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两个新主持人叫什么名字.
中央台两个新主持人叫什么名字.
5日晚《新闻联播》主播出现了新面孔,一位是原新版《东方时空》的主持人康辉,另一个是《国际时讯》主播李梓萌,两位主播在《新闻联播》的首次亮首,就给人以清新之感。众所周知,作为中央台的头牌节目,《新闻联播》一直以严肃,庄重,主流为观众所接受,因而节目主持人的更换或是新面孔的出现,显得不那么容易。 当然,作为一个层次较高的节目,《新闻联播》对主播人员的更换的不随意性,和对新人推出的较高要求,完全是正常的。但是,既然是一档新闻节目,就必须把它置于所有新闻节目发展的大环境当中去,让它紧跟时代的步伐,接受观众的审视。一个节目要生存和发展,除了保持其原有的特色之外,重新注入新的原素,显得尤为重要。那怎样才能最好地体现节目的新风貌呢?时段的增减,结构的重新设置,名字的改变,都能表现出一种新的气象,但与人的改变相比,那些只是单一的一种转换,因为人员换置,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风格。   一个节目,犹如一部电影一样,摄影再美,高科技运用地再纯熟,故事情节再引人入胜,都离不开演员高超的演技,因为人是灵魂,是一部电影,也是一个节目发展的核心。不仅如此,节目的风格还会随着人员的转换而大加改变,因为人与人之间的表现风格是不相同的,一言一个举动,甚或一个眼神,都有着各自的特点,而正是这样不同的特点,赋予了节目不同的特色,从而使整个节目呈现出丰富和多样性。一个受大众欢迎的节目,如果,仅仅局限那么几个面孔来主持,就会显得单一和呆板,而从观众角度来看,就会感觉到枯躁和无味,长此以往甚或有排斥的感觉。   其实,时代在发展,那么无论任何事物,都需要不断地去改变,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着一席之地。作为一档名牌节目,《新闻联播》也应像大多数事物一样,进行必要的改革,而改革的重点和起点,又必须从主播人员的变换开始,不要小看了一张脸的改变,一张脸的改换,给观众带来的一种全新的感觉。   时代的发展,带来的是人们审美情趣的多样化和审美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再安于一种单一的满足式的审美口味,而强调的是一种多元的享受式的审美,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一切都强调人享受情趣的重要性,那么观众对于新闻节目,对强调感官效应的的主持人和主播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老面孔肯定无法满足他们对节目的一种新的审美要求。   因而要真正地调动起观众的积极性,一个“新”字非常重要,《新闻联播》作为一个重要的新闻节目,内容是必须强调稳定的,那么如何体现的它的“新”呢?唯有从主播人员的改换方面去体现,人改了,风格和特色才能随之改变。   相信,《新闻联播》的此次“换脸”,带来的必然是观众对这档节目的更加喜爱。 康辉   边吃盒饭边给妈妈打电话   记者随后奔赴中央电视台,巧遇刚刚离开播出线(直播间)的康辉,康辉正在主持人休息室里的小隔间吃盒饭,他一边吃着盒饭一边给家里打电话,只听他连连问妈妈:“我爸觉得怎么样?我这儿正吃饭呢,一会儿就回家。”   记者说明采访意图后,康辉抱歉地说:“按照规定,我们接受采访都要经过新闻中心的同意,现在我还不能接受任何采访。”康辉说自己得到主持的消息也觉得很突然:“大概是两三天之前。”而且他表示自己仍旧主持其他栏目,并没有定下来未来一直都主持《新闻联播》。   随后康辉收拾东西回家,他说要赶着回家看看自己主持的这期《新闻联播》的重播,给自己挑挑错。   李梓萌   穿过去的衣服上新节目   在主持人休息室里,李梓萌已经卸妆,素面朝天的她看起来比镜头中更显年轻、漂亮。   李梓萌曾经是《国际时讯》的主持人,台里评价她的主持风格亲切自然,而且颇有知识女性的风采。   李梓萌昨天穿了一件丝绒质地的绿色衣服,还佩戴了一枚胸花,她一边往柜子里收拾衣服一边说:“这件衣服还是以前主持《国际时讯》时候穿的。”   李梓萌也说自己在几天之前刚刚得到主持《新闻联播》的消息,至于之后是不是仍旧主持这档节目,则还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