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关于狮子的一切信息越多越好
越多越好
狮是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狮的体型巨大,公狮身长可达180cm,母狮也有160cm。狮的毛发短,体色有浅灰、黄色或茶色,不同的是雄狮还长有很长的鬃毛,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长长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那些鬃毛越长,颜色越深的家伙或许在母狮眼里是英武挺拔的帅哥,常常更能吸引‘女士们'的注意。狮的头部巨大,脸型颇宽,鼻骨较长,鼻头是黑色的。狮的耳朵比较短,耳朵很圆母狮的耳朵好像是个短短的半圆,而美洲狮的耳朵则比较长,耳尖也比较尖。另外,狮属于猫科动物中的豹亚科,而美洲狮则为猫亚科,两者相差颇远)。狮的前肢比后肢更加强壮,它们的爪子也很宽。狮的尾巴相对较长,末端还有一簇深色长毛。 在非洲大陆南北两端的雄狮鬃毛更加发达,一直延伸到背部和腹部,它们的体型也最大,不过在人类用猎枪对它们特殊关怀下,这两个亚种都相继灭绝了。位于印度的亚洲狮体型比非洲兄弟要小,鬃毛也比较短。它们也处在灭亡边缘。 狮过去曾生活在欧洲东南部、中东、印度和非洲大陆。生活在欧洲的狮大约在公元1世纪前后因人类活动而灭绝,生活在亚洲,尤其是印度的狮差点在20世纪初被征服印度的英国殖民者宛如抽风般猎杀殆尽(完全显示了人类类似‘穷鬼乍富'后的猥琐!),幸好一向将狮奉为圣兽的印度人最后保住了它们,将它们安置在印度西北古吉拉特邦境内的吉尔国家森林公园内。那里的狮如今已繁衍了大约300-400头左右。在生活在西亚的亚洲狮因偷猎而灭绝后,吉尔国家森林已成了亚洲狮最后的栖息地…… 生活在非洲的狮如今基本分散在撒哈拉沙漠以南至南非以北的大陆上,在这里的广阔草原、开阔林地、半沙漠地区生活,并在肯尼亚海拔5,000米的高山中也有发现。 狮的亚种较多,人类学界也对狮的亚种做出了不同分类,目前已有两个亚种被人类灭绝: P.l.leo:巴巴里狮,生活在北非,于1922年灭绝 lanochaita:开普狮或好望角狮,生活在南非开普省,于1865年灭绝 与其他猫科动物最不同的是,狮属群居性动物。一个狮群通常由4-12个有亲缘关系的母狮、它们的孩子以及1至6只雄狮组成。这几个雄狮往往也有亲属关系,例如兄弟。狮群的大小取决于栖息地状况和猎物的多少。东非的狮群往往比较大,因为那里的食物充足。最大的狮群可能聚集了30甚至更多的成员,但大部分狮群维持15个成员左右,小一些的狮群也很常见。一个狮群成员之间并不会时刻待在一起,不过它们共享领地,相处比较融洽。例如,母狮们会互相舔毛修饰,互相哺育和照看孩子,当然还会共同狩猎。 狮群中的狩猎工作基本由女性成员完成。它们不论白天黑夜都可能出击,不过夜间的成功率要高一些,尤其是月黑风高的夜晚……风对狮捕食来说一般没多少影响,不过要是遇到大风天,它们可能就会占了便宜,因为风吹草动制造的噪音会掩盖住这些女性猎手靠近的声音。这些巾帼英雄们总是协同合作,尤其是猎物个头比较大的时候。这些女士们总是从四周悄然包围猎物,并逐步缩小包围圈,其中有些负责驱赶猎物,其他则等着伏击。尽管这招看着厉害,但实际上它们的成功率只有20%左右。如果狩猎地比较容易藏身,它们才容易获得成功。如果一旦吃饱了,它们能5、6天都不用捕食。 狮群中男士很少参与捕猎,当然,基本只负责“吃”。这也不能怪它们的大男子主义和懒惰。要想在开阔的草原上把夸张的鬃毛和硕大的头颅隐藏起来,还真是不容易,与其让它们在外面四处惊吓猎物,还不如回家闲待着呢。 不过尽管不事生产,雄狮仍然受到母狮的尊重,于是捕猎回来的战利品通常先由雄狮享用,等它们用膳完毕才是地位最高的母狮,最后才是孩子们。 狮通常捕食比较大的猎物,例如野牛、羚羊、斑马,甚至年幼的河马、大象、长颈鹿等等,当然小型哺乳动物、鸟类等等也不会放过。有时它们还会仗着自己个头大,顺手抢其他肉食动物的战果,比如哪只在错误时间出现在错误地点的豹,甚至为此不惜杀死对方。另外,它们还会吃动物腐尸。 狮群中的母狮基本是稳定的,它们一般自出生起直到死亡都待在同一个狮群。当然狮群也会接纳新来的母狮。但公狮常常是轮换的,它们在一个狮群通常只待两年(然也有长达六年的记录),要么是被年轻力壮且更有魅力的男性赶走,要么是自己腻歪了,离家出走以寻找新恋情和家庭。