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出名系列提问-4关于古代冷兵器在很多传说或是小说中都有削铁如
在很多传说或是中都有削铁如泥的宝刀宝剑,从现在的冶金技术来看,似乎并不是很难 美国蝴蝶战术刀老板曾经拿着自己长子的刀削自来水管~ 但是这些都是经过严格工艺控制的产物,而且加入了比例极为严格的钨锰和稀土元素,不仅仅是低碳钢所能做到的,还有就是精确的淬火回火处理 传说,日本刀经过近千次锻造,提纯,所以锋利无比,子弹打在刀刃上会被分成两半。 又有人说,龙泉剑锋利坚韧,是因为龙泉铁矿本身就有一种稀土元素 然而这些从现代冶金来看,似乎并不能真正削铁如泥。 或许你会说,当时其他兵器锻造技术不好,云云,但是那毕竟是
从现在来看,当然不难,但考虑到古代的冶金技术,自然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传说中的东西可信吗?锋利是怎样形成的?靠的是硬度,硬度高,刀刃才能锋利,但是硬度高,脆性也大,容易断裂,所以,日本刀即使千锤百炼,在受到强烈冲击时一样会断裂,所谓“子弹打在刀刃上会被分成两半”纯属胡说八道。如果说把子弹放在桌子上,用刀劈开还是可信的。试想,刀砍子弹的速度和子弹撞刀的速度,那个更大?那个冲击更强烈? 因为制造工艺的限制,日本刀的产量很低,想要得到一把锋利的刀很难,日本刀就成了贵族的专利,平民是没资格用日本刀的。所以日本人对刀很重视,所以多数古代的日本刀得以流传至今。 而中国则不然,自南北朝以后,在中国要得一把锋利的战刀就很容易了。这要得益于綦毋怀文发明的宿铁刀。 在綦毋怀文之前,我国古代的钢刀大都用百炼钢制成,这样制做的刀、剑虽然性能优异锋利无比,但也存在不少缺陷,整把刀全部用百炼钢制成,因此价格昂贵;如一把东汉时期的名钢剑的价钱可以购买当时供1个人吃19年的粮食。而且百炼钢制作费时费力,三国时,曹操命有司制作宝刀5把,用了三年时间。为此,綦毋怀文对制刀工艺进行了重大更新,他用含碳量较高的钢做成刀的刃部,而用含碳量低的熟铁作刀背,这样制成的刀具刃口锋利而不易折断,刚柔兼备、经久耐用。这表明綦毋怀文对钢铁的性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而且能根据不同的用途合理选择材质,发挥各种材质的优点和长处,节省某些贵重材料,降低成本和费用。一把刀的背部、刃口实际起着不同的作用,因而要求具有不同的性能。一般来说,刃口主要起刺杀作用,因而要求有比较高的硬度,这样才能保证刀的锋利,所以应该选择含碳量较高、硬度较大的钢来制造。而刀背主要起一种支撑作用,要求有比较好的韧性,使刀在受到比较大的冲击时不致折断,这样就要选择含碳量较低、韧性较大的熟铁。綦毋怀文正是有了上述类似认识,在制作刀具时才能够将熟铁和钢巧妙结合起来,将二者恰到好处地用在合适的地方,既满足了钢刀的不同部分的不同要求,又节省大量昂贵钢材,利于钢刀的推广和普及。这种制刀工艺,今天还在沿用。 日本刀虽好,但其工艺原理仍是两千年前的百炼钢,直到今天,还是个百炼钢,他们的思路从来就没有改变过,如果离开了百炼钢这门技术,日本人就不知道该怎么打造他们的宝刀了。由此可见,日本人的创新,只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而不是发明新技术,这个民族的创造力,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