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的中国国力还不如埃国吗?1896年埃塞俄比亚顶住了意大
1896年埃塞俄比亚顶住了意大利的侵略,并将它赶出了埃塞俄比亚的领土上。而与之相反,堂堂大清帝国,无论是面积还是人口或是文明,都是埃塞俄比亚所无法比拟的,但是埃塞俄比亚在抵御意大利侵略的中胜利了,而中国却在1894年抵抗日本侵略战争中败得一塌糊涂,在1900年,竟然抵不过2000人的八国联军。
1896年的阿杜瓦战役,埃塞军队以十余万之众,对阵兵力不足两万(四个旅)的意大利殖民军。埃塞军队抓住了对手的几乎所有破绽,并充分发扬了己方的勇敢善战精神,最终险胜意军——请注意,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险胜,堪称近代史上一个令人惊讶的奇迹。 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不妨拿这场战役,同楼主提到的那些侵华战争做一番直观的比较: 1、战争态势不同 阿杜瓦战役在意军向埃塞军大营的攻击行动中打响,而在此之前,埃意两军长期对峙于阿杜瓦前线达数月之久,这多少有点像两个人四目相对,结果饱受后勤供应不足之苦的意军没挺住,首先“眨了眼睛”——意军急于寻找埃塞主力决战,一方面缘于补给匮乏导致的士气不振和军心不稳,再耗下去无异于慢性自杀;另一方面,则因为当时的意大利首相克里斯庇,此人迫切需要借助一场军事胜利来巩固自身执政地位,于是乎他向意军统帅、厄立特里亚总督巴拉蒂里施加了巨大压力——此情此景,与安史之乱中逼着哥舒翰出潼关决战的唐玄宗,以及中法战争时期的茹费里内阁何其相似! 而无论日寇也好八国联军也罢,战争一开始就是海陆军齐头并进,攻击作战凌厉而凶狠——试想,如果意大利军队不给埃塞军以任何喘息之机,及早放弃保守的“防御歼敌”战略,那么战争初期锐气正盛的意军是否仍将一败涂地就很难预料了。 2、两国国情不同 埃塞军主帅、皇帝孟尼利克二世绝非满清统治者那样的昏庸之辈,其登基伊始就下定决心要增强军力,反击意大利侵略者(当时红海沿岸的厄立特里亚地区已被意军占领)。为此孟尼利克二世做了几手准备,如与意大利政府订立条约来赢得战备时间;想法设法从西方国家购入大量新式枪炮;实现国家统一以加强中央集权(这条至关重要,因为它确保了埃塞内部军令政令统一)等——阿杜瓦战役打响时,埃塞军已进行了长达六七年的军事斗争准备。其无论从兵力、武器装备还是后勤保障上,都不比意军差很多,某些方面甚至还强于对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卧薪尝胆数载、憋足了劲要报仇雪恨的民族将是不可战胜的。 反观当时的中国,版图日蹙危机四伏,清廷腐朽无能,而最高统治者更是治国无方治军不力,尽管拥有一支洋务运动中建立起来的装备新式武器的庞大军队,但却兵无士气将无斗志,清军内部山头林立派系丛生,军阀割据已初露端倪……更要命的则在于,面对东西方列强的虎狼之师,整天浑噩度日的清军丝毫没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乃至侵略者的枪炮打到头上还没完全醒过味来…可以讲,毫无计划的盲目树敌与仓促参战,本身就是清朝战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八国联军”这个词本身就说明了清朝外交战的彻底失败——究竟是中国被东西方列强群起攻之胜算较大,还是埃塞巧妙利用列强矛盾,拉拢法国对抗意大利对己方更有利呢?答案可谓不言而喻。 3、战场主客观条件不同 阿杜瓦战役是一场完整意义上的遭遇战、山地战——前者意味着意军精心策划的夜袭行动彻底破产,其不得不在部队未完成集结前就同以逸待劳的埃塞大军短兵相接;而后者则意味着,从一开始意军就被迫放弃自己的两大制胜法宝:机动性和事先构筑的坚固防御阵地。 意军真不愧是西方列强中出了名的“饭桶军队”,其情报工作之差,将领指挥水平之低,甚至到了连份像样的军用地图都弄不好的地步——在粗制滥造的地图指引下,三路分兵的意军行动混乱,再加上各部间通讯联络不畅,某些指挥官又多系路痴+刚愎自用之徒,结果整整五小时令人沮丧的夜间行军后,意大利军队透过晨曦的薄雾吃惊的发现——漫山遍野都是埃塞军队,他们业已被对方重兵分割包围……很显然,类似意军这样的致命错误,无论东洋鬼子、八国联军(虽有意军但不占主力地位)都很少犯过。反倒是清军在战略战术上或墨守成规,或破绽百出,屡屡让对方抢得先手,钻了空子。 还有一点我们也应注意到,即阿杜瓦战役是纯粹的内陆战、地面战。