还有,刚成年的青少年雄狮也会被狮群实施强制独立制——赶走,这么一来,草原上就会多了一堆无家可归的雄狮,这里有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有依然散发着魅力的壮年冒险家,还有被人打败赶走的老头子。这些流浪汉有时独自行动,黯然生存,有时干脆组成男性互助小组,在其中的成员征服了另一个狮群前,它们就是同甘苦共患难的好哥们,在草原上四处游荡,追踪迁徙的猎物群。听说还有些雄狮本事和魅力大到能控制附近的其他狮群,能同时维持两个“家”。 狮群中的男性成员当然也不完全是白吃白住,它们除了承担一半繁衍后代的任务,还要和草原上游荡的流浪汉们做斗争,这不但关乎自己在狮群中的地位,包括交配权,还涉及它的后代的性命。因为胜利者常常杀死狮群中无力自卫的孩子,逼迫狮群中的母狮愿意和它婚配。 狮群的领地范围大小不等,例如在卡拉哈里沙漠(的狮群可能会搞到119-275平方公里的领地,而在内罗毕国家公园里生活的狮群,顶多能抢到31平方公里就不错了。最大的领地能超过400平方公里,边界用排泄物划分。有时相邻狮群间的领地有时会交叠,不过它们很少以暴力解决这种问题。 狮群中的母狮可能会在任何时候进入婚配状态,而且母狮们这点上总有同步性,这种奇特有趣的现象科学家们还没能透彻了解其背后的机制。不过这保证了狮群中的孩子们年龄基本相当,每个妈妈都能给不同的孩子哺乳,当有些妈妈出去捕猎,剩下的妈妈就会义不容辞地担当所有孩子的保姆。而且没生育的母狮也会负起照看狮群孩子的责任,为它们舔毛,并陪它们一起玩耍。 母狮的妊娠期一般有100-119天,每次可能有1-6个宝宝(通常是2-4个)。宝宝刚出生的时候身上带有赭石色的斑点,特别是腹部和腿上。宝宝们在四周大的时候开始尝试吃肉,通常是妈妈回吐给它们,半消化的肉食。长到6、7个月的时候,它们就基本断奶了,这时候身上的斑点也慢慢消失。不过有个别家伙直到成年都一直带有这种斑点,虽然很不清晰。孩子们一般会随着妈妈长到2岁左右,这时候男孩们就面临严酷的独立问题了。而要到性成熟,女孩们得长到2-3岁,男孩子们则要5-6岁,那时候青年独立团也在外混了好几年,已经强壮到能和其他狮群的男性打架了~~ 不过70%-80%的孩子都活不过两岁。这取决于食物情况,当然,还有雄狮杀手。如果挑战成功的雄狮要杀死的幼子超过6个月大,这时它们的妈妈会尽力带着它们逃离狮群。圈养下的狮寿命超过30年。 狮最大的“天”敌当然还是武装到牙齿的现代人类。而且他们的猎杀绝大多数和生存毫无关系,只是为了满足不正常的杀戮欲。正是在它的驱使下,非洲的两个亚种莫名灭绝,亚洲狮则几近灭亡。如今这种非正常行为终于少了很多。不过非洲狮如今还要面临栖息地丧失和疾病的困扰。爆发在草原上的传染病能在很短时间内夺去数万头动物的性命,例如肺结核和猫爱滋(FIV)。 亚洲狮也面临栖息地的问题。300多头亚洲狮一起挤在1400多平方公里的保护区,确实压力很大。据说人们有计划将一部分亚洲狮迁移到其他保护区,为的是一旦出现疾病爆发或其他灾难,还能有其他狮群幸存。 狮的起源及亚种分化 目前已知最早的狮类祖先的化石在非洲东部的 Olduvai 峡谷中北发现,是在距今大约15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那是一种类似Panthera gombaszoegensis 的食肉动物,它的骨骼结构兼有现今狮子和虎的共同特征,被称为原始狮(Panthera leo fossilis)。到了距今50万年前,这些原始狮开始从东非草原向四处扩散,由于对不同环境的很好适应,其中一些成员开始“走出非洲”并独立演化。 进入亚洲东北部的成员演化成了杨氏虎(Panthera youngi),那是一类略小于洞狮及美洲拟狮的猫科食肉动物。译名中虽然有“虎”字,但杨氏虎与起源于中国的现代虎类以及剑齿虎类却不是同源,并且与二者共存了相当长的时间,藉着对环境的高度适应, 杨氏虎在距今约35万年前曾在包括周口店在内的中国东北部广泛分布。 进入欧洲的原始狮(Panthera leo fossilis)适应了山地和寒冷的气候,进化成洞狮(Panthera leo spelaea),一些学者推断美洲拟狮(Panthera leo atrox)可能就是洞狮中的某些成员通过亚洲北部的白令大陆桥,进入美洲大陆单独演化而成。同样,留在非洲的原始狮通过相应演化(也出现过一些已绝灭的特化分支),进化出现代非洲狮和亚洲狮(它们是非洲狮在距今更近的时候再次进入亚洲而成) 在距今30万到10万年期间,洞狮(Panthera leo spelaea) 的足迹遍布欧洲北部和中部的草原和荒漠、半荒漠地区。