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修道为何拜佛
  虽然仅是,《西游记》中表现了丰富的佛教义理,有参一下的必要。   支持丁白兄的说法。我这里扯两句。悟空修道,拜的是须菩提祖师,菩提是什么?就是佛教中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佛教中菩提心的说法,就是发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心。他在灵台方寸山(这是心山)斜月三星洞(心洞),即是以心为师。又,释迦牟尼佛有十大弟子,须菩提长老为“解空第一”。佛教著名经典《金刚经》中,就是这位长老代众生请法的。   再看悟空这个名字,体现出了作者般若性空的佛学思想。“空”,是佛学的基本名相之一,简单说就是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究竟而无实体,叫做“空”,也是假和不实的意思。佛又称为空王,佛门又称为空门,对不?我空、法空是修学佛法的重要阶段。   再看文中穿插了大量的《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出现10几次。足见作者对于这部经的偏爱。作者在第19回中全文引用之,并评论,“此乃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也。”又如第32回,唐僧道:“徒弟们仔细,前遇山高,恐有虎狼阻挡。”行者道:“师父,出家人莫说在家话。你记得那乌巢和尚的《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方无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之言?但只是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你莫生忧虑,但有老孙,就是塌下天来,可保无事。怕什么虎狼!”   那么,《心经》究竟是什么经典为什么如此受作者的重视和推崇呢?《心经》是非常重要也是最短的一部佛经,只有200多个字,是般若部的核心。西游路上降魔除妖,寓意着人本体对自己心性的完善,对恶习的断除。而历史上玄奘法师西行途中受持读诵此经,也有很多神奇的事迹。所以,建议搂主研读一下,可以帮助你澄清许多对《西游记》及人生的迷惑,我的共享资料里有《心经的人生智慧》一书,可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