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少数民族汉化后战斗力退化得那么快?少数民族总想问鼎中原,问
少数总想问鼎中原,问鼎中原后总希望汉化自己,学汉族政权礼仪,学汉族政权的政治制度...不但与汉族通婚,甚至连姓都希望汉化,但是在他们汉化之后战斗力可以说是退化得极其迅速,契丹算是退化得最慢的,而女真、蒙古在问鼎中原后不到五十年就不堪一击了,满族更糟,三十年后就被吴三桂打得满地找牙...他们知道自己退化得这么严重为什么还老是希望汉化自己呢?统治者都知道以史为鉴,难道他们都不知道吗?
随便揣测下: 1)所谓“游牧的战斗力”,按人头算肯定是少数。打下了江山后,统治集团即使为了守江山肯定也会忙着扩军。然后问题就来了,是继续召一帮由牧民而贵族的“贵族军”呢,还是招数量上几乎只受条件限制的炮灰兵。考虑到选择后者的话,前者可以放心的用来到各地“看家护院”,如何取舍几乎是不言自明的。 2)以产生兵员的社会阶层来说,游牧民族的情况似乎类似欧洲中世纪时候,都是能自己负担装备、训练成本的小贵族之类。而我们国家,或者是所谓军户、或者是普通农民和流民、或者是矿工之类的手工业者。换句话说,“汉化”本身就意味着要改变军队组建方式。 3)如果是清朝的话,其实“退化”问题可能还有时代北京。当年在北京附近向英法联军冲锋的所谓“最后的蒙古铁骑”,往前放个几百年未必没有一战之力,不过放到当时肯定是落伍的。 希望不会太没道理。 不管怎么说,个人觉得这里没必要太考虑什么民族分野。 所谓“游牧民族的汉化”,其“汉化”目标肯定不是是上述的基层百姓的。这种“汉化”,或者其实是“贵族化”。 贵族化之所以代表强的战斗力,无非是因为这个阶层靠特权可以有闲暇时间搞训练,同时也能靠剥削所得添置装备。当国家机器为士兵出面搞定这些东西的时候,贵族对平民也就没什么优势了。 八旗之强,简化的说,就是东北地区四方周旋下的生存压力迫使他们强起来。入关之后,一方面是生存压力骤然消失,另一方面是国家机器有了更便宜获得相当的战斗力的方法,这一增一减,后果不言而喻。 也就是说,游牧民族统治阶层之所以不顾退化而“汉化”自己,正有意无意的以上述的“另一方面”为目标。他们对于自己同胞的战斗力变化问题的关注,可能更多是出于所谓“传统”,而并不是作为“不得不另练新军”的最初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