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问题?请介绍一下二战中我国东南亚抗日远征军的情况.人数、兵种
请介绍一下中我国东南亚抗日远征军的情况.人数、兵种组成、最高将领等?
中国抗日远征军 1938年春,我国开始修筑滇缅公路,于是年12月间初步通车,以后陆续加以修改,成为支援中国抗战的一个重要的交通动脉。1939年冬日军在广西钦州、防城登陆,侵占南宁,截断我通越南海防的国际交通线。1940年9月间又侵 入越南。至此,我滇越路国际交通线已被截断,所可依靠的仅有滇缅路,这是当时中国获得国际援助的唯一通道。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实施南进战略,投入4个师团分三路进攻缅甸,企图切断滇缅路,阻断英、美对华援助,由缅甸入侵云南。当时,英军在欧洲战场连接失利,驻亚洲军事力量薄弱,无力阻挡日军进攻。1941年12月中英签署《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议》,根据协议中方以第5、6、66军共十万余人组成远征军,由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罗卓英和同盟国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指挥﹐于1942年2月先后入缅作战。   1942年3月下旬,中国远征军与进犯东瓜的日军爆发激烈战斗。中国远征军用集束手榴弹、汽油瓶与日军坦克反复拼杀,战况十分惨烈,双方伤亡惨重,日军承认此役为南线日军作战初次受挫。4月中旬,日军侵占安羌,7000名英军及数百名记者被日军合围,中国远征军66军奉命驰援,经两昼夜激战,突破日军防线,将英军及记者全部救出。事后英军向新38师师长孙立人等在内的多位军官颁发了奖章。   远征军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第38师师长孙立人,他不仅是第一个获得英国帝国司令勋章的外籍将领,同时也以其杀掉所有在中国战区作战过的日军俘虏的命令而脍炙人口。孙立人后任远征军新1军军长。   4月底,由于英军溃退,日军迂回至中国远征军后方,切断远征军后路。被隔断在缅境的远征军各部腹背受敌,被迫实施突围作战。中国远征军克服巨大困难,连续作战,分四路突破日军堵截撤退。其中孙立人的新38师撤至印度。其余部队穿越缅甸的崇山峻岭撤回国内。期间包括第200师师长戴安谰在内的14,000多官兵死于撤退途中。1942年8月,第一期入缅作战以失利结束,中国远征军以10万之众出国,生还者仅4万。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的失利固然与当时国军的战力不如日军有关,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中、美、英三国配合不力,美、英之间争夺指挥权,英军抵抗意识的丧失以及史迪威指挥能力的问题。   1942年底,退入印度的中国远征军在印度北部改编为驻印军,接受美军训练与大批美式装备,兵员素质和士气有很大提高,至1943年,兵力已达2个军,完成了反攻缅甸的军事准备。为再次入缅作战,1943年卫立煌奉命在云南境内重组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以第11、20两个集团军16万人组成第二期远征军。拟由印度东北部和滇西两个方向对进,在英美陆空军协助下,重新打通滇缅路。   中国第二期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   1943年9月,驻印远征军由印度北部出发,向缅北孟洪推进。士气高昂的中国军队,克服沿途日军抵抗,连战连捷。8月,经激战攻克缅北重镇密支那。12月,再克八莫。云南方面的中国远征军由滇西进击,强渡怒江,翻越高黎贡山,攻克日军设防坚固的滕冲、龙陵,于1944年8月攻占缅北重镇密支那。1945年1月,中国远征军新一军与第11集团军在缅甸芒友会师,打通中印公路。至3月遂将日军全部赶出缅北和滇西。新六军一部于3月30日与英军在叫脉会师,战争胜利结束。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重新打通了中国西南的国际运输线﹐有力地配合了盟军在太平洋的反攻﹐为盟军在缅甸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