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劝学篇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劝学篇》,张之洞著于光绪二十四年,并于同年发表。该书系统地阐述了 “ 中体西用 ” 的思想。 《劝学篇》全书共 24 篇,分内篇和外篇两大部分。内篇包括同心、教忠、明纲、知类、宗经、正权、循序、守约、去毒九篇:外篇包括益智,游学、设学、学制、广译、阅报、变法、变科举,农工商学、兵学、矿学、铁路、会通、非弭兵、非攻教十五篇。 “ 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 ” 。张之洞在本书的《序》中申明: “ 窃惟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 ” 。以为 “ 务本 ”“ 务通 ” ,使表政里学均以 “ 中体西用 ” 为宗旨,既可兴人才,而且籍人才以 “ 保国、保教、保种。 ” 这里的所谓 “ 本 ” ,亦即所谓 “ 中体 ” ,是指有关世道人心的封建纲常名教,所谓 “ 通 ” ,亦即所谓 “ 用 ” ,是指有关富国强兵的工商学校报馆练兵矿物铁路诸事。在《序》中,张之洞对这本 4 万字的《劝学篇》各篇大意作了说明,如 “ 同心 ” 篇,在于 “ 明保国、保教,保种为一义。手足利则耳目康,血气盛则心志刚。贤才众多,国势自昌也 ” 。 “ 明纲 ” 者, “ 三纲为中国神圣相传之至教,礼政之原本,人禽之大防,以保教也。 ” 宗经 ” , “ 周秦诸子,瑜不掩瑕,取节则可,破道勿听,必折衷于圣也 ” 。 “ 正权 ” , “ 辨上下,定民志,斥民权之乱政也 ” 。 “ 循序 ” , “ 先入者为主,讲西学必先通中学,乃不忘其祖也。 ”“ 游学 ” , “ 明时势,长志气,扩见闻,增才智,非游历外国不为功也。 ”“ 设学 ” , “ 广立学堂,储为时用,为习帖括者击蒙也 ” 。 “ 学制 ” , “ 西国之强,强以学校。师有定程,弟有适从,授方任能,皆出其中。我宜择善而从也。 ”“ 广译 ”“ 从西师之益有限,译西书之益无方也 ” 。 从张之洞的《劝学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作为一个洋务派后期的领袖在对西方态度的接受与否的犹豫和选择。他作为一个对西方在当时可以算得上是广泛接触的知识人士,渴望得到新的知识和新的文化,但是作为一明清王朝统治的捍卫者来说,他在政治上却又必须保守,所以,在整篇文章中,这种复杂的矛盾都在透露着。由于张之洞处于复杂矛盾的特殊历史时代,既要变法图新,又要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因此他在思想理论上不得不徘徊于改革派和守旧派之间。 《劝学篇》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的一部教育名著,除了历史原因和学术意义外,其中部分篇章所提出的改革和发展教育的思想与措施,是很值得介绍学习的。 在《外篇 · 游学第二》中,张之洞极力主张发展留学教育事业。指出: “ 出洋一年,胜于读西书五年。 ” 入外国学堂一年,胜于中国学堂三年 ” 。如日本 “ 伊藤、山县、檀本、陆奥诸人,皆二十年前出洋之学生也,愤其国为西洋所胁,率其徒百余人,分诸德、法、英诸国,或学政治工商,或学水陆兵法,学成而归,用为将相,政事一变,雄视东方 ” 。他列举中外古今留学生归国后的创举事实,说明留学教育事业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并主张中国的留学教育应当重点学习东邻日本,因为它有 “ 路近省费 ” 、 “ 易考察 ” 、 “ 东文近于中文易通晓 ” ,和西学经日本 “ 已删节而酌改之 ” ,且 “ 风俗相近,易仿行,事半功倍 ” ,所以留学日本比留学西洋有许多捷便之处。他批评近代以来留学教育的失败在于 “ 失之幼 ” 、 “ 失之使臣监督不措意 ” , “ 失之不选 ” 。所谓 “ 失之幼 ” ,是早期洋务派仅派幼童赴西洋留学,没有扎实的中学功底,为西学所化,且人才不多,难予应急之需。所谓 “ 失之使监督 ” ,是指对留学生的管理不善。 “ 失之不选 ” ,是指遣派的留学生不得人选。由于这些原因,导致从前的留学教育失败或成效甚微。但是,张之洞认为留学教育是势在必行的且关系国家人才培养的大事, “ 若因噎废食之谈,豚蹄篝车之望,此乃祸人家国之邪说,勿听可也。 ” 坚决主张发展留学教育事业。这一主张对清末留学运动的勃兴确实起了推动作用。 在《外篇 · 设学第三》中,张之洞主张 “ 非天下广设学堂不可 ” 。以为: “ 夫学堂未设,养之无素,而求之于仓卒,犹不树林木而望隆栋,不作陂池而望巨鱼也 ” 。学校是养才重地,而人才是国家之本,因此要刷新政治,富国强兵, “ 必以学有初基 ” 。他倡议各省各道各府各州县皆宜有学,京师省会为大学堂,道府为中学堂,州县为小学堂。中小学以备升入大学堂之选,形成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教育系统。他规定大中小学校的教学内容,要求以中学为本,西学为辅。 “ 学堂之法 ” 六条: “ 一曰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政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 二曰政艺兼学: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绘、矿医、声光、化电,西艺也。 …… 小学堂先艺而后政,大中学堂先政而后艺。西艺必专门,非十年不成;西政可兼通数事,三年可得要领。大抵救时之计,谋国之方,政尤急于艺。然讲西政者,亦宜略考西艺之功用,始知西政之用意 ” 。 “ 一日宜教少年 ” ,把青少年作为主要教育对象; “ 一日不课时文 ” ,以史事、地理、政治、算学等为学校教育主要内容; “ 一日不令争利 ” ,改革教育经费管理制度; “ 一日师不苛求 ” ,教授新学堂的教师,只要对新书介绍的 “ 政艺要领 ” 研求三月以上的高明之士,即可以教小学堂。所有这些,均对清末书院改学堂运动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总之,《劝学篇》作为中国近代封建社会即将解体、中西文化与教育日益由冲突、碰撞而趋向汇通、融合、改造与吸收的特殊历史时代的产物,系统地总结了近代以来的 “ 中体西用 ” 思想,并把它作为一种教育纲领提出来,确对中国政治、文化、教育诸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