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中国人的国民性是不是比较懦弱,巨忍?
说说我的看法。 1.中国人能忍,确实与农耕有一定的关系,我之所以用“忍”字而不用“懦弱”,是因为前者更准确。 古时候生产水平低,抵抗灾难的能力也低,所以在灾难面前农耕文化要把希望寄托于“收获时节”,今年不成还有来年,因为可耕耘的土地还在,这就是希望,而这个过程就需要忍。 我们都知道秦汉以前骚扰中原农耕文明的主要是匈奴,烽火戏诸侯、胡服骑射、秦始皇修万里长城等等都与匈奴有关,统一中原六国、天下无敌的秦朝大军,也仅能做到收复河套地区。从根本上解决匈奴问题的汉武帝到汉朝建立70年以后才出现,当然,这其中的确解决了步兵为主的中原军队与匈奴骑兵作战的一系列战术问题,但最重要的是汉朝具备了把十几万军队同时投放到千里,甚至几千里以外的国力做经济后盾。 从汉刘邦在白登山被围到汉武帝发兵扫平漠北经历70年、四五代帝王的苦心经营,这个发展空间是汉朝皇帝用汉家女儿们(相当一部分是姓刘的公主)的青春换来的,才造就了汉武帝、卫青、霍去病们的千秋功业。没有充足的国力做后盾,靠“愤”、靠匹夫之勇,汉族会是什么样子? 2.中国的封建社会是漫长了些,但是欧洲的封建社会更 黑 暗,美国在两百年前甚至有黑奴。我们现在看到的、现有的、比较成功的民主模式无不直接脱胎于资本主义,新兴阶级的参政(初期主要是平民身份的资本家、商人,中后期各类劳动者及其代言人),与该地区封建社会如何关系不大。 社会的进步需要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努力和不断的调和矛盾,人为干扰的因素越少过渡就越平和,暴力因素就越少。 另外补充一句:别人穿着合适并且舒服的鞋子,你穿则不一定合适、舒服,但是,别人的经验是可以参考的。 3.台湾的各种政治力量也需要磨合,调和各种矛盾。有人看着乱,有人不觉得乱,这都是个人感受,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