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天直问——当代中国农村青年出路何在???纵观历史当今中国变化之
纵观历史当今中国变化之规模、深度、速度和影响前所未有,看到祖国越来越昌盛,身为一名中国人我深感自豪,为祖国的伟大民族复兴而骄傲。 高兴之际然而我又感到一丝丝的忧郁和彷徨,因为我是一名农村青年,长年在外打工在社会的底层拿着微薄的工资,除了维持自已的生计之外还要还家里的债务,这样都不算什么,而最让我难过的是看到父母拖着身上的疾病每天还要去做大量的农活。因为没钱看病只能一天一天的挨一天一天的看着病情加重,在农村里都流传着一句话“小病拖大病挨要死才往医院抬"每次我想到这句话时内心怎是揪
在中国当代社会,农民工的确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群体形象。他们的总人数目前已经超过1亿人,而且作为家庭支柱,其背后至少支撑着5亿人以上。随着中国小农经济的逐渐过时和村社的逐渐衰落,这个群体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这么一个数量绝对庞大的群体,在经济权利、权利、社会权利和民主政治权利上却处于绝对弱势地位,他们很难通过自身的努力进入社会的主流群体。   而在农民工困境的背后,一个更大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除了高考,占青年人口80%以上的农村青年还有什么出路?   显然,祖祖辈辈脸朝黄土背朝天不是他们的出路;始终处于“二等公民”地位很难进入主流社会的城市农民工也不是他们的最终出路;进城创业,资本问题有待解决,且只有其中极少数成功者能够跻身主流社会。剩下的,在过去还有一文一武两条路:高考跳出农门,取得进入主流社会的第一把钥匙;参军,然后转业和复员,曲线救国成为国家的主流人群。但是和平年代的报名参军人数剧增,转业和复员的希望越来越小,同时由于警察、法官、检察官等专业化职业化程度提高,这条路正变得越来越窄。 由是观之,当代中国社会基本上还是身份等级化相当严重的社会。农村青年进入城市从事主流职业,必须首先完成农民身份的改变。自古华山一条路,他们进入党政机关、高校、科研和传媒机构等主流社会的最主要渠道,目前基本上只有高考一条路。高考事实上已成为农村青年的“当代科举”。但这条路并不畅通。一是目前的招生计划大多偏向于城市密集型地区,比如北京的录取率就远远高于福建、山东等地;二是高昂的学费使许多农村和城市低收入人群子女望而却步。大学生中的农村籍学生跟他们背后的人群不成正比,而且有越来越低的倾向。   社会机会均等的一般含义,一是指不论身份、地位、贫富、地域的起点公平,二是各种社会阶层在国家主流社会中所占席位与其所属的社会群体的比例大致相同。对于农民和农村青年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来说,显然两个条件都不具备。他们的身份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被固化,由此形成事实上的“一个国家,两个世界,两种公民”现象。而一个开放、安全、稳定、有秩序、有活力的社会,必是一个多孔性的、有多种畅通无阻的渠道和方式实现公民身份的自由、公平转换的社会。在农民问题上,这个问题已变得非常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