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介绍一下日本的'大淀"级?它是巡洋舰?指挥舰?还是航母?谁能
它是?指挥舰?还是航母?谁能详细的介绍一下
  日本海军的轻巡洋舰的使用方法较为特殊,通常是配属给驱逐舰队和潜艇部队当旗舰,在日本人看来,这种使用方法好处不少。首先巡洋舰比起驱逐舰有更强的火力、射程和轻型装甲,能先发制人,另外日本的巡洋舰在传统上相当重视鱼雷攻击能力,如果发生战斗,巡洋舰将和驱逐舰一起发动鱼雷攻击。其次,轻巡洋舰有能力搭载飞机,高速的舰载侦察机能有效地强化分舰队的侦察力,还有就是巡洋舰的强大的通信能力对于贫弱的潜艇通信来说意义更为重大。强化驱逐舰队、潜艇队的作战能力的行动一直在进行,而轻巡洋舰的整备始于大正年间的川内级,由于整个战队各舰战斗力不怎么样,作为旗舰理所当然的要加强。到了一九三九年第四次补充计划,充当水雷战队和潜艇战队的旗舰的轻巡洋舰建造更是被重视。作为海军军备充实计划的巡丙型〔二等〕136和137号舰、阿贺野级的改进增强型,大淀级被计划为潜艇战队的旗舰,共两舰,但是由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二号舰被取消。大淀级最初设计是为配合潜艇的大航程而要求大续航力,强大的通信能力和稍其次侦察能力来弥补配下潜艇在这方面的不足。因此出现了个极端变态的方案——无主炮,以便加强其他方面。个人认为出这个主意的人应该立刻打发他退役,没主炮叫什么巡洋舰?这样东搞搞西搞搞,最后将最上级拆下来的主炮装上去了事。当然,舰载机才是大淀级的精华所在。后甲板上设有长达四十五米的二式一号十型压缩空气式弹射器和从舰体中央延伸到后部的超大型机库,最初计划的是搭载三座零式水侦两架,之后变更计划为搭载新式的高速水上侦察机“紫云”六架。然而可惜的是,当大淀号完成战备后,日本海军的潜艇使用方法已经和计划时完全不一样了。此时用陆上基地来直接指挥各个战区的每一艘潜艇,而且与其配套的“紫云”开发一直不得力,大淀完成时无法配置上舰,这时的大淀号就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没有多大的用途……所以大淀号完成后不久便被用在了南方战线上的紧急运输上。     一九四三年四月一日到五月二十日,大淀号于母舰翔鹤号一起在木更津附近海面训练,阿图岛反击作战终止后回到日本西部海域,六月二十九日从长浦港出发进行海上补给训练,七月八日与利根号重巡洋舰搭载南海第四守备队南下出发,十五日到八月九日一直在特鲁克港口,期间开始让陆军部队上舰,八月二十九日到达特鲁克执行Z作战。十二月三十日于巡洋舰能代号等一起出发执行运送独立混成第一联队的戌一号运输作战。一九四四年一月一日在卡维恩港口卸载陆军部队和物资的时候被美军52.2特混大队约八十五架飞机空袭,中近失弹一发,死亡两人伤六人。次日出发救助在附近被美军潜艇击中的特务运输舰清澄丸号,三日交给那珂号轻巡洋舰处理后返回港口。二月四日护卫到特鲁克紧急修理的武蔵号战列舰,十六日回到横须贺港装载第七六一航空队所急需的九一式航空鱼雷、二百五十千克航空炸弹、油罐、燃料,二十二日到赛班岛上卸货。   大约一九四四年初,将大淀号改装为联合舰队旗舰的方案被紧急提出。原因是以前的联合舰队司令部被放在最强的战舰上直接处于最前线,但是战场的广大和地理的复杂、战事的瞬息万变以及安全问题实在是让指挥不便,而将司令部丢在陆地上虽然安全却又有联络不及时的问题,折中的方案就是将司令部放在二者之间,也就是所谓的“内海”上。方案很快就确定下来。由于大淀号在设计时就是非常重视通信能力,这正是司令部指挥所需要的,巨大的机库由于没有飞机而空置,正好利用它的空间改装司令部设施,而弹射器改装为普通的吴式二号五型火药式弹射器,只搭载两架飞机。三月六日开始进行此项工作,整个机库被重新划分为三个职能不同的部分。改装很快于四月一日完成。计划接待的第一位司令长官是古贺峰一,由于海军乙事件〔即古贺峰一失踪事件〕,接待的是次任司令长官为丰田副武。五月四日,停在木更津海面的大淀号正式成为联合舰队旗舰,这是自一八九六年桥立号巡洋舰担任旗舰后四十八年来第一次有巡洋舰坐到这个位置上。该项勤务直到一九四四年九月二十九日。五月二十日美军登陆有三个机场和一万守军的比阿克岛,使得泊于横须贺港大淀号上所有人大吃一惊,有人甚至提出带领舰队出击,当然这个愚蠢的想法被否决。六月二十二日,大淀号从横须贺港出发,二十三日到二十八日在柱岛泊地作为司令舰指挥了马里亚纳大海战,二十九日返航回基地。   