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军自卫队的实力如何,
日本自卫队的实力如何,
简介 日本海上自卫队(Japan Maritime Self Defense Force:JMSDF)是日本自卫队的海上部份,成立于1954年7月1日。 日本1945年战败投降后,军队被解散,机构被撤消。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基于其自身需要指令日本1952年成立“海上警备队”,1954年新建航空自卫队,将海上警备队分别改称为海上自卫队。由于日本不能拥有军队,而且采取专守防卫的立场,因此并不配备大型战舰、航空母舰以及核动力潜艇。其主要任务是防卫日本领海,以“质重于量”为建军方针。 冷战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作用可以用“烈度轴”、“时间轴”和“地域轴”等三个坐标轴来表示,它们分别代表“从参加国际紧急援助活动到日本发生有事事态”、“从平时到有事”和“从日本周边到印度洋”。海上自卫队的作用在这三方面都取得了切实的发展。今后海上自卫队的舰艇将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态,这就要求进一步提高舰艇的“多用途性”、“机动性”和“续航性”。日本海上自卫队开始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此一类似向海外派兵的行动引起极大的争议。目前兵力约44000人左右,拥有各式舰艇152艘。 根据太平洋战争的经验,海上自卫队非常重视反潜与扫雷闻名,训练也集中在这两项,这两项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长处。弱点则是上述武器面对空中武力显得脆弱,必须依赖航空自卫队,而航空自卫队的主要任务是防卫日本岛屿。 组织架构 · 海上幕僚监部 o 総务部 o 人事教育部 o 防卫部 o 指挥通信情报部 o 装备部 o 技术部 o 监察官 o 首席法务官 o 首席会计监查官 o 首席卫生官 · 自卫舰队(司令部:神奈川县横须贺市) o 护卫舰队(司令部:神奈川县横须贺市) § 第1护卫队群(司令部:神奈川县横须贺市) § 第2护卫队群(司令部:长崎县佐世保市) § 第3护卫队群(司令部:京都府舞鹤市) § 第4护卫队群(司令部:广岛县?沂校? § 海上训练指导队群 § 第1输送队 § 第1海上补给队 o 航空集团(司令部:神奈川县绫??市) § 第1航空群 § 第2航空群 § 第4航空群 § 第5航空群 § 第21航空群 § 第22航空群 § 第31航空群 § 第51航空队 § 第61航空队 § 第111航空队 § 第1航空修理队 § 第2航空修理队 § 航空管制队 § 机动施设队 o 潜水舰队(司令部;神奈川县横须贺市) § 第1潜水队群(司令部:广岛县?沂校? § 第2潜水队群(司令部:神奈川县横须贺市) § 潜水舰教育训练队 o 扫海队群 o 开発队群 o 情报业务群 o 海洋业务群 o 特别警备队 · 横须贺地方队(司令部:神奈川县横须贺市) · 佐世保地方队(司令部:长崎县佐世保市) · 舞鹤地方队(司令部:京都府舞鹤市) · 大凑地方队(司令部:青森县むつ市) · ?业胤蕉樱ㄋ玖畈浚汗愕合?沂校? · 教育航空集团(司令部:千叶县柏市) o 下総教育航空群 o ?