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有名的“比萨饼”是什么样子的?跟中国的烧饼有什么不同?好象
好象意大利还有,叫做通心粉。是不是哪个叫“马克菠萝”的家伙从中国把中国的面食技术偷回去的?
比萨饼 饼上铺上原汁番茄酱(里面用蒜汁,辣椒汁搅匀),上面再铺上maotzarella 比萨奶酪,要盖满,那样奶酪多了好吃。奶酪上面就可以尽情发挥了,鲜蘑菇,西红柿,salami香肠,橄榄,enchove小鱼等,还可以放上鲜辣椒,最后上面再撒上一层chedder 奶酪粉。 厚厚的一大落,比买的丰富多了。放进烤箱里,不用刷油,就放在屉上,用200度的火,15分钟就得。出锅的时候,奶酪能拉成丝,香味扑鼻。这是我们家比萨的做法。特别好吃,绝对比买的棒。 通心粉与炸酱面   年逾八旬的帕尔米里先生是意大利的马戏元老,他说:“从意大利到北京,再到石家庄,千里迢迢,很不容易。是为了来交流。”   所有国际活动都是一种交流,但交流是手段,并不是目的。 无论办什么活动,最后,就是为了利益。“无利不起早”,赔本赚吆喝的事,谁干?所以,为什么交流、怎样交流就显得尤为紧要。   帕尔米里先生说:“西方人都以为马戏就是找几个孩子,弄些动 物,一耍;殊不知,还有以吴桥为代表的东方杂技。我明显感到,现在的中国杂技变了,比如服装、音乐、舞蹈等等,都非常现代化,差不多完全与世界接轨了。”老先生这句话在笔者听来不知是赞美还是揶揄。   文化与艺术的魅力源于自身的独特个性,正如芭蕾舞不同于二人 转、交响乐不同于唢呐独奏。杂技也一样,你有你的玩法,我有我的绝活儿。文化生态的多元性正是艺术生命力强大的直接原因。马戏是西方的长项,杂技是我们中国的土产———进一步说,是河北、是吴桥的看家本事,西方人来我们这里,也是因为我们民间艺人传统的绝活让他们倾倒。假如说,我们的杂技和世界上的其他什么艺术品种完全一样了,那么,杂技艺术的危机也就来了。   交流是为了借鉴,是为了取长补短,而不是丢失自己。意大利人 喜欢通心粉,中国人得意炸酱面,这是由文化的多元性决定的。笔者问帕尔米里先生,假如让先生在中国呆上三年五载,口味会变吗?老人摇摇头,说:“口味永远不能互相取代。我以为,在文化交流中丢了自己的东西,属于舍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