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尊当年在世,他老人家一生教学四十九年,单单般若就讲了二十二年?
1 世尊当年在世,他老人家一生教学四十九年,单单般若就讲了二十二年。可见得般若确确实实在教学里面,它是中心,它是一个重点。 2 般若是智慧,从历史上来看,我们就知道佛教化众生确实是以般若为中心。如果没有般若,六度前面的五条,从布施到禅定都是善。 3 你修布施、修持戒、修忍辱、修精进,你的果报在欲界天;如果你修禅定,你的果报在色界天跟无色界天,出不了三界;如果有般若波罗蜜在里面,就超越三界,不但超越三界,而且超越十法界。 4 般若虽然讲了二十二年,讲得这么多,诸位如果去读《大般若经》,在佛经里面
学佛就两个字,‘悟'与‘迷',重点在有没有‘悟'。修行一定要悟。而‘悟'就是‘发菩提心,提起正念。'时时刻刻提起正念,大用现前。开悟的人悟到无念。无念不是没有念,而是有念,有清净的念。我们的本性是无常吗?不对!本性若是无常,我们永远不能成佛。一般而言,皆认为本性是常,是不生不灭而非生灭的。我们的本性是不生不灭吗?错!我们的本性是无常。为什么?因为大用现前。既然要起作用,而起作用就是无常。如果我已开悟,跟大家说话即是本性在作用,现在就是无常,无常就是常,觉性当下现前。 学佛靠“闻思修”,要有思维和修行。智慧分三种,有闻慧、思慧、修慧。我们现在学习佛法,如果仅仅是听闻诵读,而没有真正的思维和修行是不行的。 听闻开示的时候,要抓主要的、精华的部分,一定要记住,然后再去反复地思维。通过各种方法,从各个方面去思维,你就会明白得更多,感受得更深,然后再去修。修是什么?把佛法里讲的道理落实在中、工作中,一点一滴的去感受、去体会。通过在对境中的修炼,这种正念才能在相续中会根深蒂固,任何时候都不动摇。那个时候,你才真正生起定解了。 佛讲的这些知识,用心去体会、感受,才能变成你自己的智慧。你没有用心的去体会、去感受的时候,还不是你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