日本在战争中损失了太多的舰艇,建造速度跟不上消耗,作为一艘崭新的强有力的巡洋舰被放在后方当摆设是不能容忍的浪费,加上战争的进程使得联合舰队也不可能有什么远距离作战,海军最后决定把联合舰队司令部迁移到神奈川县庆应大学日吉台,大淀号也恢复为普通巡洋舰任务。     一九四四年在东西宽六百海里,南北长两千海里广阔洋面上进行的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海战——莱特湾海战是决定日本海军乃至日本国家命运的一战,大淀号参加了此次战役〔日本方面的代号是捷号作战〕,作为小泽治三郎中将的诱敌舰队中的一员。该舰队计大型航母一艘、轻型航母三艘、航空战列舰两艘、轻巡洋舰三艘和驱逐舰八艘。日军计划的主角是由栗田健男海军中将指挥的第一游击部队,停泊在新加坡附近的林加群岛锚地,拥有战列舰七艘、重型巡洋舰十一艘、轻型巡洋舰两艘、驱逐舰十九艘,由该舰队进击莱特湾的美军。第二游击部队由志摩清英海军中将指挥,在日本内海待机,拥有重型巡洋舰两艘、轻型巡洋舰一艘、驱逐舰四艘。栗田舰队在先行的锡布延海战斗中损失很大,开始向西方逃跑,哈尔西认为该敌威胁已经很小,而小泽舰队的威胁更大,最后决定先消灭小泽舰队。而栗田舰队却在锡布延海暂时西撤后又于十月二十四日十六时开始折回重新通过圣贝纳迪诺海峡奔向莱特湾。二十时,在得知栗田舰队已经返航后,小泽命令舰队收拢向北方退避。不久接到联合舰队司令部“仰仗神明庇佑,全军猛进突击!”的命令,于子夜时分再度折回南下。   二十五日六时,美军第一攻击波的一百八十架飞机出击,八时许发现了小泽舰队。机群立即冲破日舰空中火力屏障和仅有的十三架日军战斗机的拦阻进行猛烈的攻击。千岁号水上飞机母舰首先被炸沉,瑞鹤号航母也被鱼雷击中,舷机损坏,电讯联络中断,小泽从这里转移司令部到大淀号上。另外还有秋月号驱逐舰被击沉。八时三十分小泽向栗田发报称作战成功。但是这份极为重要的电报栗田居然没有收到。十时,美军对小泽舰队进行了第二波三十六架攻击,一艘巡洋舰被击伤,航速降为十节,千代田号水上飞机母舰中弹起火开始倾斜。   哈尔西完全被小泽所迷惑,根本不管莱特湾,直到在夏威夷的尼米兹发出命令后才率战列舰编队先行,38.4特混大队随后,以最大速度赶去救援。留下38.2和38.3两个特混大队继续追击小泽舰队。十一时四十五分,第三批二百余突击机群发动进攻,瑞凤号被重创,瑞鹤号被三条鱼雷击中不久沉没。小泽立即把自己的司令部转移到了大淀号上。下午,美军派出第四批小规模攻击机群,瑞凤号被击沉。十八时小泽舰队又遭潜艇袭击,一艘负伤的巡洋舰被击沉。此外,已放弃的千代田号也被击沉。该次战斗日军共被美军击沉了四艘航空母舰、一艘巡洋舰、两艘驱逐舰。小泽虽然损失惨重,但是却达到了战术目的,可惜栗田无法有效利用。大淀号在战斗中什么也没有捞到,各种高射炮虽然不停的开火,无奈性能不佳的二十五毫米炮占多数,对美机威胁很小。幸运的是仅仅受轻伤,能全身而退。美军虽然在整个战役中错误不断,但却凭借着其巨大的数量、质量优势来弥补而取得了胜利。海相米内光政评价莱特湾海战对日本帝国的影响时说的是:“我觉得这就是终结!”   大淀号最后一次主动出击的即是日本海军在战争中最后一次所谓的“胜仗”。足柄号重巡洋舰、大淀号轻巡洋舰和六艘驱逐舰在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越南金兰湾出发,横渡南海奔袭民都洛岛登陆滩头执行礼号作战。由于连日天气情况恶劣,低垂的云层和滂沱的大雨有效掩护了舰队的航行,直到二十六日十六时距民都洛岛仅一百六十海里时才被美侦察机发现。而美军在民都洛岛登陆滩头的大中型军舰都已撤回莱特湾,能投入迎战的只有刚进驻民都洛岛的岸基航空兵和鱼雷艇部队,美军先后起飞百余架飞机前往拦截,由于这些飞机大都是战斗机,飞行员又没接受过对舰攻击训练,所以未能阻止日舰。子夜时分,日舰冲入曼加林湾,以舰炮猛轰美军登陆场和机场,但由于担心遭到美军主力舰回防,炮击仅半小时就匆匆撤退。美军鱼雷艇乘机进行攻击,但日军指挥得当,夜战素质又高,鱼雷艇的攻击没有取得任何战果,反倒在混战中有数艘被击伤。日本舰队撤出曼加林湾时,与美军从民都洛岛北部海域兼程赶来的两艘鱼雷艇遭遇,PT-223号鱼雷艇在四千米距离齐射两条鱼雷,命中并击沉清霜号驱逐舰。之后又被美军B-25追击,两艘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受轻伤。   此后大淀号返回本土执行北号作战,一九四五年三月一日被重新定义为训练兼警备舰,在战争末期一直在江田岛湾内作为固定防空炮台使用。五月一日于空袭中被命中起火中等损伤,到了七月二十四日和二十八日再次两度被美舰载机空袭,直接命中多发并中不少近失弹,舰体一侧破损而翻沉。