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长沙会战总共进行了几次了?具体资料!!谢谢
抗日中长沙会战总共进行了几次了? 具体资料!!谢谢
三次。 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9月至10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9战区部队在以湖南、湖北、江西三省接壤地区对日军进行的防御战役。 日军第11军为打击中国军队的抗战意志,消灭中国第9战区部队,集中第6、第33、第101、第106师团及3个旅团约10万兵力,在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下,采取奔袭攻击的方针,发动了“湘赣会战”,进攻长沙。为打破日军战略企图,中国第9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16个军30多个师约40万人的兵力,采取逐次抵抗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在长沙附近消灭进攻的日军。此次会战,主要在赣北、湘北、鄂南三个方向作战。 在赣北方面:9月14日,日军第106师团由赣北奉新向会埠的中国守军第19集团军第60军发起进攻;以第101师团一部向高安中国军队第32军与第58军进行牵制性攻击。中国守军未抵抗住日军的进攻,阵地被突破,第60军和第58军分别向宜丰、凌江口等地转移;第32军转移至锦江右岸之灰埠、袁浦之线。18日,日军攻占上富、村前街、斜桥等,并向高安猛攻。19日,守军经激战后放弃高安,退守石鼓岭和石脑圩西南高地,阻日军西犯。21日,第32军向高安反攻,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战;22日,克复高安、高城,进占马形山、赵家山之线。第74军进占斜桥、南山何。日军第101师团由高安向东北方向及五桥何退却。第106师团主力由奉新向西进犯,突破守军第183师和第15师阵地,24日,占领横街、甘坊,并继续西进。25日,中国军队调集几个师兵力向甘坊一带之日军反击,与其展开激战。至10月3日,日军进至大墩街、石街。中国军队进驻甘坊、横街,切断了西进日军的退路。6日,中国军队第1集团军和第30集团军奉命围攻日军,战至9日,进占沙窝里、九仙汤、上富、冶城等地,并乘胜追击,先后克复罗坊、会埠三都、修水。日军退回武宁、靖安、奉新。 在湘北方面:9月18日,日军主力第6师团及奈良支队强渡新墙河,向新墙河北岸守军第15集团军第52军发起进攻。守军顽强抵抗5昼夜,于22日晚,被迫退至河南岸。23日拂晓,日军在猛烈炮火支援下,强渡新墙河南进;上村支队在汨罗江口附近营田登陆,对第15集团军形成夹击之势;第33师团由麦市南下,企图消灭湘北中国军队。第15集团军依据新墙河、汨罗江阵地抗击日军,予日军以重创后,于24日撤至汨罗江南岸。26日,国民政府委员会电令第9战区在长沙附近与日军主力决战。各军遵令随即进占阵地,侧击、伏击日军。27日,日军分路南进,至30日,日军主力进至捞刀河北岸,直扑长沙以北永安市、金井、上杉市、青山市、桥头驿等地。日军由于孤军深入,中途遭到中国军队的阻击、伏击,被迫停止进攻。 在鄂南方面:9月22日,日军第33师团向第15集团军第79军发起攻击,23日,进占麦市、桃树港,继向汨罗江上游进犯。中国军队第27集团军和第15集团军第79军在麦市附近与日军展开激战,歼其甚多。至29日,日军攻占南楼岭、平江,进抵朱溪厂、龙门厂、长寿街。中国军队第20军、第79军各一部在献钟、南楼岭、桃树港一带夹攻日军,主力向朱溪厂、龙门厂之日军追击。10月1日,第20军收复龙门厂后,向长寿街之日军侧击,第79军克复桃树港、麦市、献钟、嘉义。3日,日军第33师团主力与第13师团奈良支队会师于三眼桥,东趋渣津攻修水;4日,与第27集团军及第79军发生激战后,分别向南江桥、麦市、通城方向退却。第15集团军尾随日军追击,先后收复安定桥、长乐街、新市、泪罗等地。5日,日军全线撤退,上村支队遭到第54军新编第23师袭击后,由营田登船从洞庭湖上逃回岳阳;至9日,第6师团退向新墙河;第33师团撤回通城;奈良支队退回通城。