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文件系统?
Richard Gooch 23-APR-1999 翻译:difeijing 本中的惯例用法
================== 文档中的每一节标题的右边都有一个字符串"
"。 每个小节都会有个""在右边。 这些字符串是为了在文档中查询更容易而设的。 注意:本文档的最新更新可在下面找到: 它到底是什么?
============= Virtual File System(或者被称为Virtual Filesystem Switch)是Linux内核中的一个软件层,用于给用户空间的程序提供文件系统接口。它也提供了内核中的一个抽象功能,允许不同的文件系统共存。 它的工作方式的概览
================== 在这一节里,在讲解细节问题之前,我会简单扼要的介绍一下VFS是如何工作的。首先,介绍一下当用户程序打开或者操作文件时发生了些什么,然后看看一个文件系统是如何被支持的。 打开一个文件 ------------ VFS实现了open(2)系统调用。路径参数被VFS用来在目录入口缓存(dentry cache or "dcache")。这提供了一个将路径名转化为特定的dentry的一个快的查找机制。 一个单独的dentry通常包含一个指向i节点(inode)的指针。i节点存在于磁盘驱动器上,它可以是一个规则文件,目录,FIFO文件,等等。Dentry存在于RAM中,并且永远不会被存到磁盘上:它们仅仅为了提高系统性能而存在。i节点存在于磁盘上,当需要时被拷入内存中,之后对它的任何改变将被写回磁盘。存在于RAM中的i节点就是VFS的i节点,dentry所包含的指针指向的就是它。 dcache是你的整个文件空间的观察点。跟Linus不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不可能有足够的RAM空间来放我们的文件空间的所有文件的目录入口缓存(dentry),所以我们的dcache会有缺少的项。为了将路径名转换为一个dentry,VFS不得不采取创建dentry的方式,并在创建dentry时将指针指向相应的i节点。这是通过对i节点的查找完成的。 为了查找一个文件的i节点(通常从磁盘上读),VFS需要调用该文件的父目录的lookup()方法,此方法是特定的文件系统所设置的。后面对此将会有更详尽的描述。 一旦VFS得到了所需要的dentry(同时也得到了相应的i节点),我们就能够对文件做想要的操作:打开文件,或者用stat(2)来看i节点中的数据。stat(2)的操作非常简单:在VFS得到dentry之后,它取得inode中的一些数据并将其中的一部分送回用户空间。打开一个文件需要其它的操作:分配一个struct file(定义于linux/fs.h,这是内核中的文件描述)结构。新分配的struct file结构被指向dentry的指针和对文件进行操作的函数集合所初始化,这些都是从i节点中得到的。通过这种方式,特定的文件系统实现才能起作用。 文件结构(struct file)被放在进程的文件描述符表中。 读,写和关闭文件(或者其它的VFS操作)是通过使用用户空间的文件描述符找到相应的文件结构(struct file),然后调用所需要的方法函数来实现的。 当文件处于打开状态时,系统保持相应的dentry为"open"状态(正在使用),这表示相应的i节点在被使用。 注册和安装一个文件系统 ---------------------- 如果你想在内核中支持一种新的文件系统的话,你所需要做的仅仅是调用函数register_filesystem().你向内核中传递一个描述文件系统实现的结构(struct filesystem), 此结构将被加入到内核的支持文件系统表中去。你可以运行下面的命令: % cat /proc/filesystems 这样可以看到你的系统支持哪些文件系统。 当一个mount请求出现时,VFS将会为特定的文件系统调用相应的方法。安装点的dentry结构将会被改为指向新文件系统的根i节点。 现在是看看细节的时候了,nice to look! struct file_system_type
======================= 此结构描述了文件系统。在内核2.1.99中,此结构的定义如下: (注:在2.2的内核中,此结构也没有变化) struct file_system_type { const char *name; int fs_flags; struct super_block *(*read_super) (struct super_block *, void *, int); struct file_system_type * next; }; 其中各个域的意义: name:文件系统的类型名称,如"vfat","ext2",等等。 fs_flags:变量标志,如FS_REQUIRES_DEV, FS_NO_DCACHE,等等. read_super:当此种文件系统的一个新的实例要被安装时,此方法会被调用。 next:被内部的VFS实现所使用,你只需要将其初试化为NULL。 函数read_super具有以下的参数: struct super_block *sb:超级块结构。此结构的一部分被VFS初始化,余下的部分必须被函数read_super初始化。 void * data:任意的安装选项,通常是ASCII的字符串。 int silent:表示当出现错误时是否保持安静。(不报警?) read_super方法必须确定指定的块设备是否包含了一个所支持的文件系统。当成功时返回超级块结构的指针,错误时返回NULL。 read_super方法填充进超级块结构(struct super_block)的最有用的域是"s_op"域。这是一个指向struct super_operations的指针,此结构描述了文件系统实现的下一层细节。 struct super_operations
======================= 此结构描述了VFS对文件系统的超级块所能进行的操作。 在内核2.1.99中,此结构的定义如下: (注:在2.2的内核中,此结构已经有了改变) struct super_operations { void (*read_inode) (struct inode *); void (*write_inode) (struct inode *); void (*put_inode) (struct inode *); void (*delete_inode) (struct inode *); int (*notify_change) (struct dentry *, struct iattr *); void (*put_super) (struct super_block *); void (*write_super) (struct super_block *); int (*statfs) (struct super_block *, struct statfs *, int); int (*remount_fs) (struct super_block *, int *, char *); void (*clear_inode) (struct inode *); }; 除非特别提出,所有的方法都在未加锁的情况下被调用,这意味着大多数方法都可以安全的被阻塞。