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闪婚族了,爱情在现代成了快餐了吗?谁为我解惑.传
传统是第一页他们认识了,最后一页他们结婚了,现代小说是他们第一页认识了,第三页结婚了.后现代小说是第一页他们认识了,第三页他们离婚了.一对男女相识仅13小时就登记结婚了,办手续需要各自填写对方姓名时两人才问"嗨,你叫什么名字?"你相信这是真实的吗?我身边的朋友也不乏相识很短时间就结婚的.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闪婚族呢?爱情在什么都讲究速度和效率的年代成了快餐了吗?
  “不重结果重过程”“不在意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正是这种爱情观误导了很多年轻人。再一方面就是“自我”意识的膨胀,也就是只求一时一事的感觉,好就好,不好拉倒,忽视了、婚姻、家庭的个人责任和社会内涵。   现今社会快捷奏的生活,给人带来的压力大了,让人的心灵脆弱了,很多时候会盲目的寻求感情的慰籍,象吃快餐一样,饱了就行,营养的事就顾不得了,而婚姻恰恰是需要营养的,这个营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的磨合出来的,这个磨合不仅在婚后,也有婚前的磨合,那就是了解。   无论男女,在恋爱时是很容易迁就对方的,即便心里不认同的事情也不会很较真,甚至把不修边幅看作有个性,把玩世不恭看作潇洒,图的只是浅层次的感官适宜,等走进婚姻才发现这些都是不能容忍的。正是因为他们给恋爱留的时间太少,还是青涩的果子就急着摘掉了,才为以后的沟通和了解设置了障碍。婚姻中的感情讲求默契,很多想法两个人会不谋而合,很多事情即便分头去做也会殊途同归,就是有了分歧,双方也懂得寻求解决的办法,因为这种默契和营养一样,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闪婚族的人很难做到这一点,他们太讲求自我感觉,一旦出现矛盾,或是和婚前的期望不符了,那真能做到轻松走人,因为没有浓厚感情的羁绊。   当然也不否认闪婚族有成功的婚姻,但我以为这不仅比例甚少,而且他们也绝不是行走在两条轨迹的星。这就是我在“恋爱”中提的那个话题了,他们的大前提是一致的,也就是条件相当,这样哪怕是先结婚后恋爱,也是有基础的,不仅是感情的基础,更是综合指标的基础。这就如同两粒种子,只有习性一样或相似,才会在一块地里发芽、生根。   相爱简单,长伴难,过热的爱情冷的块,只有细水长流才会一生厮守。   还记得那首歌吗: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的那也去不了,你依然是我手心里的宝....这恐怕是闪婚族很难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