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什么原理呢?
梦境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什么原理呢?
做梦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因为这影响你的。而且有梦是反梦的说法,就是说梦到不好的事情,现实中,反倒是要有好事。 第一种解释(引自福建医学院): 所谓的梦,就是平日的愿望或恐惧在睡眠时不受抑制地显现。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及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络伊德指出:“梦就是受抑制的潜意识上升为意识的东西。” 每个人都会做梦,而在我们的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与考试有关的事情,其中多半都是梦见题很难,做不出来,而时间又紧,眼看就要到了,可还是做不出来,正在着急的时候,竟醒了。这说明考试给我们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影响。还有一种情形是如果某人喜欢某人,虽然平时不能相见,甚至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但是在梦中却能经常相见。然而醒来后对梦中的事会感到很遗憾、很痛苦。 一:做梦的原因。 1969年,埃默里大学的戴维.福克斯做了一个试验,当睡眠者处于异相睡眠状态而出现眼球激烈活动的时候,他便把受试者叫醒,问他刚才做了什么梦。然后将各种情况进行归纳得出以下结论。 受试者所梦见的事情多数是自己所关心的事情,如考试、爱情等,另外一些情况,如有的人在睡眠中口渴了,肚子饿了,或有尿意等,他们所梦见的也基本上都与这些事情有关。因此说,这些将各自的事项连接起来的梦中故事,根本没有什么重要意义。因此也有人认为,梦不过是将各种感情和事项连接起来的一种练习罢了。但有人通过电脑模型提出了有关梦的两种假说。 一种假说是英国的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埃文斯提出的,他认为,梦就如同将电脑的终端取下之后,重新对程序进编制,然后加以检点,因此,睡眠就是切断了外界信号的输入,运动系统也静息了这样一种状态。在此基础上,梦再对大脑的程序进行检验,然后在重新编制,并加以润色,以此来训练大脑能把近期的信号应用于将来的事态的能力。 根据埃文斯的主张,我们人类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因此,必须将这种社会性动物分成不同的种类,或者按性格进行分类,而且这种过程必须迅速、敏捷,而做梦就可以使这种快速分类得到练习。 还有一种有力的学说也来自电子计算机模型。这一学说的提出者是因发明DNA双螺旋模型而出名的弗朗西斯.克里克。 克里克将“哺乳动物具有较大的新皮质”和“睡眠见于哺乳类和鸟类”这两种情况联系起来进行考虑。从“心皮质中含有纵横交错的神经纤维”和“神经细胞和神经细胞之间的结合部有兴奋性”这两点来看,可以认为大脑皮质是由若干个兴奋单位或者说兴奋要素而组成。神经之间的连接有三个特征:第一是辐散传入;第二是强度完整;第三是聚合。 兴奋信号就进入了这样一个网壮结构的局部,作为这一部分的处理特征,只要有信号输入,就有与之相应的适度的信号输出。当有与若干突触有关的信号输入的时候,就会有相互关联的信号输出。 因此,若问把他们异常的精神状态与这种电子计算机模型联系起来之后将会有以下几种关系:(1)当突触的连接过多或不顺的时候,就会产生“空想”;(2)不论输入什么信号,相同的回路都会兴奋(强迫观念);(3)尽管是一般不会引起反应的不适当的刺激也会发生反应(幻觉)。 克里克认为,电子计算机出错可以把浅路截断进行检查,但是人脑就不同了,只能在异相睡眠的时候,才能对浅路进行检查。在异相睡眠的时候,大脑正在被正常的输入和输出所隔离,而且正受到来自脑干的非特异性刺激,而且这种刺激很活跃,这就是所谓的无意识的梦。 二:梦中的重大的发现。 在历史记载中也有关梦的形象描述,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对德国的化学家凯库勒的记载。据说他因为对某一种物质的结构式未搞清楚而非常烦恼。有一晚上,他梦见了一幅蛇咬自己尾巴的图,因此而发现了苯环的结构。 医学史上也有一个事例。这就是德国的生理学家奥托.利维的有名的“梦的发现”。有一次,利维做了这样一个梦:一刺激迷走神经,其末梢就释放一种物质,该物质就能抑制心脏的活动。然后,再将停止了跳动的心脏的血采集起来,由于里面含有抑制性物质,所以如果再把这种血液注射到另一动物的心脏里面,该动物的心脏也将会停止跳动吧?如果能将这件事证实一下就好了。