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式120火箭筒是如何装备和使用的?性能如何?在我军中是如何装
性能如何?在我军中是如何装备使用的?装备到哪一级?每部筒需要几人操作?各自负责什么职责? 在作战中是如何使用的?
PF98式120反火箭是1999年就已经装备部队的新一代火箭筒,2000年8月1日首次在驻港部队装备展示会上亮相。距今已近10个年头。它的装备意图是要将原来的营属82毫米无坐力炮替换下来。所以占用的还是原82炮班的编制。 武器概述 PF98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分为营用和连用两种。营用反坦克火箭主要由发射筒、火箭弹、击发机、简易火控系统、营用微光瞄准镜和营用三脚架组成。连用反坦克火箭由发射筒、火箭弹、击发机、连用瞄准镜、连用微光瞄准镜和连用三脚架组成。最大单件重(发射筒)不大于10千克。最大射程(多用途弹)1800米,营用型有效射程为800米,连用型400米,发射速度4~6发/分。方向射界360_,高低射界-6_~ 30_,反应时间不大于10秒。 PF98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弹包括破甲火箭弹和多用途火箭弹两种,弹径120毫米。破甲火箭弹具有破坏反应装甲、主装甲及杀伤有生力量的能力,主要用于对付敌坦克等装甲目标,也可用于对付火力点。多用途火箭弹具有破甲、杀伤、燃烧作用,主要用于摧毁敌步兵战车、轻型装甲车辆、火器、装备,杀伤暴露的有生力量,也可用于破坏轻型野战工事和坑道。 破甲火箭弹重6.28_0.05千克,采用串联式破甲战斗部结构、等壁厚锥角60_的紫铜药型罩,装聚黑-2精密压制药柱。当战斗部碰击披挂有反应装甲的目标时,处于战斗部前端的前级战斗部探杆部件内、外罩闭合,接通引信电源,并使前级引信引爆前级的装药,击爆反应装甲;经过引信精确延时,在保证反应装甲被击爆后、对主装药形成射流的干扰基本排除的情况下,再引爆主装药,形成主射流对装甲进行侵彻,达到最佳破甲效果。破甲弹的初速为246米/秒,最大破甲厚度800毫米,在68_着角时的破甲厚度为230毫米。 多用途弹重7.6_0.05千克,战斗部采用自锻破片破甲技术,内装聚黑-2炸药,采用等壁厚锥角140_的药型罩。多用途弹的初速为205米/秒,在55_着角时的破甲厚度为400毫米,而且随进120个以上的直径为5.5毫米的钢珠和可燃金属锆,具有燃烧作用,其密集杀伤半径为25米。可对目标实现穿甲、杀伤、燃烧等多种毁伤效果。 营用反坦克火箭简易火控系统主要由光学瞄准系统、激光测距系统、弹道解算系统、LED(发光二极管)光点系统、插轴连接机构等组成,用于激光测距、自动解算射击诸元、自动装定射击诸元和自动显示瞄准点。实战中,瞄准手将镜内光点对准目标即可,当目标出现后,可在10秒钟内确定出射击开始诸元并进行射击,大大提高了火力反应速度和射击效果。 营用微光瞄准镜主要用于在夜间借助微弱的星光和月光进行侦察、跟踪、测距、瞄准。 连用瞄准镜由可变闪光电路盒、光学瞄准镜管和俯仰镜体三大部分组成,用于在白天观察、跟踪、瞄准目标。 性能特点 PF98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在性能结构上进行了一系列优化设计和创新。 ——与以往我国装备的同类武器相比,进一步提高了破甲威力,在一定距离上能有效击毁带反应装甲的坦克及装甲目标,最大破甲厚度可达800毫米。 ——火控系统完备,能适应多种天候作战。在营用和连用反坦克火箭上分别配有简易火控系统和光学瞄准镜,并均可安装微光瞄准镜,供昼夜使用。 ——多种弹药配置,使用范围广泛。营用和连用反坦克火箭均可根据不同战术用途发射破甲弹和多用途弹。 ——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重量轻,机动性强。结构设计充分体现人机功效,在战斗状态时,三脚架部位刚好位于武器重心,使筒身发射前射击平稳,减小了人为据筒造成的晃动。在武器的重心部位设计了便于转移阵地的提手。在发射筒的内侧上方安装有象限仪座,方便射手检查筒身是否水平。筒身为玻璃钢缠绕的空心圆筒,不仅重量轻,而且隔热耐温,可重复使用。 ——性能先进,使用安全。与国外同类武器相比,无论是有效射程还是破甲厚度,都是相当可观的。如法国的“达特120”、德国的“铁拳3”在不装火控系统的情况下,有效射程分别是350米和300米,而PF98可达400米;在破甲能力方面,也只有瑞典的“卡尔M3”等少数产品超过800毫米,但它们的战斗部直径都大于120毫米。另外,PF98式在筒身前后安装有前后护帽,可保护射手免于烧伤;在闭锁装置上安装了闭锁插销,可在大射角射击时,防止火箭弹滑出。 由此可以看出,PF98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不仅具有破甲、杀伤、燃烧等多种功能,而且具有结构简单合理、重量轻、机动性好、威力大、射程远、反应时间短、火控系统完备、可靠性高等特点,它的研制和装备,将大大增强我军步兵的反坦克、反装甲的能力。 作战使用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以营用型为例) 1、选定工作方式和弹种。 2、输入温度数据; 3、输入横风数据; 4、输入高程数据; 5、测距; 6、瞄准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