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导弹6发射的是什么导弹?
发射的是什么?
801 我国早在20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就开始研制潜艇发射反舰导弹,并在一艘“明”级潜艇上加装C-801反舰导弹,1985年进行了海上发射试验,改进主要是在艇体两侧各安装了3具双联装C-801反舰导弹以及在艇内加装了相应的雷达及火控系统。但该艇只具有水面上发射能力,隐蔽性不好,因此没有进行后续的研制工作。20世纪八十年代末,水下发射反舰导弹的研制工作启动,所使用的反舰导弹更换成射程更远的C-802导弹,这是一种性能较先进的中程反舰导弹,整体性能与美国“鱼叉”反舰导弹相当。C-802于1997年开始进行水下发射试验,经过两年多的试验和完善,最终于1999年正式装备在新建的“宋改”上,使其成为人民海军的又一“克敌利器”。 我国研制的一种高音速、超低空掠海飞行的多用途反舰导弹,它可以多联装载在各种类型的驱逐舰、护卫舰、常规潜艇、快艇上,也能装在轰炸机、强击机上从空中发射。主要用于攻击护卫舰、驱逐舰等中型以上水面舰艇,壹枚命中即可重创或摧毁目标,也能打击快艇一类的小型水面舰艇。该导弹由弹体、固体火箭助推器、固体火箭主发动机、末制导雷达、战斗部等组成。战斗部重165公斤,舰舰型导弹射程8-40公里,空舰型导弹射程10-50公里,平飞高度20-30米,平飞速度0.9马赫,导弹可靠性80%,命中概率90%,命中一发可使3000吨级驱逐舰受重创或丧失战斗力,其制导方式是自控加自导,发射方式为单发或齐发。C801导弹具有多种抗干扰性能、超低空飞行、攻击隐蔽、突防能力强等特点。它重量轻、体积小,全重仅815公斤,全长5.814米;采用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使用维护简便、弹上末制导雷达采用单脉冲体制,抗干扰性好、采用高精度无线电高度表,可掠海巡航飞行,不易被发现,故攻击隐蔽、空防能力强;采用半穿甲爆破型战斗部,能穿入船舷在舱内爆炸,威力极大;采用箱式发射装置,即可贮运,又可发射,并可重复使用,无须对准目标,能进行扇面发射。每座发射箱装一枚导弹,在小艇上装4座,大艇上装6或8枚,在护卫舰和驱逐舰上装载8座,装在甲板上。C801导弹由舰艇上的火控系统控制。导弹发射后,先是固体火箭助推器工作,数秒后助推器脱落,导弹飞行马赫数达0.9,此时固体火箭主发动机工作,导弹开始等速掠海巡航.弹上驾驶仪是使导弹在一定距离内按预定的航向飞行后,弹上末制导雷达开机捕捉并跟踪目标,导引导弹向目标机动飞行,接近目标时导弹作俯冲攻击,在水线附近命中目标。机载C801导弹不带助推器,导弹发射后,主发动机点火工作,导弹迅速降低高度后转入掠海平飞,直至攻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