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贝尔塔”以前看过一些资料,德军在一战中制造了一种攻城榴弹炮,
以前看过一些资料,德军在一战中了一种攻城榴弹炮,以设计师妻子的名字命名,口径为420mm,我只知道这么多,希望大家帮我补全它,最好有图。
一般叫大贝莎火炮 她的诞生起源于著名的施利芬计划,当时的德军总参谋长施利芬要求德军穿过中立的比利时,从侧后攻击,这在日后成为德军进攻法国的基本战术。但这要求德军迅速攻克在比利时的列日和那慕尔的坚固筑垒设防地段,于是就需要专用于摧毁坚固堡垒的超级重炮。日俄战争中日军久攻旅顺要塞不下的教训,也证明了这种专用于摧毁坚固的要塞的超级重炮的重要性。 克虏伯根据多年研制重炮的经验,研制出420毫米的Gamma重炮,但这门重炮太过笨重,必须拆开才能用火车运输,在阵地前重新组装,耗时费力,容易贻误战机。德军要求克虏伯研制一个便于通过公路机动的版本,这就是“大伯莎”了。“大贝莎”是克虏伯公司于1914年研制的420毫米榴弹炮,一共制造了4门。 “大贝莎”是以古斯塔夫·克虏伯的妻子伯莎命名的,需要200人花6个星期才能在阵地前组装完毕,也有说法需要多达1000人才能完成这个任务。但是“大贝莎”的弹头重820公斤,再坚固的工事也经不住这么一下。820公斤的炮弹落到要塞附近时,比利时士兵的震撼和惊恐是容易想象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最后一刻,两门“大贝莎”终于交付德军,马上就被用在列日和那慕尔的攻垒作战,取得巨大的成功。如此巨大威力的炮弹,直接命中敌人的堡垒的威力自不待言,即使落到附近,沉重的弹头借助下落的动能,钻入地下深处爆炸,引起的地震摇撼了坚固堡垒的根基,对军心的巨大震撼更不用说了。但是“大贝莎”的辉煌时间不长,在血淋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血淋淋的战斗凡尔登战斗中,4门“大贝莎”一起上,还是没有改变德军功亏一篑的下场。凡尔登战斗结束后,德军撤下了所有“大贝莎”不再使用,因为协约国军队已经大大增加的火炮射程使“大伯莎”的使用变得很危险。 “大贝莎”重型臼炮大概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最出名的火炮,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西线战场重创英法联军,取得许多骄人战绩,尤其恐怖的是,当德军进攻比利时的“列日要塞”时,“大贝莎”它那巨大的420毫米炮弹几乎将“列日要塞”上的坚固堡垒给炸成碎片,“列日要塞”里面好多比利时的士兵就被恐怖的420毫米炮弹要了命!至于运输,是不能牵引的,只能分解运输,但是不必非铁路运输! 口径420mm (16.5英寸),射程12.5Km (7.7英里),初速400米/秒,长6.72米,人员编制达到285人!射速8发/每小时,最大射击仰角6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