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东部的风味小吃是什么?
内蒙古东部的是什么?
内蒙古东部的风味小吃   马奶酒:蒙语称作“乞戈”或“艾日戈”。用马奶酿制的一种酒精含量颇小饮料,制法是将的鲜马奶装入生皮囊中,挂在向阳处,用一根特制的木棍每日搅拌数次,使马奶逐渐发酵变酸。当马奶变成清淡透明,味道酸辣时,即成为马奶酒。   酸奶子:牧民一般不爱喝牛奶,而喜欢喝酸奶子。制法有二:一是将鲜牛奶倒入大锅中烧开,再放在通风处晾凉,使其发酵,产生酸味;另一种是将鲜牛奶置于阳光下或温度高的地方,使其受热发酵,产生酸味,便成为酸奶子。   奶茶:是蒙古民族传统的热饮料。由砖茶水加鲜奶熬制成。喝时通常要加少许盐,还可以加黄油泡炒米和奶制品食用。可终日饮用。有暖胃、解渴,充饥,助消化的功能。既可代汤下饭,又可待客。   奶皮子:是把鲜牛奶倒入锅中微火慢熬,待其表面凝结一层腊状脂肪,用筷子挑起挂在通风处晾干,即为奶皮子。制法与制作腐竹相似。奶皮子属奶食中精品。味道纯香、营养丰富。   酥油:又称奶油。把黄色鲜牛奶倒入桶中,发酵成酸奶,用杵杠搅和分离出白脂肪,滤去渣滓,放温火上熬,水蒸发后,待颜色逐渐由白变黄,冷却后,即成酥油。酥油味道独特营养价值极高,中西餐均可饮用。   奶酪:是将分离出白酥油的酸奶,经微火煮熬后装入布袋,挤出酸水,成碎块壮晾干即为奶酪,质硬而酸甜,是蒙古族民众喜爱的奶食品之一。   奶豆腐 蒙古族最为喜食的奶制品.不仅营养丰富,且味美而耐饥,通常与奶茶一起食用,其中有名的“查干胡如德”白奶豆腐更为精心制作,据称早年是京城贡品。 米面食品--      稍美 又称烧美,是呼和浩特的一种流传很久,至今不衰的传统风味食品。早在清朝时,当地的稍美就已名扬京城了。当时,北京前门一带,稍美的饭馆门前悬挂的招牌上,往往标“归化城稍美”字样。外地客人来到呼和浩特,都要品尝一下稍美,才算不虚此行。稍美制作工艺独特,选料精良、皮子精而薄、羊肉馅肥瘦适中,葱姜等佐料齐全。稍美出笼,鲜香四溢。观期形,只见皮薄如蝉翼,晶莹透明,可筷提起垂垂如细囊,置于盘中团团如小饼。吃起来香而不腻。可谓食中美餐,形美而味浓。呼和浩特的稍美过去专作早点之用,多由茶馆经营,如今,已成了许多饭馆的必备食品和家庭中的常用美餐了。   莜面 出自莜麦(学名燕麦),其磨成的面粉称莜面。莜麦是一种成熟期短,耐寒、耐盐碱的低产作物。产量虽低,但含有高蛋白,脂肪和大量铁、钙、磷等多种微量元素。早在南北朝时期,呼和浩特一带就有农民种植莜麦。到清代初期已大面积耕种,享有“阴山莜麦甲天下”的美称。现在仍为当地人民的上等主食。莜麦加工方法特殊。加工时先要将莜麦淘净,晾干后上锅煸炒。炒熟后再上磨加工成面。民间的吃法颇多,有压饴烙、搓鱼鱼、推窝窝、卷囤囤、搅拿糕、碾刨渣、炒傀儡等等。多种样的吃法。吃时可按各人的口味不同和季节的不同,佐料以羊肉汤、盐菜汤、时令蔬菜等,再加一些辣椒、蒜蓉、更觉可口,深受当地人喜爱。   荞面 荞麦经过加工,磨成面粉叫荞面。一般有荞面饴烙、荞面圪坨。熬羊肉汤吃起来美味可口。   刀切酥 内蒙古风味点心。以面粉、馆糖、糖粉制作而成。成品色褐红、味香甜、质酥脆,宜做高、中档宴席的点心,一般多在大、中型酒点经营,民间也有烤制食用的。   清油饼 内蒙古传统名点。用优质面粉,配植物油、白糖精制而成。将面粉加入少许食盐,用水和匀醒至适中,抹少许碱水,抻拉,七、八扣时刷油再抻两扣,去掉剂头,切成段,上铛烙熟,用湿热毛巾盖焖,撒白糖、青红丝即成。此饼色泽金黄,味美可口,可做为高中档宴席甜点食用。   哈达饼 内蒙古传统名点。相传匈奴东胡人活跃于现在的赤峰市西拉木伦河一带时即用此食品,至今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广泛流传,一般饭馆普遍经营。是选用富强粉、奶油、白糖、桂花、桃仁等烹制而成。此饼层次分明,奶香浓郁,酥松甜美。   王小二大饼 内蒙古传统名食品。相传兴安盟回族已故王小二师傅自幼学徒,经过名师指点制成王小二吊炉饼。因其外焦里嫩,香酥可口,食用方便,经济实惠而美名流传。   一窝丝 以巴彦淖尔盟特产雪花粉制作而成。色淡黄,味甘甜,质酥脆。宜作高级宴席的甜点,在大中型经营。     炒米 炒米蒙语叫“蒙古勒巴达”,意思是蒙古米。它是用糜子经过蒸、炒、碾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再对上酸奶、白糖等搅拌,吃起来清香爽口,既解饿,又解渴,是别具风味的传统食品。清晨,牧民们大都吃炒米,喝奶茶,茶中加上酥油和少许青盐。外出放牧,都随身携带一小袋炒米。到了中午,煮好奶茶,泡上炒米,边吃边喝,十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