最终在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二十日除籍。   大淀号从一九四三年七月开赴南方到一九四五年七月被击毁的两年时间中一直活跃在太平洋的各个战区,几次大的战斗中都有他的身影,但是一舰改变不了日本的命运,最终只能成为回忆的对象……   附:   根据一九○五年〔明治三十八年〕八月一日制定的“大日本帝国海军舰艇命名基准”和一九四三年〔昭和十八年〕六月四日制定的改进案,轻巡洋舰用日本的河流名命名。所以大淀级两舰就是大淀川和仁淀川两条河的名字。大淀川的源头在宫崎县都城盆地周边的山地,在日向滩入海,全长一百零六千米。仁淀川的源头在四国中部石锤山,在土佐湾入海,全长一百二十四千米。 大淀号大事记 一九四一年二月十四日在吴海军工厂开工 一九四二年四月二日下水 一九四三年二月二十八日竣工,入横须贺镇守府籍 一九四三年七月十日起隶属第三舰队,在腊包尔到巴布亚新几内亚卡维恩之间从事运输任务 一九四四年三月六日起开始进行联合舰队旗舰改装工程 一九四四年五月四日正式担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旗舰 一九四四年九月二十九日旗舰任务结束 一九四四年十月二十日参加莱特湾海战 一九四四年十月二十四日恩加诺角战役中瑞鹤号沉没后,暂时成为小泽治三郎中将的旗舰 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起参加礼号作战,于重巡洋舰足柄号一起成功地攻击了民都洛岛的锚泊的美军登陆舰队〔第二水雷战队〕 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四日在江田岛湾停泊时被美舰载机攻击后受伤搁浅并翻沉 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日除籍 一九四七年打捞起来后解体 大淀级基本性能数据 排水量:标准 8164 吨 满载 11433 吨 舰长:192.1 米〔水线长 189 米〕 宽:16.6 米 吃水:5.95 米 轮机:四轴减速涡轮机组〔 110000 马力〕 航速:最高 35.0 节 续航力:18 节/ 8700 海里 武备:六十倍口径 155mm 三连装主炮两座 九八式六十五倍口径 100mm 双连装高射炮四座 〔提一下这个炮,是个好东西,大战末期开始服役,射速高,在二十~二十二发/分,最大俯仰角度是+90度/-10度〕 三连装 25mm 机关炮十座 〔分别是舰桥前三座,烟囱前两座,飞行甲板前一座,后尾楼两座,舰尾两座〕 舰载机〔水上侦察机〕六架 装甲:水 线 50mm 甲 板 35mm 主炮塔 25mm 定员:根据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七日的内令第七四七号,大淀级二等巡洋舰〔轻巡洋舰〕设舰长大佐一人,副舰长中佐一人,航海长兼分队长少佐〔大尉〕一人,枪炮官兼分队长少佐一人,鱼雷部门长兼分队长少佐〔大尉〕一人,通信官兼分队长少佐〔大尉〕一人,飞行部门长兼分队长少佐〔大尉〕四人,损管队长兼分队长少佐〔大尉〕一人,轮机长中佐〔少佐〕一人,军医部门长少佐一人,专职分队长少佐〔大尉〕六人,其他军官佐官一人尉官二十二人,士官二百零四人,兵五百三十二人共计七百七十六人。但是由于改装成司令部舰,以及舰载机没有按照预先设定的方案搭载,所以搭乘人员数目一直在变化。 历任舰长:田原吉兴大佐(青叶号舰长兼任)、富冈定俊大佐、筱田胜清大佐、阿部俊雄大佐、牟田口格朗大佐、松浦义大佐、田口正一大佐。   二号舰仁淀〔137号舰〕,同计划,但是未开工建造。   顺便说一句,大淀级是日本建造的最后一级轻巡洋舰。 原计划舰载水上侦察机紫云11型〔E15K1〕基本性能数据 全长:11.58 米 宽:14.00 米 高:4.95 米 翼展:30.00 平方米 空重:3165 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4100 ~ 4900 千克 最大速度:470 千米/小时〔高度 5700 米时〕 升限:9830 米 最大飞行距离:3380 千米 发动机:三菱火星二四型气冷复列星型 1620 马力发动机 螺旋桨:汉密尔顿双重反转式螺旋桨 乘员:两人 武器:一门 7.7mm 机枪 两枚 60kg 炸弹 总试生产量:十五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