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前途的迷茫?!本人07年毕业后分配到一家运输公司工作,考虑到
本人07年毕业后分配到一家运输公司工作,考虑到专业对口(我学的是物流专业),这家运输公司一直是那种传统的运输,没有现代物流。去了后我一直就在办公室当文员到现在,现在我们在当地的帮助下在几十公里外的一个口岸建好了一个物流园,老总要我们几个人去那工作,那边的环境真的有点恶劣,而且谁都没有经验。我房子也买好在现在的城市了,女朋友还没找好,如果去了那边就不好回来了,当然那边机会可能会多一些,大家说我要不要去啊。
困惑是正常的 林先生的这种困惑代表了一部分年届三十的职业人的心态。其实,这种困惑是很正常的,不光在这个年龄段,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至少有四个时期,个人会陷入“认不清发展道路”的迷雾之中: 第一个时期,是14-22岁,在这个阶段,个人承担学生与求职者双重角色。主要的疑问是:“我是谁?”“我能做什么?”迷茫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信和社会经验。 第二个时期,是22-28岁,这时个人进入工作领域,逐渐熟悉组织,了解组织内情,建立初步的人际关系网,经过一段时期后,开始衡量组织所提供的信息,如工作环境、职业种类、待遇等与自己的“职业梦想”是否匹配。主要的疑问是:“理想和现实不相符,我是不是需要重新选择?”迷茫的主要原因和个人的发展目标与组织的提供的机会和职业通路不一致。 第三个时期,是28-35岁,这是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个人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承担起工作的责任,发挥并发展自己的能力,为提升或进入其它职业领域打基础。主要的疑问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我一事无成?”迷茫的主要原因来自工作带来的挫折感,以及对目前工作的不满情绪。 第四个时期,是35-45岁,主要的疑问是:“接下去的岁月,应该做些什么?”有些人可能会成为管理者或者咨询顾问;有的人可能仍然一直保持者自己原来的工作,继续专业钻研,保持技术权威地位;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可能要被提升承担更大的责任,可能要被组织转换到另一横向职业领域,有的离开组织。在机会面前,很多人不敢贸然决定,因为从心理上理解了人生的有限,而自己也开始重新衡量事业和家庭生活的价值。在大约35岁到45岁之间,会发生职业生涯危机。 正确面对困惑 既然困惑是职业生涯中一个正常的阶段,那么,正视,而不是逃避困惑,是解决问题的正确之道。正视困惑,首先要做的便是正确认识自我。但是,我们在咨询中发现,有很多人在困惑阶段常常不自觉地夸大生活、职业中的负面因素和自身的缺点,而忽略那些积极因素。 前面提到的林先生,从世纪人才的咨询师对他做的综合测评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性格很内向的人,温和、独立,不愿介入外界变化。喜欢与人平淡相处,不愿意深入沟通。做事缺乏主动性,进取心较弱。遇事思虑较多,注重结果,过于谨慎,但有很强的责任心,处理事情认真仔细,注重细节,力求完美。有很强的组织性和计划性,有时会显得有些固执、不灵活。不太注重尝试新思路、新方法。 林先生性格中力求稳妥、不愿冒险、不愿求新求变的特点,的确是他从事IT行业的最大障碍,所以,虽然有优秀的基本能力,但由于缺乏动力,过于谨慎,喜欢静、稳,在这个知识更新快、发展迅速的行业中,他感到的是巨大压力和强烈的不适;但是,另一方面,他责任心很强,极适合在目标明确的岗位上,做能看到直接成果的工作。而编程恰好符合了这个要求。这也可说明为什么他在自己认为极不适合这份工作的同时,又能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工作成绩得到了极大的肯定。 但是,在与林先生的交谈中,听不到他对自己性格与职业匹配成分的肯定,相反,极力强调负面因素,强调对竞争环境的不适,甚至说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优点。用放大镜看自己的缺点和与职业不够协调的方面,是处在职业困惑中的人的一个通病。很多人都往往会陷入这样的陷阱:夸大负面因素,引起负面情绪,这种负面情绪又会使人消极、浮躁,忽略优势和积极因素,进一步夸大负面因素,从而陷入一个怪圈。可能还会把在工作中遇到的其他方面的问题,如由公司的管理环境,人际环境等引起的情绪上的不稳定都归因于被夸大了的负面因素。使人不能冷静、理性地分析问题,正确认识自己的处境,找不到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 跳出困惑陷阱 所以,正确面对困惑,就必须跳出这个困惑陷阱。我们建议林先生首先要做的,是理智客观地审视自己目前的工作和心理状态。把自己的优缺点、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和不匹配之处都如实地摆出来,理性的分析职业困惑的原因。 第一, 要调整心态。好的心态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力量源泉。林先生有优秀的基本能力,但非常缺乏自信心,缺乏做事的冲劲和动力。所以,对他来说,调整好心态,看到自己的诸多优点特长,增强自信心,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 第二, 分析优缺点,扬长避短。在咨询面谈过程中,林先生几次提及对销售工作感兴趣,但就他目前的心态,是无法适应销售行业所要求的高的自我成就驱力和对失败挫折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他在IT行业毕竟有了8年的经验。有深厚的基础和对这个行业的深入的了解,如果要改变职业,我们认为,首选是与计算机专业有关的职业,把自己的多年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盘活,而不是从一无所有开始。根据他的性格特点,应适宜在传统的有稳定而又清楚的权利层次结构、规则确定的环境中,从事任务明确、要求有很高责任感的工作。 第三, 确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人在不同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目标和需求。在职业遇到迷茫时,要冷静分析,目前的工作能提供的东西与这个阶段实际的需要是否符合,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否就是造成“迷茫”的原因。林先生在咨询中,和咨询师一起分析发现,他的问题出在“钱”与“环境”的矛盾上。他希望能有的高收入,在目前的公司得不到满足,但如果选择能给予高收入的公司,又会失去现在舒适轻松的工作环境。而他心里认定的“性格不适合行业”的定论掩盖了这个矛盾。把心里的焦虑、浮躁都归结于性格不适。认清了关键问题,我们建议林先生学会放弃,在一个阶段抓住最重要最想要的,暂时放弃不能兼得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