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行今后上市之后,其股权比例将进一步多元化?
是的 “在未来的一年内,最大的任务是如何进一步使广大的投资者了解认识对中国工商银行投资的价值,因为我们准备在未来一年内适当的时机要择机上市,成为一个公众公司。”10月28日,在工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新任工行行长杨凯生这样对记者描述着工行的未来。   10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工行股份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作为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的成功改制,不仅标志着工行的股份制改革从此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标志着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进程取得了重大成果。   工行股份公司的注册资本为2480亿元。经国务院批准,中央汇金公司和财政部分别持有其50%股权,依法行使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引进战略投资者后,工行的资本金将达到360亿美元。汇金和财政部两大国有股东,持有股份将分别从原来的50%下降到42%左右。在工行今后上市之后,其股权比例将进一步多元化。   工行股份公司的三个独立董事,分别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高盛证券前总裁约翰?桑顿,及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经济系教授钱颖一。他们各有专长,对工行的公司治理将带来很大的帮助。“除了目前的三位独董外,工行的独立董事仍有增加的可能。”10月28日,工行董事会秘书潘功胜对本报记者表示。   姜建清任工行股份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杨凯生任工行股份公司行长、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王为强任工行股份公司监事长、党委副书记。   记者还了解到,工行目前有员工36万人,股份公司设立以后没有大规模裁员的计划。“工行下一步将会按需引进必要的人才,同时更加重视加强对现有员工的培训。在薪酬管理方面,下一步目标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按照业绩决定员工以及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杨凯生说。   据悉,股份公司成立之后,高盛集团、德国安联集团和美国运通公司这三家境外战略投资者有望正式入股工行,出资总额36亿美元左右,购买工行10%的股份。其中,高盛集团的出资将超过20亿美元,安联保险出资10多亿美元,美国运通则拿出2亿至3亿美元。照出资额度推算,高盛将获得工行将近7%的股份。   “在外资持股中,高盛占比虽然最大,但是高盛主要是做投行,而不是专业做银行业务的机构。工行尚需要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并且在银行业务方面强势的战略投资者,来为工行提供专门的培训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