中焦,脾胃失健,肝气郁滞, 疏泄不利,致胆汁输泄失常,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肌肤,下注膀胱,而发为目黄、肤 黄,小便黄之病证。黄疸的病位主要在脾胃肝胆,黄疸的病理表现有湿热和寒湿两端。 由于致病因素不同及个体素质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