所有的方法都仅仅在进程空间被调用(例如,在中断处理程序和底半部中不能调用它们) read_inode:从一个文件系统中读取一个特定的i节点时调用此方法。i节点中的域"i_ino"被VFS初始化为指向所读的i节点,其余的域被此方法所填充。 write_inode:当VFS需要向磁盘上的一个i节点写时调用。 put_inode:当VFS的i节点被从i节点缓冲池移走时被调用。此方法是可选的。 delete_inode:当VFS想删除一个i节点时调用次方法。 notify_change:当VFS的i节点的属性被改变时调用。若此域为NULL则VFS会调用rite_inode.此方法调用时需要锁住内核。 put_super:当VFS要释放超级块时调用(umount一个文件系统).此方法调用时需要锁住内核。 write_super:当VFS超级块需要被写入磁盘时被调用。此方法为可选的。 statfs:当VFS需要得到文件系统的统计数据时调用。此方法调用时需要锁住内核。 remount_fs:当文件系统被重新安装时调用。此方法调用时需要锁住内核。 clear_inode:当VFS清除i节点时调用。可选项。 以上方法中,read_inode需要填充"i_op"域,此域为一个指向struct inode_operations结构的指针,它描述了能够对一个单独的i节点所能进行的操作。 struct inode_operations
======================= 此结构描述了VFS能够对文件系统的一个i节点所能进行的操作。 在内核2.1.99中,此结构的定义如下: (注:在2.2的内核中,此结构已经有了少许改变) struct inode_operations { struct file_operations * default_file_ops; int (*create) (struct inode *,struct dentry *,int); int (*lookup) (struct inode *,struct dentry *); int (*link) (struct dentry *,struct inode *,struct dentry *); int (*unlink) (struct inode *,struct dentry *); int (*symlink) (struct inode *,struct dentry *,const char *); int (*mkdir) (struct inode *,struct dentry *,int); int (*rmdir) (struct inode *,struct dentry *); int (*mknod) (struct inode *,struct dentry *,int,int); int (*rename) (struct inode *, struct dentry *, struct inode *, struct dentry *); int (*readlink) (struct dentry *, char *,int); struct dentry * (*follow_link) (struct dentry *, struct dentry *); int (*readpage) (struct file *, struct page *); int (*writepage) (struct file *, struct page *); int (*bmap) (struct inode *,int); void (*truncate) (struct inode *); int (*permission) (struct inode *, int); int (*smap) (struct inode *,int); int (*updatepage) (struct file *, struct page *, const char *, unsigned long, unsigned int, int); int (*revalidate) (struct dentry *); }; default_file_ops:这是一个指向struct file_operations的指针,包含了对一个打开的文件所能进行的操作。 create:被open(2)和creat(2)所调用,仅仅在你要支持普通文件时才需要。参数中的dentry不应该包含有i节点的指针(即应该为一个negative dentry)。这里你可能需要对传入的dentry和i节点调用函数d_instantiate. lookup:当VFS要在一个父目录中查找一个i节点时调用。待查找的文件名在dentry中。此方法必须调用d_add函数把找到的i节点插入到dentry中,i节点的"i_count"域要加一。若指定的i节点不存在的话,一个NULL的i节点指针将被插入到dentry中去(这种情况的dentry被称为negative dentry)。Returning an error code from this routine must only be done on a real error, otherwise creating inodes with system calls like create(2), mknod(2), mkdir(2) and so on will fail.If you wish to overload the dentry methods then you should initialise the "d_dop" field in the dentry; this is a pointer to a struct "dentry_operations".This method is called with the directory semaphore held。 link:被link(2)所调用。仅在你需要支持hard link时才需要它。跟create方法相同的原因,你可能在此方法中也需要调用d_instantiate()函数来验证。 unlink:被unlink(2)所调用。仅在你要支持对i节点的删除时才需要它。 symlink:被symlink(2)调用。仅在需要支持符号链接时才需要它。通上面两处,你需要对传入的参数进行验证,要调用d_instantiate()函数。 mkdir:被mkdir(2)调用。仅在你要支持建立子目录时才需要它。同上,你需要调用d_instantiate()函数进行验证。 rmdir:被rmdir(2)所调用。仅在你要支持对子目录的删除时才需要它。 mknod:被mknod(2)所调用,用于建立一个设备i节点,或者FIFO,或socket.仅当你需要支持对这些类型的i节点的建立时才需要此方法。同上面几个,你可能也需要调用_instantiate来验证参数。 readlink:被readlink(2)调用。仅当你要支持对符号链接的读取才需要它。 follow_link:被VFS调用,用以从一个符号链接找到相应的i节点。仅当你需要支持符号链接时才需要此方法。 struct file_operations
