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缉令分哪几种?有分哪几种呢?还有红色通缉令是什么意思?全球通缉
有分哪几种呢? 还有红色通缉令是什么意思?缉吗?
“红色通缉令”是国际刑警组织最著名的一种国际通报。它的通缉对象是有关国家的部门已发出逮捕令、要求成员国引渡的在逃犯。各国国际刑警组织国家中心局可据此通报立即逮捕在逃犯。红色通缉令被公认为是一种可以进行临时拘留的国际证书。无论哪个成员国接到“红色通缉令”,应立即布置本国警力予以查证;如发现被通缉人员的下落,就迅速组织逮捕行动,将其缉拿归案。   协助成员国侦查罪犯是国际刑警组织的一个重要合作领域。这种执法合作通常是以“国际通报”这一渠道进行的。国际通报分为:红色通报、蓝色通报、绿色通报、黄色通报、黑色通报五种类型,它们都以通报的左上角国际刑警徽的颜色而得名。其中,红色通报俗称“红色通缉令”。   除“红色通缉令”外,其他色彩的通报均有其特殊含义:蓝色通报涉及的是犯罪嫌疑人,要求成员国警方予以查明,获取证据;绿色通报涉及危险的惯犯分子,提醒各国警方引起注意并加以预防;黄色通报是关于失踪人员的信息;黑色通报则涉及死者尸体,要求识别身份。  在中国,警方的通缉体系分为四级,除了国家公安部可在全国发布通缉令外,各省、市、县均可对在逃涉案人员在辖区内发布通缉令。   公安部刑侦局一位官员介绍,各级公安部门发放的通缉令曾经不分等级,只按号码排序。2000年2月份,公安部通缉令首次分为“A、B”两个等级。“A级”主要适用于情况紧急、案情重大或突发恶性案件;“B级”是公安部应各省级公安机关的请求而发布的缉捕在逃人员的命令。   对于省市及以下公安部门发放的通缉令,公安部并未作分级要求。实际上,一些省市随之开始效仿公安部的通缉令分级办法,北京、河北都先后启动了分级制度。   河北省公安厅也将通缉令分为A、B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