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域名”?个人能申请吗?申请后有什么实际意义?
申请后有什么实际意义?
域名是您在上的电子标识,具有唯一性,也是计算机处理过程中IP地址的助记符。如果您有了域名,就象房子有了门牌号码,在互联网中就可以很容易的找到您的网站浏览您发布的信息 从技术角度来看,域名是在Internet上用于解决IP地址对应的一种方法。一个完整的域名由二个或二个以上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用英文的句号"."来分隔,最后一个"."的右边部分称为顶级域名(TLD,也称为一级域名),最后一个"."的左边部分称为二级域名(SLD),二级域名的左边部分称为三级域名,以此类推,每一级的域名控制它下一级域名的分配。 顶级域名由美国政府控制的ICANN来定义和分配,分为通用顶级域名(gTLD, General Top Level Domain,国内也称为国际域名)和国家代码顶级域名(ccTLD, Country Code Top Level Domain)。 通用顶级域名中向用户开放的只有.com、.net和.org三个通用顶级域名,由InterNIC来管理(目前ICANN委托美国Network Solutions公司承担InterNIC的运行和管理工作),国家代码顶级域名有240多个,它们由二个字母缩写来表示,分别代表不同的国家,.cn是中国的国家代码顶级域名,由CNNIC来管理(目前中国政府委托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承担CNNIC的运行和管理工作)。 从商业角度来看,域名是"企业的网上商标"。企业都非常重视自己的商标,而作为网上商标的域名,其重要性和其价值也已被全世界的企业所认识。域名和商标都在各自的范畴内具有唯一性,并且随着Internet的发展。从企业树立形象的角度看,域名和商标有着潜移默化的联系。所以,域名与商标有一定的共同特点。许多企业在选择域名时,往往希望用和自己企业商标一致的域名。但是,域名和商标相比又具有更强的唯一性。 从域名价值角度来看,域名是互联网上最基础的东西,也是一个稀有的全球资源,无论是做ICP和电子商务,还是在网上开展其它活动,都要从域名开始,一个名正言顺和易于宣传推广的域名是互联网企业和网站成功的第一步。 我国的域名体系也遵照国际惯例,包括类别域名和行政区域名两套。 类别域名是指图中前面的六个域名,分别依照申请机构的性质依次分为: .com ---商业公司 ; .org ---组织、协会等 ; .net ---网络服务 ; .edu ---教育机构 ; .gov ---政府部门 ; .mil ---军事领域 ; .arts---艺术机构 ; .firm---商业公司 ; .info---提供信息的机构; .nom ---个人或个体 ; .rec ---消遣机构 ; .store--商业销售机构 ; .web ---与WWW相关的机构。 行政区域名是按照中国的各个行政区划划分而成的,其划分标准依照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而定,包括“行政区域名”34个,适用于我国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现在个人是可以申请的 近来,根据我公司提供的在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上的检索资料显示,我国大量知名企业、驰名商标和其它特定称谓的国际互联网络域名已被他人抢先注册。而目前仍有相当多的企业尚没有认识到自己企业域名的珍贵性,对本应属于自己的域名已被他人注册的事还全然不知。    随着国际互联网在世界范围的蓬勃发展,网络的应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未来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基本通信工具和媒介。大量的企业开始应用互联网络开展业务,由此开始了注册符合自己企业特征的网络域名的争夺战。由于Internet源于美国,目前多数美国及西方国家的公司和机构均在互联网上注册了与自己机构名称相对应的网络域名。如: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公司的域名是IBM.COM   索尼(SONY)公司的域名是SONY.COM   可口可乐公司的域名是COCACOLA.COM   迪斯尼的域名是DISNEY.COM    都是最早注册域名的公司。负责审批Internet域名的机构是位于美国的Internet网络信息中心InterNIC及其下属的分支机构。由于目前还没有规范关于网络域名注册的法律,申请人只要具有必需的网络设施并确认他所要注册的域名尚未被他人注册,一般就可以申请到该域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国大量的知名企业、商标和特定称谓等才会被他人抢先注册。由于域名被抢夺,可能对我国的国际交流、产品出口、企业形象等方面造成巨大的潜在威胁。    由于互联网络在我国的发展较为滞后,我国多数企业对互联网国际域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根本还不知道这个概念,在网络上注册和保护自己商标和域名的企业还不多。然而,国外的一些机构或公司,正在悄悄地把我国最著名的企业、驰名商标甚至地名注册成他们拥有的域名。由于域名被抢夺,可能对我国的国际交流、产品出口、企业形象等方面造成巨大的潜在威胁,为我国企业和机构将来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联络和应用带来严重障碍,在众多方面造成不应有的经济和信誉上的损失。现在,有些抢注他人域名的公司已经进入国内,开始对我国的企业进行敲诈。我国很多企业面临着严重的无形和有形的损失。在这样的情况下,迅速采取预防和补救措施,已经十分紧迫。根据目前的检索资料显示,我国著名的企业和商标如海尔、亚都、长虹、大宝、荣宝斋、同仁堂、阿诗玛、红塔山、五粮液、孔府家酒、青岛啤酒、娃哈哈、健力宝、上海英雄、上菱、万宝、威力、燕舞、东宝、容声、宝钢、中国505、三九、海信、中化、中包、中外运等等均已经被他们抢先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