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军演的意义是什么?
【红旗锐评】 小兵浅析中俄“和平使命-2005”联合军演 ★军演是国家关系的晴雨表★ 从近几年中国与外军所进行的一系列联合军演代号上,我们能够发现些很有意思的东西: ■2003年08月6日-12日,上合组织成员国(中、哈、吉、俄罗斯、塔)举行代号“联合-2003”反恐演习 ■2004年8月6日,中巴在边境地区举行代号为“友谊-2004”的首次陆上联合反恐演习 ■2005年8月18日至25日,中俄将举行“和平使命-2005”联合军事演习。 【联合/友谊/和平使命】,字里行间,中国企盼地区稳定与发展的殷切之情已跃然纸上。而从近三年军演【时段】的相对固定上,我们则欣喜的发现――中国与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不懈努力,正结出累累硕果。其体现在军事互信上便是双边或多边联合军演,已逐渐呈现出一种【正规化、制度化、经常化】趋势。 此外,小兵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中国与非传统友好国家(如英、法、澳、印)所进行的联合军演,大多集中于单一的“海上联合搜救”项目,且全部没有代号。其中法国的情况还特殊一些――当中法关系持续升温时,两国海军在青岛黄海以外的公海海域所举行的联合演习,便立即成为了中国海军迄今为止与外国海军“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大】的一次海上军事演习”。从这些看似普通的军演代号上,国家间的亲疏远近一览无余。 ★美日遭拒,凸现中俄强硬姿态★ 美日申请担当军演观察员的要求被拒,虽然也有保密方面的考虑,但这并不是问题的重点。中俄双方所动用的武器都是现役装备,其性能指标早已为外国情报部门熟知;而且在现代高科技侦察条件下,外国派遣观察员更多是为了表达己方对军演的【关切程度】,即一种姿态。而我们拒绝美日,也正是出于同样的考虑。 邀请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作为观察员观摩,却将美日排除在外,这显示了中俄明确的外交政策取向。我们的军演突出的是【和平】,这明摆着是对美国推行“单边行动计划”,借“反恐”之名肆意使用武力表示不满;而对日本,中国则鲜明的表达了这样一种态度――1、我们的关系还不正常,让你来参观军演我们【不情愿】;2、你的军事扩张令我们感到不安,让你来参观军演我们【不放心】;3、我们的政府是代表民意的,让你来参观军演中国人民【不答应】。 美日的尴尬和愤懑可想而知。对于美军宣称准备全程跟踪军演一事,“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评论说,此举说明“美国及其地区盟国对俄中在政治上接近不满,对上海合作组织不断增长的威信和影响不满”――既然你美国心里不痛快,那么同为世界级大国,中俄给你点脸色还不是很正常的吗? ★中俄联合军演见真章★ 中俄联合军演包括海上封锁、两栖登陆、强制隔离等多方面的作战演练。毫不夸张的说,当小兵刚看到这些具体的演习项目时,的确深感吃惊――1、在此之前,中俄既搞过陆军分队合演,也有过海军编队演练,却唯独没有进行过“陆海空齐上阵”的“两栖登陆作战”演习。中俄双方旨在通过此次高水准的三军合成演练,来向世人表明两国两军加强协作、增进互信,共同维护本地区【安全稳定】的坚定决心。 2、小兵曾经说过,中国海军的近期发展方向应该是“两栖投放型”,而非“航母编队型”。我们怎么做的小兵不清楚,但日本和韩国的【大型两栖攻击舰】先后下水,倒是验证了我的预想。令人欣喜的是,从这次联合军演来看,无论是海上封锁还是两栖登陆,都突出的表明了“中国军队在提高渡海作战能力方面,正给予前所未有的重视”。而这对于台独分子来说,无论如何也不是一个好消息。另外还有一个未加证实的消息,日本军方已制定出武装夺取钓鱼岛的计划,如果日方真的这样做的话,毫无疑问将会引起中国的强烈反弹,两栖作战势在必行。 3、跨国军事演习,往往都隐含有针对假想敌宣示武力的意味。尽管我们的政府不承认,但谁又能说此次军演同朝鲜半岛局势毫无干系呢?从地图上看,俄方演习区域,是距离朝鲜仅有百十公里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而中方则干脆将演习地划在了同处【三八线】上、且与韩国隔海相望的山东半岛。 4、中俄参演部队的武器装备性能接近,在战略战术上,两军也颇多共通之处,因此中俄联合军演,真可谓优势互补,珠联璧合。而邀请其它上合组织成员国以观察员身份观摩演习,对内进一步加强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凝聚力】,对外则高调展示了该组织的【团结一致】,同时还凸现了中俄两强携手共进的亲密姿态――这些强烈的政治信号,正是上海合作组织力图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更突出作用的前奏。 红旗近卫军 2005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