详情可见:http://cache.baiducontent.com/c?m=9f65cb4a8c8507ed4fece76310508a24420597634b9d9b5034c3933fc239045c0231bff37d714c51cec57e6500ad485eeced3570320926b19fdf883d87fdcd763bcd7a742613913013c468d8dc3652d650914de8df0e97bde742e5b9a2d4c82256dd52756df1839c2b0503cb1fe76237f4d29e5f645e07caeb27648f4e012b885237a137f8f74365108086ca2c4bd45bd67611e6b844c32962b504d51e0c5442b74dc11f2720279339308e462a73e4fc5c973d084634c042&p=8b2a9704ca8b00f708e29778085ecd&newp=916ec64ad4df52ff57ee927b514e97231610db2151d7d5096c&user=baidu&fm=sc&query=%C3%CE%BE%B3%B5%BD%B5%D7%CA%C7%D4%F5%C3%B4%D0%CE%B3%C9%B5%C4%3F%CA%B2%C3%B4%D4%AD%C0%ED%C4%D8%3F&qid=&p1=2第一种解释(引自福建医学院): 所谓的梦,就是平日的愿望或恐惧在睡眠时不受抑制地显现。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及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络伊德指出:“梦就是受抑制的潜意识上升为意识的东西。” 每个人都会做梦,而在我们的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与考试有关的事情,其中多半都是梦见题很难,做不出来,而时间又紧,眼看就要到了,可还是做不出来,正在着急的时候,竟醒了。这说明考试给我们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影响。还有一种情形是如果某人喜欢某人,虽然平时不能相见,甚至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但是在梦中却能经常相见。然而醒来后对梦中的事会感到很遗憾、很痛苦。 一:做梦的原因。 1969年,埃默里大学的戴维.福克斯做了一个试验,当睡眠者处于异相睡眠状态而出现眼球激烈活动的时候,他便把受试者叫醒,问他刚才做了什么梦。然后将各种情况进行归纳得出以下结论。 受试者所梦见的事情多数是自己所关心的事情,如考试、爱情等,另外一些情况,如有的人在睡眠中口渴了,肚子饿了,或有尿意等,他们所梦见的也基本上都与这些事情有关。因此说,这些将各自的事项连接起来的梦中故事,根本没有什么重要意义。因此也有人认为,梦不过是将各种感情和事项连接起来的一种练习罢了。但有人通过模型提出了有关梦的两种假说。 一种假说是英国的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埃文斯提出的,他认为,梦就如同将电脑的终端取下之后,重新对程序进编制,然后加以检点,因此,睡眠就是切断了外界信号的输入,运动系统也静息了这样一种状态。在此基础上,梦再对大脑的程序进行检验,然后在重新编制,并加以润色,以此来训练大脑能把近期的信号应用于将来的事态的能力。 根据埃文斯的主张,我们人类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因此,必须将这种社会性动物分成不同的种类,或者按性格进行分类,而且这种过程必须迅速、敏捷,而做梦就可以使这种快速分类得到练习。 还有一种有力的学说也来自电子计算机模型。这一学说的提出者是因发明DNA双螺旋模型而出名的弗朗西斯.克里克。 克里克将“哺乳动物具有较大的新皮质”和“睡眠见于哺乳类和鸟类”这两种情况联系起来进行考虑。从“心皮质中含有纵横交错的神经纤维”和“神经细胞和神经细胞之间的结合部有兴奋性”这两点来看,可以认为大脑皮质是由若干个兴奋单位或者说兴奋要素而组成。神经之间的连接有三个特征:第一是辐散传入;第二是强度完整;第三是聚合。 兴奋信号就进入了这样一个网壮结构的局部,作为这一部分的处理特征,只要有信号输入,就有与之相应的适度的信号输出。当有与若干突触有关的信号输入的时候,就会有相互关联的信号输出。 因此,若问把他们异常的精神状态与这种电子计算机模型联系起来之后将会有以下几种关系:(1)当突触的连接过多或不顺的时候,就会产生“空想”;(2)不论输入什么信号,相同的回路都会兴奋(强迫观念);(3)尽管是一般不会引起反应的不适当的刺激也会发生反应(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