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佛有几种修法?在家修和出家修有什么区别?修佛是从哪一步开始的?
在家修和出家修有什么区别? 修佛是从哪一步开始的? 怎样才能登堂入室?
学者,你的问题提得很好。 在家修与出家修没有任何区别,尤其是在末法时期。释迦牟尼在世时期叫正法时期,那时成就高下的次第是:出家男众-出家女众-在家男众-在家女众。释迦牟尼佛本师离世1千年间是像法时期。如今已是佛陀离世2千多年了。修行成就的高下完全倒过来了,天象进入阴盛阳衰。 出家修行接受大众的供养,可要知道: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出家人肩负着弘扬佛法,普度众生的重任。 佛法分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世间法就是俗(世)谛,出世间法就是胜义谛,也叫第一义谛。 另一种分法是小乘和大乘。小乘佛法等同于儒家,从做人的基本做起。修佛一定是从小乘开始,才不会走偏。小乘佛法一定要在事项上做到五戒十善:不行杀生、偷盗、邪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不饮酒;去掉心里的贪念、嗔恨、愚痴、傲慢、狐疑。这样修行下去的结果是身心清净无烦恼、智慧超人得自在,无所不能而无所欲求。 现代人的受教基础不同,应该都从学习《弟子规》做起,打下良好扎实的基础。 佛法根本是戒、定、慧三学。修佛应从持戒开始。能够持戒就有了定力,因戒而得定,因定而生慧。在严持戒律的同时学习经论。《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里最后一句的真实义,是只有在革除世间欲望、执着之后才能够做到的。看出了如来佛语的真实函义,就是开悟。已经改变了人世俗的观念了。 跟《大学》讲的: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样。革除物欲,是第一步。去掉一切对世间名、利、情的执着之后才可以真正读懂佛经。 针对一部经开始,直到对此经开悟为止。一部经通则百经皆通。那样就能够登堂入室了。 补充一点,末法时期人的邪恶习气非常重,诱惑极多,贪爱严重,是非善恶颠倒不分。要多读经,树立正念。远离喧闹纷扰。烦恼重重,对治的方法就是念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念佛一法, 能除八万四千烦恼。 所以念佛法门,包罗万象。一切诸法,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诸法,无不还归此法界。以其为诸法总持,故得无法不备,无机不收也。佛唯欲众生超凡入圣,了生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