(作战中,第27集团军第134师的一个团,在白沙岭一线阻敌时,打死一个不小的日军军官。日军突然像发了疯似地前来抢夺那个被击毙了军官尸体。中国军队见尸体竟如此贵重,必有原因,便也发了疯似地用猛烈的火力打退抢尸的日军。于是,双方展开了一场抢夺尸体的恶战。结果,那尸体还是被中国军队给抢了过来,从尸体上的图囊里,搜出了第33师团的作战任务区分和标图,以及其他极为重要的文件。得知,敌第33师图将从 南岭攻白沙岭,再攻龙门镇,直下长沙,助攻长沙城。 当时杨森集团军是由西向东布防,重点放在准备阻击南昌方向来敌。杨森获得了这个情报后,果断地变更了部署,把主力都调来围攻由北而来的第33师团。结果,在长寿街地区,将敌围住,经一昼夜的激战,把第33师团主力歼灭大部,残敌遗弃辎重、马匹逃回通城去了)中国军队在全线追击中,收复了平江、南江桥等城镇。13日,会战结束。 此役,中国军队共毙俘日军2万余人,炸毁日军飞机20余架,粉碎了日军消灭第9战区主力的企图。作战中,中国军队伤亡3万余人。 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1(民国三十年)年9月至10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9战区等部队在湖南省长沙地区对日军进行的防御战役。 日军为打击中国第9战区主力,摧毁中国军民的抗战意志,第11军在湘北岳阳以南地区集结了第3、第4、第6、第40师团和4个旅团,配有战车第13联队,野重炮第14联队,独立野战重炮第15联队第1大队及部分工兵、空军、海军部队,计有步兵45个大队,炮兵26个大队,总兵力达12万余人;并配有军舰20余艘,汽艇200余只,飞机100余架。在司令官阿南惟畿指挥下,采取将主力并列于狭窄正面上,以纵深突破的战略,向长沙进犯。 为了阻击日军南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令第3、第5、第6战区对当面之日军发动攻势,以牵制日军兵力调动,第9战区对日军实施袭击,使其不能集中兵力,然后借新墙河、汨罗江、捞刀河三线阵地,诱敌主力深入至长沙东北地区围歼。第9战区参加会战的部队共计40个师,50余万人,由司令长官薛岳指挥。 9月7日,日军第6师团向湘北大云山守军游击根据地发动扫荡,以掩护其第3、第4、第40师团在新墙河右岸集结。中国军队第4军进行抗击后撤守。10日,第58军增援大云山,收复该地区;13日,与日军第40师团在甘田地区遭遇发生激战,至17日,日军主力于新墙河北岸展开,完成了对湘北攻击的部署。18日拂晓,日军第4师团沿粤汉路向长沙前进;独立第14混成旅团向洞庭湖南岸进出;第3、第6、第40师团由港口至新墙市一线强渡新墙河,迅速突破守军正面防线,续向南进,中国军队凭借新墙河英勇阻击后,向右翼山地转移。19日,日军抵达汨罗北江岸地区。 为阻止日军向长沙推进,第9战区电令第37、第99军坚守汨罗江南岸,阻击日军;第20军协同第58、第4军于19日拂晓向日军侧击;第26军由金井向捞刀河以北急进;第74军向浏阳河附近急进;准备于长沙以北三姐桥、金井之线实施反击。此时日军破译了第9战区作战命令的电报,决定放弃原作战计划,命令各师团向东挺进,于捞刀河以北地区围歼从东面侧击日军的中国军队。24日,日军强渡汨罗江,企图围歼右翼守军。21日至23日,第58军在洪桥,第20军在关王桥,第4军在洪源洞以南,与日军展开激战,第37军和第10军与日军第4、第3师团激战于神鼎山、密岩山、班召庙一带;第2军与日军第6、第40师团各一部激战于瓮江、蒲塘地区。突破了第37军阵地。第37军被迫向安沙地区撤退。第26军被日军包围于蒲塘地区。该军于25日夜,奉命向更鼓台、石湾方向突围;24日晨前来增援第10军,遭日军攻击,苦战至午,陷于混乱,26日,被迫突围转移至石鼓牛及天雷山之线。第74军从江西赶来增援,在春华山、永安市附近地区与日军遭遇,展开激战,又遭日机袭击,损失甚重,被迫向南撤退。日军第4师团于26日渡过捞刀河。27日下午该师团一部渡过浏阳河,并于傍晚从长沙城东南角冲入市内,28日占领长沙。29日,日军第3师团攻抵株州附近。 