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收集"温饱是或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的相关资料事例,提问质疑?
帮我收集"温饱是或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的 相关资料事例,提问质疑也可以. 在线等!!!!
比温饱更重要的是道德。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吃饭。我方认为,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有理性的人类存在,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只要有理性的人类存在,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谈道德。走向温饱的过程当中,尤其应该谈道德。 第一,温饱绝不是谈道德的先决条件。古往今来,没有解决衣食之困的社会比比皆是, 都不谈道德了吗?今天,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埃塞俄比亚就不要谈道德了吗?在国困民乏、战火连绵的索马里就不要谈道德了吗?古语说,“人无好恶是非之心,非人也。”人有 理性,能够谈道德,这正是人和动物的区别所在。无论是饥寒交迫还是丰衣足食,无论是金 玉满堂还是家徒四壁,人都能够而且应该谈道德。 第二,道德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由社会舆论和良心加以支持。众所周知,谈道德实 际包括个人修养、社会弘扬和政府倡导三层含义。我们从个人看,有衣食之困但仍然坚持其 品德修养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孔老夫子的好学生颜回,他只有一箪食,一瓢饮,不仍 然“言忠信、行笃敬”吗?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时候,他还是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吗?说到政府,新加坡也曾经筚路蓝缕。李光耀先生就告诫国人:我们一无所有,除了我们自己。他强调道德是使竞争力胜人一筹的重要因素。试想,如果没政 府倡导美德,新加坡哪里有今天的繁荣昌盛、国富民强呢? 第三,所谓必要条件,从逻辑上看,也就是“有之不必然,天之必不然”的意思。因此 ,对于今天的辩题,我方只需论证没有温饱也能谈道德。而对方要论证的是,没有温饱,就 绝对不能谈道德。而这一点恰恰没有自圆其说。 雨果说过,“善良的道德是社会的基础。”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点燃 生命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类之路;道德是路,引我们走向灿烂的明天。 以上我主要从逻辑上阐发了我方的观点。接下来我方辩友还将从理论、事实、价值三方 面. 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是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吗?我再次提醒 ,你们今天所要论证的是没有温饱就绝对不能谈道德。不管这种道德是保证温饱的 道德还是保证不了温饱的道德。既然对方还没有从逻辑上理解我方观点,我就进一步从理论 上进行阐述。 第一,道德是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出现的。有了理性的人,有了人际关系,就有了道德规 范。所以,不管人类处在哪一个阶段上,谈道德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应该的。《礼记·礼 运篇》中记载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不正是中国 远古时代道德状况的生动写照。而《圣经·旧约》里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和原罪的传说,不 也表明了道德的最早起源吗?有关贫困中人们谈道德的学和人类学的证据在大英博物馆 里是汗牛充栋的。想必对方对此也了如指掌吧。 第二,从本质上看,道德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尽管在温饱的情况下可能给谈道德提供 一些方便,但这绝不是必要条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文化背景下人们都在谈道德。达尔文 在其环球旅行中发现,南非的布希曼人,即使快饿死了,也不会独吞发现的一条小鱼,而是要与族人分享。他们有温饱吗?没有。他们谈道德吗?当然谈。正如我们不能超出自己的皮 肤一样,人类也不能超出乃至摆脱道德。人类谈道德,在贫困时有贫困的谈法,在温饱时有 温饱的路数。谈道德,既可以坐而论道,也可以言传身教,甚至特立独行。千万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第三,从功能和目的上看,道德用以协调人际关系,达到至善的人生境界。道德,自古 洎今,目的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像对方所坚持的那样,在温饱之前都不 能谈道德,都不去谈道德,而是用牙齿和爪子横决天下的话,那么人类恐怕早就销声匿迹于洪荒蛮陌之中了,又何来我们今天在这里辩论什么道德问题呢? 最后,奉劝对方辩友,不要对大量事实听而不闻,也不要对人类的历史视而不见。请对方举出实例,哪怕一个:人类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一点道德都不谈呢? 第一,谈道德是基于理性的人。只要人类存在着,就能够谈道德。“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 贱不能移。”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人能够基于自身的理性而谈道德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以温饱为基本前提而谈道德,恰恰显示了人 类理性的伟大和崇高。 第二,谈道德是基于社会整体发展的价值选择。人类如果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就要谈道德。否则必然导致人类历史生活的毁灭。群体统一的行动是社会生存下去的基本方式。而统一的行动是要以谈道德为前提。只有在社会生活中 谈道德,才能保证社会的相对的稳定和有序,才能赋予整体人类活动的价值内涵。这是谈道德被历史和经验证明了的社会意义。第三,谈道德是基于人们摆脱贫困的热望。我们今天在这里不仅要谈道德的理念,更要 谈在现实社会当中的人类该何去何从。环顾当今的世界,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人们成千上万,他们怎么办?不谈道德了吗?对方能够设想一下,在纷争四起的社会条件下,丧失人伦能够促成繁荣富强吗?相互残杀的鲜血能够浇灌出温饱的果实吗?显然不能。“宝剑锋从磨 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越是贫困向人类发出强烈挑战的时候,就更要谈道德。 第四,当人类迈向未来世纪的时候,更要基于人的理性来谈道德。当今的世界,环境、 人口、饥饿、战争等等的问题都存在于贫困的国家和地区当中,他们不谈道德了吗?不谈的话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命运呢?从罗尔斯到唐君毅,又有哪个伦理学家不告诉我们要呼唤人的道德感与责任感呢?我们、你们和他们难道还要让自己的心智像风、像雨,以对道德的沉默来拯救这个越发脆弱的星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