埃塞不比中国,其无须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来防守漫长而脆弱的海岸线,当然更没必要耗巨资打造一支世界排名靠前的舰队,只要专注于陆军建设,埃塞就有了克敌制胜的筹码;同时,埃塞新都亚的斯亚贝巴离最近的出海口/码头都有千里之遥,意军的海上优势不仅难得施展,反而为漫长而艰难的陆地补给线拖得筋疲力竭——这样有利的战场条件,在当时清朝面对的历次外敌入侵中是很难遇到和创造的——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关乎清廷命脉却极易在战时被封锁(这个“死穴”早在十八世纪末就让英国的马戛尔尼使团看穿了);国家财赋重地多集中于防卫空虚的东南沿海一带;而北京看似“山川形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其实是地道的“围三阙一”,东面近海平原地势平坦更兼有门户大开,真个是“我家大门常打开,容纳天地等你来”啊……于是乎,在当时的中国屡屡上演被列强自大沽口“直捣黄龙”,帝后圣驾“西巡北遁”抱头鼠窜的历史活报剧。 4、对战机把握不同 不管怎样,埃塞军队毕竟只是险胜意大利侵略军。在战斗进行到最紧张也最关键的时刻,胶着的战局曾使得孟尼利克二世一度动了撤退的念头,当时的情况是——尽管意军被山谷和埃塞军队分割包围,但仗凭强大的火力优势,其仍一次次的遏制住了埃塞军队的人海战术,连孟尼利克的爱将甘杰胡都不幸中弹殉国,埃塞士兵尸横遍野,伤亡惨重。 可以说此时此刻,双方再一次面临着“看谁先眨眼”的严峻考验,耐力和意志的比拼将最终决定战斗的胜负。结果孟尼利克挺住了,他听从皇后和重臣的谏言,毅然下令把最后一支战略预备队——由2.5万士兵组成的皇家卫队投入战场——孟尼利克的决定,多少与当年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用四千近卫军拼命的孤注一掷相类似,但二者的结局却大相径庭。这支生力军成了压断意大利人脊梁的“最后一根稻草”,不到两个小时,意军全线溃败,至中午时分,埃塞军队已稳操胜券,他们所要做的只剩下追歼残敌而已。 埃塞军队的辉煌胜利的确值得颂扬,但请楼主注意,这只是一场战役罢了,并不意味着埃塞从此摆脱了被侵略被殖民化的厄运。实际上,无论战前签署的《乌查里条约》还是战后的和议,孟尼利克二世采取的都是“以土地换和平”策略,而非挟阿杜瓦战役胜利之余威穷追猛打,收复包括厄立特里亚在内的所有失地——这一幕,不禁让小兵想起了清康熙帝与沙俄订立的《尼布楚条约》…… 类似阿杜瓦战役这样的战术性胜利,其实在清军的反侵略作战中并不鲜见,例如僧格林沁大沽口痛击英国舰队;冯子材镇南关大捷;刘铭传台湾保卫战;聂士成摩天岭阻击战……但问题在于,当一个国家的机体业已病入膏肓时,几场战斗的胜利又怎么可能挽救民族危亡呢? 更何况,如果单纯从军事角度分析,埃塞军队的险胜实在充满了太多的偶然性,其“近代化装备+原始部落传统”结合后所诞生出的,依旧是“毫无章法的人海战术”——埃塞武士往往一手拿火枪一手持盾牌,在本部落酋长(同时也是埃塞将领)的指挥下去硬闯意军的密集火力网。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是孟尼利克二世在战前获得了最广泛的民意支持,如果不是依靠埃塞军人这种前赴后继、无惧生死的献身精神,只怕他有再多的兵力也白搭。换言之,战争的胜负既是国力的比拼,更要取决于双方的民心士气。一支钢多气少、失道寡助的军队,纵然武器装备再先进也不过是群乌合之众罢了。 为何国人总爱以“80万清军不敌4000英国兵”来痛陈清廷的腐败呢?其实原因就在于此……体弱多病的中国巨人一次又一次的被外夷打得头破血流,很无助、很可怜的倒在了地上,虽然他的一些肢体还想本能的反抗,但头脑却早已认输服软。既然朝廷和官军靠不住,就不要怨老百姓用自己的方式救亡图存了吧!甲午战争的烟雾尚未散去,依稀间山东义和拳的战旗已经在迎风飘扬…… 5、对手实力不同 还有一点那就是意大利本身的问题,这么讲似乎有些唯心主义了,不过也确系实情——在东西方列强中,意大利属于最窝囊的一个,别说埃塞不买他的帐,就连饱受列强欺侮的满清政府都未将其看在眼里——意大利曾打算效仿德国派军队来华抢占势力范围,结果舰队没等靠岸就被清朝甲午后重建的弱小海军给“震慑”跑了……至于埃塞,意大利更是花了半个多世纪的功夫来“侵略”,那个费劲哟,简直让人瞅着都替他着急……再说了,即便墨索里尼后来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狂轰滥炸+毒气弹),曾短暂占领了这个尚未完全脱离原始状态的古国,恐怕此“丰功伟绩”也实在不值得称道吧…… 听哪位高人说过,“被意大利侵略真是一种‘福气’”,虽是戏言,但仔细想想却又不无道理,呵呵呵: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帖已发到铁血,ID名“强国近卫军”: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