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各国骑兵师编制
二战期间很少有那种传统的纯粹骑马作战的骑兵了,但是依然有大规模的使用,主要是在苏德战场。随着机械化装备的增加,骑兵部队一般都配属了坦克、自行火炮和。二战中大规模使用骑兵的军队主要是苏联红军,战争前期曾经组织过数十个骑兵师投入到德军后方作战,袭扰德军补给线,但是损失惨重,到战争后期,苏军依然保留了大量骑兵部队,其主要编制是骑兵师(之上还有骑兵军),二战后期苏军骑兵师相当于一个机械化旅,除了传统骑兵部队,还配属一个坦克团,一个自行火炮团以及上百辆汽车,执行的任务主要是侦察、穿插以及追击,特别是突破口被打开后的纵深突破、机动任务是骑兵部队的主要战术使用,另外,战争后期苏军把骑兵师以及大量加强的坦克、自行火炮部队组成骑兵机械化集群,在突破后的纵深穿插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可以参考科涅夫的战争回忆录,里面很多次提到了对骑兵机械化集群的使用)二战中苏军骑兵发挥了重大作用的战役有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此战苏军集中使用了3个骑兵军投入德军后方,堪称二战骑兵作战的顶峰),还有1944年切尔卡瑟钢铁合围战、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以及突破喀尔巴迁山脉战役等等。   其他国家,   德国对骑兵的使用不是很频繁,德军是在战争末期才组成骑兵军这样的建制投入作战(1945年在匈牙利的春醒作战)二战初,德军有一个骑兵师(1940年编成),即第一骑兵师,该师除了骑兵外,还配属坦克和炮兵部队,第一骑兵师前身第一骑兵旅参加了波兰战役、编成后参加了巴巴罗萨的初期作战,1941年底改编成国防军24装甲师,除了第一骑兵师,德军集中使用骑兵的部队还有党卫军的三个骑兵师,其中最著名的是党卫军第八骑兵师,主要驻防波兰,负责在白俄罗斯围剿游击队。德军的大量骑兵部队基本分散使用,例如很多步兵师都有骑兵排,主要任务是侦察。   英国、美国的骑兵部队在二战中都是机械化部队了,英军中大量的所谓骑兵团、龙骑兵团、枪骑兵团都是典型的机械化部队,美军的第一骑兵师也是一样,其实质就是个步兵师。从这里可以看到一个问题,德国、苏联都是由于机械化装备或者不多或者紧张,所以才继续保留骑兵,而美英则完全实现了步兵机械化,也就彻底淘汰了传统骑兵部队。 再介绍日军的情况。日军在二战时无骑兵师,但是有骑兵联队。 日军的基本单位是师团,它有多种编制。在抗战爆发时,日军有十七个常设师团是日军的常备军,番号依次为近卫、一至二十(内欠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师团)。编制为四单位制,即师团下辖二个旅团,旅团下辖二个步兵联队,步兵联队辖有三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一个大队炮小队(二门70mm步兵炮),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组。师团还辖有一个炮兵联队、一个辎重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四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以及其他部队。此时的师团分为两种,一是驮马制,炮兵联队辖有四个大队(三十六门75mm山炮与十二门75mm野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四门山炮)、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总编制为28500人。一是挽马制,炮兵联队有三十六门野炮与十二门120mm榴弹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与一个速射炮中队(37mm速射炮四门),总编制为25000人。此外还有以下一些独立的特种兵部队:骑兵旅团(辖二个骑兵联队与一个骑炮兵联队、一个装甲车队)、坦克联队、独立工兵联队、独立野炮联队(三十六门120mm榴弹炮与十二门75mm野炮)、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二十四门150mm重榴弹炮)、野战重炮兵联队(十六门100mm加农炮)、独立重炮兵大队(八门150mm加农炮)、迫击炮大队(中型迫击炮三十六门)、独立山炮兵联队、电讯联队、铁道联队等等。   抗战爆发后,日军又重新组建了十三、十八两个新编常设师团,又组建了一批特设师团。所谓的特设师团是指由常设师团的预备役人员所组成的部队,其番号为常设师团、联队的番号前加一百。其编制大体与常设师团相同,只是骑兵联队变为骑兵大队(二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小队),挽马制师团的炮兵联队为三十六门野炮与十二门山炮。特设的驮马制师团人数为28200人、挽马制为24400人。同时在做战时日军给各师团配属特种兵及补充人员等,可使一个师团指挥的人马达四万人以上   在侵华战争中,由于作战消耗,同时日军感到四联队制师团行动不便,又搞出了三单位制师团与独立混成旅团两种编制。三单位制师团的编制为师下辖一个步兵团,步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联队,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步兵大队无大队炮小队,炮兵联队为二十四门山炮或野炮,骑兵联队改为搜索联队,其他如辎重、工兵等后勤部队也大为减少,编制人数为12800人。独立混成旅团辖五个步兵大队与一个炮兵队、通讯队、工兵队、辎重队等,总人数约5000人。步兵大队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炮兵队辖一个山炮中队与二个野炮中队。这两种部队都是主要做为守备用途的,同时具有小规模的野战能力。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军又编组了两旅团制师团。师团下辖两个步兵旅团,旅团辖四个步兵大队、步兵大队辖四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师团无炮兵、仅直辖工兵队、辎重队与通讯队,总人数为11980人。   到了一九四四年、日军又将师团分为甲乙丙三种(此时己无四单位制师团了)。甲种师团有两类、一类为原有的常设师团、总人数为2.1万人,拥有三十六门75mm山炮或野炮。一类为原有的特设师团与三单位制师团,总人数为1.8万人。乙种师团也是三单位制师团、只是没有炮兵联队与骑兵(搜索)联队,总人数为1.4万人。丙种师团即两旅团制师团。同时、日军又出现了独立警备队与独立步兵旅团两种编制。独立步兵旅团的编制与两旅团制师团所辖的步兵旅团相同,人数为5100人。独立警备队下辖六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无特种兵(在此处、特种兵指步兵以外的其他兵种),总人数为49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