缘航逃娇杖? o 小月教育航空群 o 第211教育航空队 · 练习舰队 · 系统(システム)通信队群 · 警务队 · 情报保全队 · 潜水医学?g験队 · 干部学校 · 干部候补生学校 · 术科学校 · 补给本部(司令部:东京都北区) o 舰船补给处 o 航空补给处 舰队组成 级别 日本分类 西方分类 艘数 日向(Hyūga)级 护卫舰 直升机航母 1(已下水) 大隅(OSUMI)级 输送舰 直升机航母 3 由良(YURA)级 输送舰 两栖登陆舰 12 白根(Shirane)级 护卫舰 直升机巡洋舰 2 臻名(Haruna)级 护卫舰 直升机巡洋舰 2 爱宕(Atago)级 护卫舰 神盾驱逐舰 1 金刚(Kongō)级 护卫舰 神盾驱逐舰 4 旗风(Hatakaze)级 护卫舰 飞弹驱逐舰 2 太刀风(Tachikaze)级 护卫舰 飞弹驱逐舰 2 高波(Takanami)级 护卫舰 反潜驱逐舰 5 村雨(Murasame)级 护卫舰 反潜驱逐舰 9 朝雾(Asagiri)级 护卫舰 驱逐舰 6 初雪(Hatsuyuki)级 护卫舰 驱逐舰 11 阿武隈(Abukuma)级 护卫舰 巡防舰 6 夕张(Yubari)级 护卫舰 巡防舰 2 石狩(ISHIKARI)级 护卫舰 巡防舰 1 亲潮(Oyashio)级 柴电潜舰 柴电潜舰 11 春潮(Harushio)级 柴电潜舰 柴电潜舰 6 苍龙(SOURYU)级 柴电潜舰 柴电潜舰 3 隼(Hayabusa)级 飞弹艇 飞弹快艇 6 浦贺(URAGA)级 扫海母舰 布雷舰 2 八重山(YAEYAMA)级 扫海舰 扫雷舰 3 菅岛(SUGASHIMA)级 扫海艇 扫雷艇 12 发展方向 · 13,500 吨级直升机驱逐舰:首舰日向(Hyuga)号于 2007 年 8 月 23 日举行命名下水典礼,计画在 2009 年 3 月成军服役;另有 1 艘建造中。其机库共可容纳 7 架直升机,加上甲板上可停放 4 架,共计 11 架。本舰将取代榛名级。 · 5,000 吨级泛用驱逐舰:计画建造 4 艘,本舰将取代朝雾级。 · 2,900 吨级潜水舰:2 艘建造中,2 艘计画中。首舰于 2004 年通过预算计画,2005年 3 月动工,次舰于 2006 年动工,2007 年亦已提出第三艘预算。本舰为亲潮级放大版,以增加作战航程、潜航性能及静肃性为设计主要考量。 · 500 吨级扫雷舰:首舰于 2004 年通过预算动工,预计 2008 年下水,将编号为 MSC-601。 · 3,000 吨级海洋观测舰:与 5,000 吨级泛用驱逐舰同时建案,以海洋研究、水文纪录为主要任务,另担负情报搜集、通信中继、特种管制或救难协助等任务。 · 12,500 吨级破冰船:本舰于 2004 年展开设计,2005 年通过建造预算,2007 年开始建造,主要支持南极观测任务,亦可从事潜舰事故救难任务。 “八.八”舰队   所谓“八.八舰队”,是指海上自卫队机动舰队即自卫舰队,相当于原先的联合舰队护卫舰队水面舰艇的一种配置形式,机动舰队由护卫舰队、潜艇舰队、航空队和直辖队组成,是海上自卫队的一线部队,约占日本海上自卫队实力的60%,主要承担保卫海上交通线,执行中远海反潜、机动作战和护航等任务。其主力水面战斗舰艇配备于护卫舰队之下,共分为4个护卫队群,每个护卫队群再下辖1艘作为旗舰的直升机驱逐舰,以及3个护卫队,其中2个护卫队使用通用型驱逐舰、1个护卫队使用防空驱逐舰,每个护卫队由2、3艘驱逐舰组成。1个护卫队群的军舰,恰好可以组成一支“八.八舰队”,即1艘直升机驱逐舰、2艘防空型驱逐舰和5艘通用型驱逐舰,再配以8架直升机(直升机驱逐舰携带3架,通用型驱逐舰每舰一机)。   日本的造舰速度保持着一个较高的速度,村雨/高波级驱逐舰以每年2艘的速度服役,仅用了几年时间,上一代通用型驱逐舰朝雾级和初雪级就已经基本退出了护卫舰队,日本的海军传统中一贯重视控制一线舰艇舰龄,这一点值得我们参考。经过不断的更新和调整后,护卫舰队目前的舰艇和编制基本情况如下:   护卫舰队旗舰为太刀风级驱逐舰“太刀风”号(DDG168)。   