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结盟运动的创始国有哪些?
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总统铁托的努力之下,由埃及、南斯拉夫、印度、印度尼西亚、阿富汗五国发起的第一次不结盟首脑会议终于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共有25个国家的首脑参与了会议并通过了《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反对任何形势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要求签订国际性的裁军条约,消除经济不平衡,废除国际贸易中心的不等价交换。同时宣言还明确表态支持阿尔及利亚、安哥拉、突尼斯、古巴等国的民族解放斗争,以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十分松散的国际组织,它不设总部及常设机构,起初甚至没有定期的会议机制,直到后来才规定每3年举行一次首脑会议,并由会议举办国担任主席国,任期也是3年。目前不结盟运动共有116个成员国、15个观察员国;非洲联盟、阿拉伯国家联盟和联合国是观察员组织。 附:成员国,观察员国,观察员组织名单 成员国: 阿富汗 | 阿尔及利亚 | 安哥拉 | 巴哈马 | 巴林 | 孟加拉国 | 巴巴多斯 | 白俄罗斯 | 伯利兹 | 贝宁 | 不丹 | 玻利维亚 | 博茨瓦纳 | 文莱 | 布基纳法索 | 布隆迪 | 柬埔寨 | 喀麦隆 | 佛得角 | 中非共和国 | 乍得 | 智利 | 哥伦比亚 | 科摩罗 | 刚果 | 科特迪瓦 | 古巴 | 刚果民主共和国 | 吉布提 | 多米尼加共和国 | 厄瓜多 | 埃及 | 赤道几内亚 | 厄立特里亚 | 埃塞俄比亚 | 加蓬 | 冈比亚 | 加纳 | 格林纳达 | 危地马拉 | 几内亚 | 几内亚比绍 | 圭亚那 | 洪都拉斯 | 印度 | 印度尼西亚 | 伊朗 | 牙买加 | 约旦 | 肯尼亚 | 科威特 | 老挝 | 黎巴嫩 | 莱索托 | 利比里亚 | 利比亚 | 马达加斯加 | 马拉维 | 马来西亚 | 马尔代夫 | 马里 | 毛里塔尼亚 | 毛里求斯 | 蒙古 | 摩洛哥 | 莫桑比克 | 缅甸 | 纳米比亚 | 尼泊尔 | 尼加拉瓜 | 尼日尔 | 尼日利亚 | 朝鲜 | 阿曼 | 巴基斯坦 | 巴勒斯坦 | 巴拿马 | 巴布亚新几内亚 | 秘鲁 | 菲律宾 | 卡塔尔 | 卢旺达 | 圣卢西亚 |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 沙特阿拉伯 | 塞内加尔 | 塞舌尔 | 塞拉利昂 | 新加坡 | 索马里 | 南非 | 斯里兰卡 | 苏丹 | 苏里南 | 斯威士兰 | 叙利亚 | 坦桑尼亚 | 泰国 | 东帝汶 | 多哥 |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 突尼斯 | 土库曼斯坦 | 乌干达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 乌兹别克斯坦 | 瓦努阿图 | 委内瑞拉 | 越南 | 也门 | 赞比亚 | 津巴布韦 (2004年5月19日,塞浦路斯退出不结盟运动;2006年5月接纳其观察员国安提瓜和巴布达、多米尼加两国为新成员。),都为发展中国家。) 观察员国: 亚美尼亚 | 阿塞拜疆 | 巴西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哥斯达黎加 | 克罗地亚 | 萨尔瓦多 | 哈萨克斯坦 | 吉尔吉斯斯坦 | 墨西哥 | 塞尔维亚和黑山 | 乌克兰 | 乌拉圭 观察员组织: 非洲联盟 | 阿拉伯国家联盟 | 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