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细胞一生只能分裂50~60次的过程细胞到底如何分裂,50
细胞到底如何分裂,50-60次的时间不长啊!
理论上说,细胞的寿命决定于端粒的长度和端粒DNA在体内的消减速度。   早在1938年,Muller便发现了端粒(Telomere),然而对端粒的深入研究却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端粒酶(Telomerase)是1985年由Blackbun实验室在四膜虫细胞核提取物中首先发现并纯化,随后在尖毛虫(Oxytricha)、游仆虫(Euplotes)及人的Hela细胞等细胞中被证实。有关研究表明,端粒、端粒酶与细胞寿命直接相关,端粒酶的激活和表达程度与肿瘤的发生和转移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1 端粒   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末端,由串联重复的短的ds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所组成的DNA-蛋白复合体。dsDNA中的一条为富G链,以5′→3′指向染色体末端,比另一条互补链长8个~12个碱基,这是端粒DNA分子的结构特征,是端粒酶识别工作的基础。   端粒既有高度的保守性,如原生动物、真菌、植物、动物序列都很相似;又有种属特异性,如四膜虫重复序列为GGGGTT,草履虫为TTGGGG,人和哺乳动物为TTAGGG,等等。   端粒的功能除保证DNA完整复制外,还在维持染色体结构稳定(保护染色体不分解和染色体重排及末端不相互融合等),染色体在细胞中的定位(使之不随机分布)和引起细胞衰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众所周知,真核DNA是线性DNA,复制时由于模板DNA起始端为RNA引物先占据,新生链随之延伸;引物RNA脱落后,其空缺处的模板DNA无法再度复制成双链。因此,每复制一次,末端DNA就缩短若干个端粒重复序列,即出现真核细胞分裂中的“末端复制问题”。当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时即引起细胞衰老,故端粒又称“细胞分裂计时器”。   2 端粒酶   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是一种由蛋白质和RNA构成的核糖核蛋白体。其RNA成分中含有与端粒DNA富G链互补的部分,起着合成模板的作用。   端粒酶具有对端粒的延伸作用,在没有端粒酶的细胞中,端粒会逐渐缩短直至损害基因;有端粒酶存在的细胞,则该酶会不断补充新的端粒,使之处于一种不断伸缩的动态平衡中。端粒酶的另一个功能是修复断裂的染色体末端。当断裂的染色体末端有富G、TDNA存在时,即使没有完整的端粒重复序列存在,它也能被端粒酶作为引物DNA并为之延伸端粒序列。因修复断端免遭外切酶对染色体DNA的更多切割,端粒酶在某种意义上讲也维护了基因组的稳定性。此外,在端粒合成中端粒酶还具有去除错配碱基的纠错作用,不仅可以除去错配碱基,还可除去延伸超过模板范围的碱基。有实验证实,在嗜热四膜虫的小核中,端粒酶还有影响姊妹染色体分离的作用[1]。   不同物种中端粒酶使端粒延伸的反应具有宿主特异性,即无论此酶来源于何种生物,它催化重新合成的端粒都具有宿主生物的特异性。   3 端粒、端粒酶与细胞寿命   细胞衰老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必然规律,Hayflick等指出:细胞,至少是培养的细胞,不是不死的,而是有一定的寿命的;它们的增殖能力不是无限的,而是有一定的极限。这就是著名的“Hayflick极限”。Hayflick等还发现,细胞的增殖能力与供体的年龄有关。如从胎儿肺得到的成纤维细胞可在体外条件下传代50次,而从成人肺得到的成纤维细胞只能传代20次,提示这可能与成人细胞的端粒长度小于胎儿细胞的端粒长度有关。   1990年,Harley等人在研究体外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时,得到细胞衰老过程中端粒损失的直接证据。他们分别取新生儿、24岁、71岁和91岁的供体的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使之衰老。结果发现,随着成纤维细胞的不断分裂,染色体末端限制性片段(TRF)的长度都逐渐减少,而染色体内部的重复序列并不减少。进一步实验证明,如果细胞不分裂,则TRF的长度不减少。说明染色体末端重复序列TTAGGG(端粒)在细胞衰老过程中特异地依赖DNA复制而丢失[2]。相反,精子中的端粒长度与受试者的年龄无关。这是因为精子中有端粒酶的表达,使端粒保持恒定长度的缘故。所以,端粒的长度被认为是人体细胞寿命的标志。   正常体细胞中(生殖细跑、干细胞及外周淋巴细胞等除外),一般很难测知端粒酶的活性。所以随着细胞的不断分裂,染色体末端的端粒序列便会不断缩短,当人的TRF缩短到临界长度(Checkpoint)5Kbp~7Kbp时,就有信号指令细胞退出细胞周期(M1),并启动细胞衰老机制,使细胞出现衰老。如果细胞此时被病毒感染,或某些抑癌基因如P53、Rb等发生突变,则细跑可以越过M1期而继续分裂。此时端粒酶仍然没有活性,端粒长度继续缩短,最终当端粒长度短到极限,即TRF为2Kbp~4Kbp时,细跑进入危机期(M2),这时,由于染色体端粒对染色体的保护作用丧失,染色体不稳定性增加,染色体间出现端—端融合的现象,细胞因而死亡。相反,在有端粒酶活性的细胞中,由于端粒不断得到补充延伸,因而细胞会表现不死性。   理论上说,细胞的寿命决定于端粒的长度和端粒DNA在体内的消减速度。但有资料表明,有一些动物有较长的端粒而寿命不长,如老鼠的端粒长达50Kbp~150Kbp,而人只有15Kbp,但人比老鼠寿命长得多。在酵母细胞中也发现,酵母细胞分裂24代之后会死亡,但老年细胞没有发现端粒的明显缩短[3]。所以端粒对细胞寿命的影响有多大尚难定论。   4 细胞的不死性   研究表明:精子等胚性细胞内可检测出端粒酶活性,因而细胞中端粒的长度稳定而且很长,表现为永生细胞;而在没有端粒酶活性的细胞中,随着细胞分裂的进行,当TRF长度缩短为2Kbp~4Kbp时,细胞进入危机期(M2),此时大多数细胞就会死亡。但其中有极少数细胞其端粒酶活性因某些原因被激活,从而使端粒不断维持在一定的长度而不再缩短,因而稳定了染色体,细胞亦逃过死亡成为无限增殖的细胞——肿瘤细胞。所以许多肿瘤组织和转化细胞都在不断细胞分裂中维持稳定而短的TRF。   据罗建新等报道[4]:对43例鼻咽癌患者活检标本进行检测,端粒酶活性呈阳性者39例,阳性率达90.7%;动物实验也证明,端粒酶活性阳性率随肿瘤的发展过程而增高。此前,日本家曾测定了66个原发性胃癌样品的端粒酶活性,其中85%有酶活性。因此他们认为端粒酶的激活可能是肿瘤形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此外,其他的研究者们在乳腺癌、卵巢癌、白血病、结肠癌、肝癌、肾癌中也都测到了端粒酶活性。因此,端粒酶被认为是肿瘤诊断和预防的重要指标。   大多数事实证明,端粒、端粒酶与细胞寿命直接相关,且端粒酶的激活和表达程度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如何合理地控制端粒的长度,控制端粒酶的激活和抑制,以达到延缓衰老和防癌、治癌的目的,将会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参考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