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耶稣基督神性,一元性到三位一体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时间是什么?
关于神性,一元性到三位一体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时间是什么?
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到基督教上帝观的形成过程,而这个过程比较复杂,在发展史研究上对其一直争论不休. 比较主流的观点是这样: 认信上帝三位一体是基督教信仰的基本特点,但这个三一神学不是在基督教发展初期就成为完备的基本教义.它是经过相当长的发展时期,中间历经极为复杂的挑战、辩论和规范过程而形成的. 早期基督教上帝观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督教教会在多元中寻求合一的努力.第二阶段是以三位一体的观点成为主流思想作为标志.这是基督上帝观信仰演变的主要特征. 在公元二百年左右,基督教发生了一次规模非常大的争论,这个争论就是关于对上帝的认识,辩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上帝和耶稣的关系 2,耶稣的神性与人性的问题 3,圣灵与上帝和耶稣的关系 实际上这三个争论焦点的核心就是耶稣的神性与人性问题.那么其中一个派别就根据一神论的原则提出了上帝的"两位两性"观点.但这个观点同时也遭到同样持一神论的更多的信徒的反对.因为他们认为如果承认上帝具有"两位两性",必然导出神的多元性. 在公元四百年左右,基督教基本统一了思想,确认了上帝是"三位一体"的观点.三位一体基本上可以被认为是基督教上帝观最终形成的标志. 神学家和宗教学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基督教的上帝观是经过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而上帝的多元性和一元性是对同一个问题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因为上帝的一元性实际就是指三位一体.而多元性是指耶稣的神性与人性,以及圣灵与上帝和耶稣的关系. 当然,上述的时间划分只能是原则性的.实际上这个争论一直持续了上千年.公元七百年在我国唐朝出现的"大秦景教",就是基督教持"两位两性"的一派为了逃避追杀而来到中国的.这从一个侧面也告诉我们,在基督教"三位一体"上帝观形成的过程中,其斗争也是极其激烈和残酷的,争论延续时间也比我们想象的长. 天主教和东正教直到今天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实际还没有完全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