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为何日本人还要否认?
在中国,南京大屠杀往往是民族主义情绪关注的重点之一。而在日本,公众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却存在着广泛不同的情绪及观点,尤其是日本极右翼份子,认为南京大屠杀是被夸大、甚至是凭空捏造的反日本外交工具,也有人认为否认南京大屠杀是历史修正主义、否认主义的表现。由于日本人对南京大屠杀的意见有着广泛的分歧,因此视乎讲话者的观点,南京大屠杀可能被称为“南京大虐杀”、“南京虐杀”、及“南京事件”等。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是中日外交及人民关系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 南京大屠杀在日本叫做“南京大虐?ⅰ保步小澳暇┡?ⅰ薄ⅰ澳暇┦录薄S⒁朐蛭狽anking Massacre(南京屠杀)或Rape of Nanking(南京的洗劫、南京的强奸)等,但往往人民对其的认知远不如对纳粹的种族灭绝过程的认知。 日方的观点 立场相对比较温和的日本社会党及共产党背景较深的日本教职员组合对南京大屠杀多持承认的立场。但因为日本政府始终否认该罪行与日本爱国下,南京大屠杀普遍为日人所否认。 否认大屠杀 日本对南京大屠杀最大的争议在于,日本人认为日军进入南京城后城内人口仅二十万人,包括拉贝日记等等的文件都可以佐证,但是中国方面认定至少有三十万人罹难,而且拉贝日记记载的事实是——在南京城中的国际安全区内就有20万平民;埋葬总人数的问题,也使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备受质疑。另外直接证据的不足,无法一一求证其事实也是一个问题。日本人认为有不少的书面记录都显示,日军进入南京后南京并未成为空城,没有屠杀的迹象;另外国民党军队仓促撤退,使不少国民党军成为游击队在南京进行巷战,使得平民死伤的责任不清楚。另外还有国民党军便衣兵假冒日军犯罪而遭国际安全委员会发现的事情。否认南京大屠杀罪行的日本人对死亡人数有3种看法 4万人前后 代表的研究者秦郁彦(日本大学教授・法学博士) 数千〜2万 代表的研究者亩本正己(元防卫大学教授)、板仓由明(南京?槭繁嗉?#12539;南京事件研究家)、原刚(防卫研究所调查员) 完全否定的态度 主要的研究者铃木明(雑志记者)、田中正明 (拓殖大学讲师)、东中野修道(??细??大学教授)、?逶蠓毙牛ㄈ毡尽澳暇毖Щ崂硎拢⒙藿∫唬ń执费芯考遥⑹じ??次(明星大学?楹蠼逃费芯浚⑸忌匠棺冢骱4笱Ы淌冢⒍刹可唬ㄉ现谴笱淌冢⒋笤的校üг捍笱Ы淌冢⒅癖局倚郏ㄖù笱淌冢⑽鞲韵阒ň率费Щ峄嵩保⑸钐锝常ㄈ毡纠沸拚榛峄岢ぃ⑶耙俺埂⒘迥菊? 承认大屠杀 日本外相广田弘毅致日驻美国大使馆的电文日本的部分历史学家以及参与大屠杀的日本老兵,提供了大屠杀存在的证据。 重要证据有: 1938年1月11日,日本外相广田弘毅在电文中称:“自从前几天回到上海,我调查了日军在南京及其他地方所犯暴行的报道,据可靠的目击者直接计算及可信度极高的一些人来函,提供充分的证明:日军的所作所为及其继续暴行的手段,不下30万的中国平民遭杀戮。”(吴天威,译自华盛顿国家档案馆公开的“日本外交档案”) 原日本兵东史郎,他的《东史郎日记》为重要实证。 原日本兵本多立太郎,2005年5月在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以下跪的方式谢罪。 其他重要的日本兵日记还有:高岛市良日记、小原孝太郎日记、会攻南京的日侵略军第十六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的日记等。 冈村宁次在《冈村宁次阵中感想录》中认为约有4到5万人被屠杀,抢劫、强奸等“大有其人”。 笠原十九司教授,日本国内研究南京大屠杀的权威学者之一。曾多次提供南京大屠杀证据。主要书籍有《侵略亚洲的日本军队》,大月书店出版。 早稻田大学教授洞富雄,1973年7月发表《南京事件和史料批判》。《驳南京大屠杀是所谓“无稽之谈”》(日本现代史出版会),批判铃木和山本的否定史观。1967年写成《近代战史之谜》(人物往来社,后半部分为《南京事件》),1972年4月出版单行本《南京事件》(新人物往来社),1972年11月出版日中战争史资料《南京事件》(河出书房新社),1982年日本文部省在审定教科书时对教科书文字进行修改,他又立即于同年12月出版定本《南京大屠杀》进行驳斥。 《朝日新闻》记者本多胜一的著作《中国之旅》,记录“百人斩”等屠杀事件。 承认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十数万人以上有以下著作 : 代表的研究者笠原十九司(都留文科大学教授)、洞富雄 (早稲田大学教授)、藤原彰(一桥大学教授)、吉田裕(一桥大学教授)、井上久士(骏河台大学教授)、本多胜一(新闻记者)、小野贤二(化学工作者)、渡辺春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