第1护卫队群:旗舰为白根级直升机驱逐舰“白根”号(DDH143);该护卫队群还辖有第1护卫队:含村雨级驱逐舰“村雨”号(DD101)、“春雨”号(DD102)、“雷”(DD107)号;第5护卫队:含高波级(亦可视为改进村雨级)驱逐舰“高波”号(DD110)、“大波”号(DD111);以及第61护卫队:含旗风级驱逐舰“旗风”号(DDG171)、金刚级驱逐舰“雾岛”号(DDG174)。该护卫队群所有舰只均配置于横须贺。   第2护卫队群:旗舰为白根级直升机驱逐舰“鞍马”号(DDH144);该护卫队群还辖有第2护卫队:含朝雾级驱逐舰“山雾”号(DD152)、“泽雾”号(DD157);第6护卫队:含村雨级驱逐舰“夕立”(DD103)、“雾雨”(DD104)、“有明”(DD109);第62护卫队:含太刀风级驱逐舰“泽风”号(DDG170)、金刚级驱逐舰“金刚”号(DDG173)。该护卫队群驻扎于佐世保。   第3护卫队群:旗舰为榛名级直升机驱逐舰“榛名”号(DDH141);该护卫队群还辖有第3护卫队:含初雪级驱逐舰“滨雪”号、朝雾级驱逐舰“天雾”号(DD154);第7护卫队:含朝雾级驱逐舰“夕雾”号(DD153)、“滨雾”号(DD155)、“濑户雾”号(DD156);第63护卫队:含旗风级驱逐舰“岛风”号(DDG172)、金刚级驱逐舰“妙高”号(DDG175),该护卫队群分驻舞鹤(“榛名”号、第3、63护卫队)及大凑(第7护卫队)两地。   第4护卫队群:旗舰为榛名级直升机驱逐舰“比睿”号(DDH142);该护卫队群还辖有第4护卫队:含村雨级驱逐舰“电”号(DD105)、“五月雨”号(DD106)、“曙”号(DD108);第8护卫队:含朝雾级驱逐舰“朝雾”号(151)、“海雾”号(158)号;第64护卫队:含太刀风级驱逐舰“朝风”号(169)、金刚级驱逐舰“鸟海”号(DDG176)。其中“比睿”号、第4、8护卫队部署在吴,第64护卫队部署在佐世保。   经计算可知,护卫舰队目前总计拥有白根级直升机驱逐舰2艘,榛名级直升机驱逐舰2艘,金刚级驱逐舰4艘,村雨级通用驱逐舰9艘,高波级通用驱逐舰2艘,朝雾级通用驱逐舰8艘,初雪级通用驱逐舰1艘,旗风级防空驱逐舰2艘,太刀风级防空驱逐舰3艘。   按照日本的规划,“八.八舰队”中:直升机驱逐舰载3架HSS-2B反潜直升机,担任舰队指挥舰并负责反潜,金刚级驱逐舰和旗风或太刀风级防空驱逐舰,主要担负编队的防空任务;5艘通用型驱逐舰,各载一架HSS-2B反潜直升机,用于反潜、反舰作战。此外,还配备一艘8000吨级的远洋综合补给船,担负舰队的远洋补给保障。   整个20世纪90年代,日本已经实施了亲潮级和春潮级潜艇、金刚级、村雨级和高波级驱逐舰、阿武隈级护卫舰、大隅级船坞运输舰、浦贺级扫雷支援舰、菅岛级沿海扫雷艇以及一批辅助舰艇在内的庞大的发展计划,下一步即将开始的,便是2艘改进型金刚级驱逐舰(最终可能建造4艘)和2艘13500吨级直升机驱逐舰,甚至包括远景的航空母舰计划等。高波级的后续舰也将继续建造(第3艘“卷波”号将于明年服役,第4、5艘分别于2005、2006年服役),以替换护卫舰队中剩余的几艘初雪级和朝雾级驱逐舰。总之,有事法制的通过,和“八.八舰队”的不断发展,可以视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某些日本右翼势力,现在是一边推进立法变化,为日本走向军事大国提供法律空间;一方面推进军队建设,为这一过程提供实力支持。从现在的情况看,他们在这两方面都要继续走下去,并且有可能在其国内保守势力膨胀的基础上,加速这一过程。 “九.十”舰队   人们所熟悉的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八八舰队”,关于它的提法最早出现于1907年。