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和孔子比谁厉害?对历史的促进
对的促进
楼上大错特错,建议楼主去读读南怀瑾的著作,你就会发现其实他们两个的观点有很多都是相通的,并且是相互补充的。 说老子的观点消极实在是对老子极大的误解,为什么处下?因为上者处下;为什么守弱?因为强者得守其弱,为什么不争而天下莫与之能争,因为当政者多为老百姓想一想的话实际上还是能最终使自己谋得福利,这就叫圣人以其无私成其大私;为什么不敢天下先?因为要处处以天下人的利益为先;小国寡民指的是一种精神状态,而不是国家的意识形态;老子反对的不是儒家的仁义,而是反对标榜、弄虚作假,因为当官的有了个GDP就能升迁,可是一些人为了那一两个指标就不顾长远利益,不顾生态环境,结果是GDP上去了,可是时间一长了却祸害无穷。无为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目的是无不为;不争也是一样,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善胜。 所以说,老子的观点即使是到了现在仍然是有他巨大的现实意义的。研究老子的都喜欢说一句话就是一定要注意古人的思想局限性,却从不去注意一下自己的思想局限性,老子的很多思想深度太高,所以高的很多人都无法理解,正因为自己的思想有更大的局限性所以没有误解反倒是一种不正常。 许多人都硬要给老子划上一个派别,准确地说唯心还是唯物都不符合老子的观点,如果你硬要归个类的话那我只能说是一元论者,也就是说在他眼里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都只能算是半拉子的辩证法。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究竟什么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目前学术界还存在几种不同的看法:①多数人认为,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②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礼,把孔子的学说概括为“礼学”。一般说来,凡是肯定孔子积极作用较多的,都主张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而对孔子否定较多的,则多强调礼是他思想体系的核心。③仁和礼二者在孔子那里是一对范畴,仁和礼共同构成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④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中庸。认为孔子思想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但被中庸所制驭着。⑤认为孔子思想的模糊性与庞杂性,很难用单一的核心来概括。教材取第一种观点。 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 孔子第一个提出“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即不问出身贵贱,人人应该受教育的主张。这是教育史上的创举。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和实践,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平民通过学习而参与政治,从而推动了社会改革。 孔子整理和编订的古籍 孔子授徒讲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材。这些文献大部分经他的整理、删定或改编,成为体现孔子思想的重要著作。汉武帝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诗》《书》《礼》《易》《春秋》被奉为儒家的《五经》,成为我国封建教育的基本教材,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重大影响。   唐宋以后的中国文化,要讲儒、释、道三家,也就变成三个大店。 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等等无所不包,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 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五四运动”的时候,药店不打,百货店也不打,偏要把粮食店打倒。打倒了粮食店,我们中国人不吃饭,只吃洋面包,这是我们不习惯的,吃久了胃会出毛病的。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不但要了解何以今天会如此,还要知道将来怎么办,这都是当前很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研究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