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黄鱼怎样做
火烧黄怎样做
红烧黄鱼 海鲜之珍品——黄鱼 王云祥 -------------------------------------------------------------------------------- 黄鱼有大黄鱼和小黄鱼之分,因为它们的头脑里有二粒洁白的石状粒子,古代常被称作石首鱼。据《两航杂录》中讲,黄鱼的“石头”可以检验食品中是否有毒,只要将“石头”放到食物中,有毒的话就会立即自动爆炸。又说“石头”可以医治鼻出血症,将“石头”烧成灰,再吹入到鼻中,就可以立即停止出血。这些“民间秘方”是否灵验不得而知了。 黄鱼以其色泽黄而得名,但是盛产黄鱼的福建并不叫它为黄鱼,而叫作“黄瓜”。在福建各级别饭馆菜单上你可以看到如“松子黄瓜”、“糖醋黄瓜”之类的菜单名:不知情者常将其认为蔬菜中的黄瓜,而实际上福建人是把黄鱼讲和写作“黄瓜”或“黄瓜鱼”的。据清道光年间曾任过甘肃和江苏巡抚、原藉福建侯官(福州)的大学问家梁章矩的《浪迹丛谈》中讲,黄鱼大量上市时正是黄瓜上市的季节,由于黄鱼和黄瓜是同时上市的,于是被叫“黄瓜”或“黄瓜鱼”。 黄鱼是一种海洋鱼,大部分时间在深海中,约春后集群由深海游到沿海产卵。以黄鱼最大的销售市场而言,福建产的黄鱼大概在农历三月就逐渐上市、南方人称之“南洋鲜”,也叫作“春鱼”、“古堂鲜”,三月至四月上市的主要来自吕泗面,称之“北洋鲜”。 捕捞到的黄鱼立即用冰块致冷,以防止腐烂变质,并马上运到附近城市销售,叫作“冰鲜”,实际上就是刚捕捞到的黄鱼,而不是现代人讲的从冰库中出来的“冷气黄鱼”;汛期时黄鱼集中上市就很有可能一部分黄色迟销而变质,渔民遂将一部分黄鱼腌制,经腌制后的黄鱼就会变为青红色,所以也被叫作“咸鲜”、“仔鲞”、“黄鱼鲞”等。 黄鱼要分为鲜食,或加工成淡鲞、咸鲞、瓜筒、醉瓜等。 黄鱼烹饪:其鲜食主要红烧、清炖、或做成咸菜大汤黄鱼、糖醋黄鱼、松鼠黄鱼等。 咸菜大汤黄鱼,是南方沿海地区至今仍为盛行的一种传统烹饪馔食方式。烧法:先在锅内爆熟少量素油,根据黄鱼大小配以适量咸菜,与清水一起下锅,不用辅其他佐料。其特点是保持黄本色鲜美柔嫩之口味,而且咸菜凭借黄鱼之鲜味,也变得鲜美可口,其汤则兼融鱼、菜鲜美之优。 红烧黄鱼,和清炖黄鱼与咸菜大汤黄鱼一样也是江南的家常菜。先在锅内爆熟适量素油放入食盐,然后将洗净之黄鱼放入锅,再加适量酱油、料酒和水、加盖烧熟,撒上葱即可。红烧黄鱼的特点,是外红内白,味香浓而不腻口。   清炖黄鱼,先将黄鱼剖洗干净,在鱼背上用刀轻勒出浅沟,抹上少许盐花,再浇上料酒、姜片或蒜泥、葱花,入锅加盖烧熟,其味清淡可口,纯真鲜嫩。 糖醋黄鱼,剖洗干净的黄鱼背上轻勒浅沟,晾至一定干度,入沸油锅内炸脆酥后起出,再将糖醋佐料包括水、淀粉、糖水等调均烧熟,浇在已置于盆中鱼上,撒上葱花、红绿相映可谓色香味俱全。 松鼠黄鱼,是近年来兴起的黄鱼菜式。先将黄鱼除鳞鳃与内脏后,由鳃处下刀剁下鱼头、再将鱼头从下面劈开(顶部仍连着)。平刀顺鱼身脊骨剔下两片净肉(尾亦对开)鱼皮朝下平放,剔除鱼腹刺由鱼肉的一面斜切交叉花刀,深度接近鱼皮但勿切断,撒少许盐和料酒腌一会,用冬菇、冬笋和切成豌豆大小的胡萝卜与去皮的鲜豌豆料作配料。然后在锅内将花生油烧至六成沸,再将已挂水淀粉的鱼肉,下油锅炸至表面熟透,鱼头亦同时炸熟,捞入盘中,再把另一锅烧热,注入少许油,油沸时下配料葱花、姜末、蒜末稍炒,随即加蕃茄酱、料酒、白糖、盐、味精和水调匀色味(以深红色、甜咸味为佳),烧开并勾以水淀粉成汁、再加醋,同时烧沸少量油,将汁冲入油内浇在鱼身上。 关于黄鱼鲞加工大致可分为三类,即瓜鲞、潮鲞与餐鲞。瓜鲞亦称瓜筒。制法简易,先在鱼体背部直划一刀侧面横划两刀,取出鱼内脏,再将盐抹渗刀划之处,经渍约二三日后,在日光下爆晒二三日即可收入。经过放凉散热即可包装出运销售。瓜鲞因鱼体大小不一,即可分为大瓜、中瓜、小瓜三种。潮鲞、餐鲞加工方法,基本与瓜鲞相同。 黄鱼鲞以鲞体色白者为佳,古称白鲞。黄鱼鲞烧食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李时珍曰:“鲞能养人,人恒想之,故字从养”黄鱼肉味甘平无毒,与莼菜合作鱼鲞,可开胃益气。黄鱼鲞药用功能,可消爪成水,治暴痢;治消化不良、腹胀;患痢疾者最忌油腻、生冷,而吃黄鱼鲞最为适宜,因鲞性不热,且无脂不腻,消食而利肠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