日本海军根据当时日俄战争经验,设想由8艘战列舰和8艘巡洋舰构成日本海上舰艇编队,赴海上第一线作战,与当时刚刚崛起的海军强国美国争霸。但由于种种原因该设想未能实现,只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军方才又重新提出“八·八舰队”构想并付诸实施。当然,与崇尚巨舰大炮的时代相比,当初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八·八舰队”主要根据反潜护航的作战使命,突出了反潜作战兵力的配置,由8艘驱逐舰和8架舰载直升机构成。与此同时,针对“八·八舰”队所存在能力的不足,尤其是防空力量较薄弱,日本海军又有了建立“九·十舰队”。 “九·十舰队”的由来和编成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九·十舰队”,是以原来的“八·八舰队”为基础,再编入新建造的“宙斯盾”防空导弹驱逐舰和多用途驱逐舰(载有1架直升机)各1艘,由10艘驱逐舰和9架舰载直升机构成的舰艇编队,并因此而得名。它是各国海军中最为典型的、以非航母水面舰艇为主的海上舰艇编队,具有相对固定的编成。依据“八·八舰队”的编成思想,“九·十舰队”的基本编成是1艘“白根”级驱逐舰,可搭载3架直升机,载有8联装“海麻雀”点防御舰空导弹1座,装备了11号和14号数据链,担任编队指挥舰,并实施反潜作战;“宙斯盾”防空导弹驱逐舰以及“旗风”级和“太刀风”级防空导弹驱逐舰各1艘,主要用于区域防空作战;“初雪”级和“朝雾”级多用途驱逐舰共6艘,每艘载1架直升机,装备4联装“捕鲸叉”反舰导弹2座、8联装“海麻雀”点防御舰空导弹1座,是编队反潜、反舰作战的主要兵力。编队由于能及时在舰舰、舰机、舰岸之间传递实时情报,故已构成了一个作战整体。同时,舰载直升机将由性能更先进的SH-60J代替了原来的HSS-2B型反潜直升机。该机是以美海军现役SH-60型直升机为基础的,由日本自己研制的下一代反潜直升机,除反潜功能外,还具有为反舰导弹中继制导等多种功能。   “九·十舰队“的编成方案,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是为了达成1000海里护航的基本目标,实现“封锁护航”的战略,以原苏联海军的潜艇为主要作战对象,根据舰艇编队对潜搜索和攻击的战术设想,应用运筹学的解析方法,通过建模计算,得出的较为优化的反潜舰艇编队编成方案。计算表明:按日本海上自卫队现役驱逐舰的反潜作战能力,在同时出动8艘-10艘时,击沉敌潜艇的概率曲线趋于水平;同时针对核潜艇,反潜直升机以三机编组的形式进行搜索较为可靠,这样为了连续作业至少需要两组,那么若要保证有6架反潜直升机处于正常可用状态,配备的数量就要有8-9架。依据最佳费效比使用兵力的原则,如果说“八·八舰队”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满足海上舰艇反潜作战需求的基本编成,那么“九·十舰队”就是舰艇反潜作战的最佳编成。   综上所述,日本“九·十舰队”作为一个作战整体,由相控阵雷达和三坐标雷达、电子探测系统及直升机保障远程警戒,以“标准”1/2型中程防空导弹作为对空防御的中坚力量,具有较强的海上反潜、反舰的打击力量。在有岸基航空兵或是美国航母战斗群提供一定的空中保障的条件下,该编队反潜护航能力是相当强的,可担负对一个大型船团(50艘左右运输船)的护航任务。所以,日本海上自卫队计划建立不少于4支这样的舰艇编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