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重庆地区艾滋病的发生情况包括发生数量、流行人群、防治效果。
包括发生数量、人群、防治效果。
重庆艾滋病毒(HIV)感染者报告人数正以惊人的速度增加,仅2004年1-11月就报告新增282例,比去年同期增加172%;预计到年底新增人数将超过300例。这一数据是我市自1993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毒感染者以来的11年感染HIV人数的总和。 今天是第17个世界艾滋病日。昨天,市卫生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我市艾滋病疫情。 33个区县已发现HIV感染者 据悉,截至昨天,全市共报告HIV感染者585例,其中艾滋病人(AIDS)42例,报告人数在全国排第18位。HIV感染者主要集中在主城区,但传播、蔓延范围正逐步扩大,我市已有33个区县发现了HIV感染者。市卫生局官员认为,报告病例只是实际感染病例的“冰山一角”,按照我国千分之一的感染率计算,我市实际的HIV感染者人数远远超过报告病例。 HIV感染者逐年上升 重庆艾滋病传播速度明显加快。HIV感染者报告人数从1999年开始呈上升趋势:1999年报告15例,是前6年的总和;2000年报告22例;2001年报告29例;2002年报告94例;2003年报告128例,比2002年增长36.17%%;2004年1-11月报告282例,预计到年底可能超过300例。 市卫生局官员称,今年报告数据“突飞猛进”并不意味着新增病例都是今年感染的,主要原因是我市加大了艾滋病监测力度。据悉,今年,我市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外出务工人员进行了一次普遍筛查,同时,医疗机构也加强了对临床病人的初筛;此外,随着宣传力度加大,市民自觉检测的也在增多。这些因素都使更多的“隐形”HIV感染者得以发现。 重庆艾滋病疫情的另一特点是AIDS进入发病和死亡的高峰期。目前42例AIDS中,今年新增了18例,总共已死亡32例,仅今年就死亡11例。 (记者陈静实习生彭靖) 防艾.措施 娱乐场所推广安全套 我市出台系列措施遏制艾滋病蔓延 昨天,记者从市卫生局获悉,为了遏制艾滋病的蔓延,我市将采取系列措施防治艾滋病。 推广安全套 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有效途径。市卫生局官员表示,年底以前,我市将在近郊区县的二星级以上宾馆推广安全套。目前,我市近郊区县约有一半左右的宾馆已经允许安全套进入,宾馆房间内摆放了安全套。下一步计划在明年上半年以前完成在娱乐场所100%%推广使用安全套。 完善监测 目前,我市已建立了65个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至此全市40个区县疾控中心都设立了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覆盖全市范围的艾滋病监控网络基本形成。同时,我市还在渝中区和长寿区建立了城市和农村艾滋病性病监测点。此外,今年还新建了3个艾滋病国家监测哨点,目前哨点已达6个,每年可监测4000人;明年还将继续增加哨点,争取每年监测人数达到2万人。 四免一关怀 国家的“四免一关怀”政策包括自愿免费进行艾滋病毒初筛检测;对农民和城市贫困人员免费进行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艾滋遗孤免费入学;免费母婴阻断;关怀艾滋病家庭。目前,我市主要在部分区县推行自愿免费检测艾滋病毒。据悉,我市预计在明年上半年实施“四免一关怀”政策,全市财政将投入500-800万元,可使2-3万人受益。 (记者陈静实习生彭靖) 防艾.解析 市卫生局通报数据解析我市HIV感染者特征 女性更易感染艾滋 女性HIV正在逐年增加,而且女性更容易感染艾滋病毒。市卫生局昨天的通报数据显示,我市585例HIV感染者报告病例中,女性就有237例。 年龄:青壮年为主 数据显示,由于青壮年人群流动性大,较易产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我市的HIV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585例感染者中20-40岁的占75.29%%。同时,女性感染者年龄主要在20-35岁之间,其中女性性工作者感染率达5.08%。 学历:中学学历者半数以上 感染者职业分布为:个体人员占4.9%、工人13.29%、农民8.88%、无业人员44.06%。学历分布为:小学学历者占15.36%、中学51.75%、大学以上5.59%、文盲2.1%。传播途径:性传播逐年增长 共用针具注射吸毒仍是我市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但性传播比例在逐年增长,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市卫生局专家介绍,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染艾滋病毒,全世界HIV感染者中48%都是女性,而且女性还要养育儿女,母婴传播又是艾滋病毒传播的三大途径之一,因此女性防治艾滋病毒更为重要。专家介绍,目前我市已发生3例母婴传播,都是由于未能及时查出母亲感染了HIV所导致的。 (记者陈静实习生彭靖) 美沙酮替代试点重庆明年建立   明年3月前,我市将建立首个美沙酮替代试点,以减少通过吸毒感染艾滋病例的发生。据悉,试点单位选在渝中区精神病医院,预计首个试点可覆盖300-500名吸毒人员。 据悉,目前HIV感染病例中80%是通过吸毒感染,而采用清洁针具交换和美沙酮替代疗法是减少吸毒共用针具感染艾滋病毒的重要措施。全国已设立8个美沙酮替代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