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做人与做学问的大学论文一篇我是一个大学新生,思修老师让我写一篇
我是一个新生,思修老师让我写一篇做人与做学问的论文,我不太会写 求各位帮帮我
学做人和做学问 作者:袁来军 转贴自:NET/DXZM 点击数:556 一、树立理想,学会做人。 道德理想是人们行为的最高标准的集中体现,也就是道德上的理想人格,即一定的道德理想、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人格化。它是指道德上的完美典型,是一定的道德理想、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集中地体现在一定的具体的人的身上,这种人也称之为理想人物。道德理想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是指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概括与结晶,或者是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结合与融合;另一方面,是指由于这种概括与结晶或者结合与融合,往往体现在一定社会和一定阶级的理想人物身上,体现在这种人物的高尚道德品质中,因此,人们又往往把这种道德上的完美典型或道德品质的样板看作是道德理想。道德理想的这两个方面的涵义是统一的。因为理想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总是最好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行为的结晶,并表现为完美的道德品质;而道德上的完美典型或道德品质的样板,又一定是这种理想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集中表现。在任何社会中,都可以通过道德和道德修养,使一定的社会成员达到或者接近某一阶级或某一社会的道德理想。所谓审美理想,是指体现人们关于至善至美的生活和至善至美的人的观念的那种完整的、具体感性的形象。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在社会主义社会,关于审美理想的观念,与教师的精神丰富、道德纯洁和身体健美的是不可分的。审美价值在教师的生活和人类社会历史中有着重大的作用,它可以振奋人心,激励人的崇高感情,扩大人处世态度的境界。由此可见,审美和伦理都体现着人与现实的相互关系:伦理以对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等等的道德评价的形式来表现一个人、一群人的行为以及他们的行动;审美是客观社会关系(包括对自然力和自然现象的掌握)的某些方面的实体的感性的体现,这些社会关系方面促进或者妨碍着个体的和谐发展,促进或妨碍着个体为创造美、实现崇高和英雄行为、同丑恶和卑鄙作斗争的自由的创造性活动。作为当代教师,站在世纪的前沿和时代的顶峰,我们应该有自己远大的理想和人生观,要知道自己是“学有所为”,给自己的人生发展有所定位,这样才能更好的去“做学问”。 现代科学指出,人在生理上尚未完成,这一点对我们教师认识“学做人”是有独特贡献的。我们可以说,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点主要就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而这种“未完成的人”必须从他所处的环境中不断地学习那些自然和本能所没有赋予他的生存知识和技能,这正是我们要去“做学问”的必要前提。 二、做好学问,完善人生。 很多人都说:“做人还不容易吗?”的确,做人是很容易,但要做对社会有用,而且每天都要有所创新的人却很难。 当我们重温优良传统的时候,我们不能不为我们远不如古人的感悟与慧性而遗憾,为我们的过错而忏悔;当人们在住宅区重造绿地,在城市修建假山假水的人造公园时,人才发现被破坏的大自然原本是多么迷人;当水源污染、土地荒漠,人的生存状况已经出现红色警告时,人才醒悟“征服自然,人定胜天”只是相对的;当地球上每天都有许多生物在灭绝时,人类才意识到自身也可能走向濒危。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而在这个茫茫世界中,我们的学问太少了,有许多现象和事物是我们人类无法去驾驭的,我们只能树立“终身学习”的处世观,做好学问才能完善人生。 当然,作为当代教师,已经不能用以前那种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做学问了。大家都知道,外国学生考试,考试成绩并不一定比中国的好,可是外国学生很能做事,为什么?动手能力很强,实践锻炼很好。王夫之讲得好:“躬行为启化之源。”值得深思!而在“做学问”的同时也要“学做人”。学习怎样让知识产生知识,怎样让人更完善,虽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但人的缺点是可以用自己的努力去克服的,这就是“做学问”对“学做人”的完善。当我们学会了许多知识,才会有能力去驾驭世界,把握明天。 三、把握时代,学做结合。 邓小平同志很早就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那么,作为当代教师也应该站在时代的前列,学习也应该要有这样的“三个面向”,把握时代的发展机遇,摆正“学做人”和“做学问”的关系,将两者有机结合,做一个有不断创新和富有朝气的教师。 21世纪人和人的关系上最深刻的变化就是距离缩短了,接触增多了,范围扩大了,相互来往频繁了,人们在生活上我离不开你,你离不开我,就这样把全人类疏疏密密编制在一个关系网里,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种族与种族、宗教与宗教等等之间的公共关系已经由于地球越来越小而难解难分,越来越复杂,出现了一个全球性的世界大社会。文化的多样性,是一个与人类社会全球化同时出现的事实。 21世纪人和人的关系上最深刻的变化就是距离缩短了,接触增多了,范围扩大了,相互来往频繁了,人们在生活上我离不开你,你离不开我,就这样把全人类疏疏密密编制在一个关系网里,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种族与种族、宗教与宗教等等之间的公共关系已经由于地球越来越小而难解难分,越来越复杂,出现了一个全球性的世界大社会。文化的多样性,是一个与人类社会全球化同时出现的事实。因此我认为,21世纪的教师首先应该关心我们如何在这密切相关的地球上求同存异,协力发展,进行有关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意念的学习,这其实是一种行为习惯的学习。人的一切生活方式都是从小向别人学习来的,孔子的《论语》就是从“学而时习之”这句话开始。近代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有它的惯性,习惯一旦形成要加以改变就相当费力。21世纪的人应在精神和文化领域里建立起一个相互理解、宽容和共存的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原则,联系到人对社会、人对自然等基本意念。而且要从婴幼儿开始。 如何发挥教师自身的“学问价值”呢?现在大学里所接触的东西与过去相比,确实是变化太大也太快了。大学的文化同样需要更新,要有知识创新,需要与外界进行交流、对话、互动,像过去那样把自己封闭起来发挥学问的作用是不行的。应当说信息时代的教师无论学做人还是做学问,都有比以往更优越的条件,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大学的文化功能,这是需要我们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做学问”的同时不要忘了我们还要“学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