中国第9战区已于27日奉最高统帅部电会,转移攻势,从各方调集增援部队陆续赶至战场投入战斗,将日军包围于捞刀河、浏阳河之间。与此同时,第3、第5、第6战区部队分别向当面之日军发动了攻势。长沙被围之日军与后方联络线已被切断,补给十分困难,遂于10月1日傍晚向北撤退。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筇9战区部队追击;第79军向长乐街、新市方向跟踪追击,第58军、第72军向关王桥、杨林街,方向追击;第4、第20、第99军主力在马鞍铺、青山市、金井一带截击日军;第26、第74军和暂编第2军清扫浏阳河、捞刀河间战场。5日,中国截击部队在汨罗江以南地区与日军展开激战,迫使其北渡汨水向新墙河以北退却。6日,追击部队渡过汨罗江;8日,越新墙河,继续向日军攻击。11日,中国军队恢复了原阵地,与日军对峙于新墙河,会战结束。 此次会战历时月余,中国军队共歼灭日军4.8万余人,击落飞机3架,击沉汽艇7艘,使其妄图一举歼灭第9战区主力的计划遭到失败。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民国三十年)12月至1942年1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9战区部队在湖南省新墙河至浏阳河之间地区抗击日军第11军进攻的防御战役。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当日,日军第23军为策应香港及南洋方面作战,在司令官阿南惟畿指挥下,由新墙河北岸向泪水之线攻击,牵制中国军队,勿使其南下广东。中国第9战区部队在司令长官薛岳指挥下,决心以主力使用于湘北方面,诱日军主力至浏阳河、捞刀河之间,以反击歼灭之。 日军第11军于23日前集结于新墙河以北地区,其第6师团和第40师团推进至新墙河北岸进攻出发阵地。24日傍晚,日军第6、第40师团渡过新墙河发起攻击。25日,其第3师团也渡河攻击前进。在该地防守的中国第9战区第20、第58军逐次迟滞日军的进攻,并逐次向东侧山地转移,以诱日军深入。26日,日军到达汨罗江北岸。27日,日军强渡汨罗江,猛攻当面中国守军阵地。 中国第99、第37军依然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逐次抵抗。至31日,日军已进展至三姐桥、福临铺、金井一线。日军在汨罗江以南取得进展后,判断长沙方面中国军队兵力薄弱,故决定扩大战果,迅速攻取长沙,并令各师团向长沙急进。据此,中国第9战区决心以第10军固守长沙,顿挫日军进攻,其余各部以长沙为目标,从南、东、北三面围攻进攻长沙的日军。 1942年1月1日凌晨,日军第3师团从槊梨市及东山附近渡过浏阳河。2日,日军第6师团也由架梨市渡浏阳河。该两师团日军紧密配合向长沙守军发起猛烈进攻。中国军队坚守阵地,与之反复争夺,屡挫日军攻势。战至4日,日军进攻毫无进展,且伤亡惨重,补给困难。 此时,中国军队之包围兵团已分别到达指定位置,原守汨罗江、新墙河各军切断了日军退路,形成对日军的合围态势。在此形势下,日军于4日夜开始撤退,第6师团退向架梨市;第3师团刚准备脱离长沙战场即遭中国军队截击,被迫向第6师团靠拢、在槊梨市附近渡过浏阳河。7日,第3、第6师团退至捞刀河北岸;第40师团向学士桥退却。8日,第6师团在福临铺方向连遭中国军队围攻,伤亡甚众,在第3师团救援下才突出重围。12日,日军冲破中国军队拦阻,退过汨罗江北岸;15日,退过新墙河,固守原阵地,至16日恢复原态势。此次会战,历时20余日。中国军队伤亡3.1万余人。日军伤亡56944人,被俘139名。但据日方资料为6000余人。 此战,中国军队采用逐次抗击,诱敌深入,坚守长沙核心阵地,合围聚歼,动员敌后军民破坏日军补给线等战法,取得长沙会战胜利。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太平洋战争开始后盟国的第一次大捷,引起了国际上的强烈反响。 长沙会战只进行了以上三次。后来日军发动的以打通华南交通线为目的的湘桂战役,不属于长沙会战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