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本国旗,国歌为什么叫"日之丸""君之代"?
“日之丸”旗又俗称“旗”。1870年,“日之丸”旗被官方允许用于商船和战船,但却从未承认它为正统“国旗”。旋律缓慢的《君之代》歌作于1880年,是歌颂天皇永垂不朽的赞美歌,因此,它除了代表军国主义外,也是皇权统治的象征。二次大战期间,日军侵略亚洲各国,“日之丸”旗和《君之代》歌也随之被受侵略国视为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正因为如此,在左派长期强烈反对下,日本政府一直不敢给予“日之丸”旗和《君之代》歌在宪法上的正式地位。 但基于长久以来的习惯,两者往往被视为国旗和国歌看待。1990年,日本文部省还发文强制中小学在开学或毕业典礼上“升挂国旗和齐唱国歌”。最近,广岛世罗中学校长要求在3月1日毕业典礼上让学生面对太阳旗齐唱《君之代》歌,遭到教师们的坚决拒绝。该校长遂于毕业典礼的前一天在家中悬梁自尽。3月2日日本当局随即宣布考虑将“日之丸”旗和《君之代》歌正式立法为国旗国歌。 日本社会党等反对派认为日政府将“日之丸”旗和《君之代》歌纳为国旗及国歌无疑是“摆出军国主义的姿态”,这将会伤害到亚洲人民的感情。而一些日本的和平组织也表示将开展签名活动以向政府表示抗议。 歌颂天皇统治的《君之代》在19世纪80年代的明治时代成为日本国歌,那时也正是日本对亚洲国家进行侵略扩张的开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入侵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许多国家,“日之丸”和《君之代》所到之处,无数民众被无辜地杀害。“日之丸”和《君之代》也成了军国主义的象征。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盟军曾一度禁止其悬挂“日之丸”。《君之代》虽然未被禁止,但是当时日本文部省还是“自觉地”在教科书中删除了有关齐唱《君之代》的规定。然而,随着战后日本的重建,日本文部省1958年制定的《学习指导要领》中又表示“希望”中小学校在举行各种仪式时悬挂“日之丸”,齐唱《君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