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和尚为何救李世民?
决定历史行为的不是道德,也不是精神,而是利益。这一点,原始文献倒是讲得很清楚,并没有多少想像的空间。这个答案就在《鹿鼎记》所引的李世民《告柏谷坞少林寺上座书》的那几句原话上,即"深悟机变,早识妙因"这八个字上,但这八个字说得比较婉转含蓄,唐开元十六年(728)七月十五日所立的裴?y所撰《皇唐嵩岳少林寺碑》中则说得较为直接明白,是因为王世充"窥觎法境"、"将图梵宫",少林寺的庙产柏谷坞已被王世充据为"轘州",少林僧人自然心有不甘,而且兵荒马乱,施舍较少,庙产既失,斋粮都成问题,更何况王世充虎视眈眈,大有吞并少林的企图,当此之际,除了帮助唐军打败王世充以求自保之外,实已别无他途。 至于"救李世民",那是根本没有的事。李世民作为唐军主帅,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自己深入敌后,所以少林僧人确因助唐有功而受赏,但并非是"救李世民",而是"助李世民",是"助"而不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