====================== 结构file_operations包含了VFS对一个已打开文件的操作。 在内核2.1.99中,此结构的定义如下: (注:在2.2的内核中,此结构已经有了少许改变) struct file_operations { /*在VFS需要移动文件位置指针时被调用 */ loff_t (*llseek) (struct file *, loff_t, int); /* 被read系统调用所使用 */ ssize_t (*read) (struct file *, char *, size_t, loff_t *); /* 被write系统调用所使用 */ ssize_t (*write) (struct file *, const char *, size_t, loff_t *); int (*readdir) (struct file *, void *, filldir_t); unsigned int (*poll) (struct file *, struct poll_table_struct *); int (*ioctl) (struct inode *, struct file *, unsigned int, unsigned long); int (*mmap) (struct file *, struct vm_area_struct *); int (*open) (struct inode *, struct file *); int (*release) (struct inode *, struct file *); int (*fsync) (struct file *, struct dentry *); int (*fasync) (struct file *, int); int (*check_media_change) (kdev_t dev); int (*revalidate) (kdev_t dev); int (*lock) (struct file *, int, struct file_lock *); }; llseek:当VFS需要移动文件指针的位置时调用。 read:被read(2)所调用。 write:被write(2)所调用。 readdir:当VFS需要读取目录中的内容时被调用。 poll: called by the VFS when a process wants to check if there is activity on this file and (optionally) go to sleep until there is activity. (注:这里我怎么想都翻不好,所以就把原文放在这里了,poll就是相当于select的东西) ioctl:被ioctl(2)所调用。 mmap:被mmap(2)所调用。 open:当VFS要打开一个i节点时调用它。当VFS打开一个文件时,它建立一个新的struct file结构,并用i节点中的"default_file_ops"来初始化其中的f_op域,然后对新分配的文件结构调用open方法。你可以认为open方法实际上属于struct inode_operations。I think it's done the way it is because it makes filesystems simpler to implement.open方法是一个很好的初始化文件结构中的"private_data"域的的地方。 release:当没有对被打开文件的引用时调用此方法。 fsync:被fsync(2)所调用。 fasync:当用fcntl(2)激活一个文件的异步模式时此方法被调用。 这些文件操作是由i节点所在的特定文件系统所实现的。当打开一个设备节点时(字符或块设备特殊文件),大多数文件系统会调用VFS中的特定支持例程,由此来找到所需要的设备驱动信息; 这些支持例程用设备驱动程序的方法来代替文件系统的文件操作,然后继续对文件调用新的open方法。这就是为什么当你打开文件系统上的一个设备特殊文件时,最后被调用的却是设备驱动程序的open方法。另外,devfs(Device Filesystem)有一个从设备节点到设备驱动程序的更直接的方式(这是非官方的内核补丁) struct dentry_operations
======================== This describes how a filesystem can overload the standard dentry operations.Dentries和dcache是属于VFS和单个文件系统实现的,设备驱动与此无关。 在内核2.1.99中,此结构的定义如下: (注:在2.2的内核中,此结构没有改变) struct dentry_operations { int (*d_revalidate)(struct dentry *); int (*d_hash) (struct dentry *, struct qstr *); int (*d_compare) (struct dentry *, struct qstr *, struct qstr *); void (*d_delete)(struct dentry *); void (*d_release)(struct dentry *); void (*d_iput)(struct dentry *, struct inode *); }; d_revalidate:当VFS要使一个dentry重新生效时被调用。 d_hash:当VFS向哈希表中加入一个dentry时被调用。 d_compare:当指向一个dentry的最后的引用被去除时此方法被调用,因为这意味这没有人在使用此dentry;当然,此dentry仍然有效,并且仍然在dcache中。 d_release: 当一个dentry被清除时调用此方法。 d_iput:当一个dentry释放它的i节点时(在dentry被清除之前)此方法被调用。The default when this is NULL is that the VFS calls iput(). If you define this method, you must call iput() yourself. 每个dentry都有一个指向其父目录dentry的指针,一个子dentry的哈希列表。子dentry基本上就是目录中的文件。 dget:为一个已经存在的dentry打开一个新的句柄(这仅仅增加引用计数) dput:关闭一个dentry的句柄(减少引用计数).如果引用计数减少为0,d_delete方法将会被调用;并且,如果此dentry仍然在其父目录的哈希列表中的话,此dentry将被放置于一个未被使用的列表中。将dentry放置于未使用表中意味着当系统需要更多的RAM时,将会遍历未使用的dentry的列表,并回收其内存空间。假如当detry的引用计数为0时,它已经没有在父目录的哈希表中的话,在d_delete方法被调用之后系统就会回收起内存空间。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