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840到1901签定那些不平等条约
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把香港割让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中国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 <中美望厦条约>美国与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即《中美五口章程》。中英签订结束鸦片战争的《南京条约》后,美国趁火打劫,派专使C.顾盛来华胁迫清钦差大臣耆英于1844年7月3日(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八)在澳门附近望厦村签订。共34款,附有《海关税则》。内容除没有割地赔款外,几乎包括了中英《南京条约》中的所有条款,并且有些条款比《南京条约》规定得更加具体。例如,关于领事裁判权,条约规定,美国人在中国与中国人或任何外籍侨民之间发生的一切诉讼,都由美国领事审理。关于片面最惠国待遇,条约规定美国此后对华贸易所纳进出口税不得高于他国。条约准许美国人在五口自行租地建屋,设立医院、教堂等。中美《望厦条约》使美国获得了比英国更多的特权。 中法《黄埔条约》又称《中法五口贸易章程》。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4年10月24日,法国专使刺萼尼强迫清两广总督耆英在停泊于广州黄埔的法舰阿吉默持号上签订。共36款,附有《海关税则》。条约规定除取得英美两国在条约中规定的侵略权益外,还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 1858年6月,清政府与英\法\美\俄4国分别签定了<天津条约>.内容:清政府答应赔款,允许外国公使驻在北京,增开10个口岸,允许外国商人\传教士到内地经商和传教. 中国清政府与英、法、俄在北京签订的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条约。1860年10月24日、25日,恭亲王奕?分别与英国政府全权代表J.B.额尔金、法国政府全权代表J.B.L.葛罗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①开天津为商埠。②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③割让九龙司给英国。④退还以前没收的天主教资产。法方还擅自在中文约本上增加:“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⑤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恤金英国50万两,法国20万两。俄国自以调停有功,逼迫奕?于11月14日订立了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并为进一步掠夺中国西部领土制造条约根据。北京条约的签订,不仅使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进入中国内地,而且中国社会进一步半殖民地化。 中国和法国签订的结束中法战争的条约。1885年5月13日,清政府任命李鸿章为谈判代表,与法国政府代表、驻华公使J·巴德诺在天津开始谈判中法正式条约。6月9日,在天津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即《越南条款》或《中法新约》,又称《李巴条约》,共10款。主要内容是:①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②中越陆路交界开放贸易,中国边界内开辟两个通商口岸,“所运货物,进出云南、广西边界应纳各税,照现在通商税则较减”。③日后中国修筑铁路,“应向法国业者之人商办”。④此约签字后6个月内,中法两国派员到中越边界“会同勘定界限”。⑤法军退出台湾、澎湖。11月28日,此条约在北京交换批准。 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内容:中国向日本赔偿2亿两白银,日本可在中国办厂,割让台湾和辽东半岛给日本,但遭到沙俄的反对,日本把辽东半岛"还和“给中国,但中国要交3000万两白银.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英\法\美\德\日\意\奥\俄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1、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9.8亿两。 2、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3、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4、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记不叙用”。 5、总理衙门必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 《辛丑条约》的影响: 《辛丑条约》是列强加给中国的空前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列强勒索了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衰败;外国军队长期驻扎在中国的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设置特殊性质的使馆区,以武力为后盾的公使团,开始凌驾于清政府之上;改变清政府外交机构的地位,更加强了列强向中国勒索、发号施令的权利;严厉“惩凶”以及为德公使建立牌坊等,极大地损害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企图永远奴役中国人民。这个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