不过很明显,它们不太适应密集的森林或较深的雪原。洞狮化石在欧洲最西分布达英伦三岛,最东到西伯利亚的 Alazeya 河流域,它们的主要猎物可能是马、骆驼、猛犸幼崽和各类野牛,也许就是追踪这些猎物,它们中的一支通过了冰河时期的白令大陆桥,进入了陌生的北美草原,更广阔的环境迫使它们演化出长长的四肢,以利更快的奔驰,美洲拟狮出现了。 当时北美草原的环境及食物状况可能大大优于欧亚大陆,美洲拟狮的扩张显得非常迅速和顺利,它们从阿拉斯加向东进入育空地区,向南穿过威斯康星平原直达佛罗里达、墨西哥甚至是秘鲁南方的山地。与洞狮的习性一样,相当密集的森林使得它们始终没有进入加拿大东部和美国东北部地区。 进入育空的美洲拟狮们在狩猎中难免要与别的食肉猛兽发生冲突,诸如巨型短面熊和体形类熊的似剑虎(Homotherium),成群恐狼的骚扰也不可不防。不过,凭着强大的力量和速度,美洲拟狮往往占得上风。不少学者推测,与现代非洲狮一样,美洲拟狮也是营群居生活、群居狩猎的社会化动物。然而, 也有学者宁愿相信它们是单独或成对狩猎。他们的依据恰恰来自La Brea 沥青坑,那里发现的美洲拟狮的个体中,雌雄的数量相当,这一点与现代非洲狮(Panthera leo leo)大不相同。 也许与洞狮和现代东北虎一样,美洲拟狮较好地适应了育空地区寒冷的气候,它们住在洞穴或峡谷中,并以干燥的草来铺垫它们的窝。依照美洲拟狮的解剖构造,至少能像非洲狮一样,在追击猎物时能达到每小时 48 km 的速度。与美洲剑齿虎一样,它们最主要的猎物仍是野牛,1979年,在阿拉斯加Fairbanks发现的冰冻的野牛尸体,据专家考证,该野牛就是于36000年前被美洲拟狮所捕杀。马类、叉角羚甚至较小的猛犸也在它们的食谱上,远古人类呢?(不过,在美国爱达荷州一处古印地安遗迹中发现,在距今10,300年前,古印地安人曾捕猎并杀死过美洲拟狮)。 狮子相互帮助 尽管在所有猫科动物中狮子的社会性为最强,但它们也只是在涉及切身利益时才互相帮助。 在大众的想象中,猎取食物的狮子表现出一幅集体欢舞的奇观——在夕阳的余晖下,一群偷偷摸摸的猫科动物像训练有素的暗杀者一样,从隐蔽处一跃而出,将没有料想到会被围困的猎物团团围住。狮子似乎是社会性的原型动物,它们能处理小小的纠纷,能同心协力地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下一份食物。然而,经过多年的野外观察之后,我们获得了一种令人不怎么高兴的见解。 我们的调查研究始于1978年,当时,我们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继承了一项对狮子种群的研究,这项研究是由纽约动物学会下辖野生生物保护国际组织的乔治·B·沙勒从1966年开始进行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研究揭示,为何狮子成群结队地捕食、养育幼狮以及以齐声吼叫吓跑竞争对手等谜团。从进化的角度看,所有这一切并没有多大意义。若是一个动物的行为的最终成功度是以其一生育有多少幸存的后代来度量的话,那么互相帮助就不一定值得——若是一个动物过于慷慨大方,其同伴便会因它的牺牲而得益。那么,自身遗传利益的进化法则为何看来不适用于狮子呢? 我们满有信心地认为,我们可以在二三年内解决这一问题。然而,狮子最善于懒懒散散地混时间。如果说狮子也可以算作一种气体的话,那么,在包括氪、氩、氖的惰性气体名单上,我们就可以把狮子加进去。因此,就需要用多种多样的研究手段来发现关于这些猫科动物行为的线索。事实上,我们已分析研究了狮子的乳汁、血液和DNA。我们用了磁带录音机和(用填充物)填制的假狮子试探它们,我们还给一些狮子套上了无线电跟踪颈圈。由于野狮子可以活18年之久,我们这些问题的答案现在才刚开始有点清楚。然而,正如我们正在发现的那样,狮子的社会性的进化基础远比我们所猜测的要复杂得多。 对领地的要求 雄狮总是同另外一只到八只雄狮结为终身的联盟,这并不是出于兄弟般的善意,而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繁殖概率。联盟内的大多数同伴都是兄弟和堂表兄弟,它们都是在同一个幼狮养育群里长大的。联盟内的其他同伴则并非亲属,而是在经历了一个孤独的流浪阶段之后才结盟的。联盟内的雄狮伙伴一旦成熟,这些联盟就要照料雌狮群,称为合群,并在此后的二三年内充当狮群内出生的所有后代的父亲。在这以后,一般都会有一个竞争的联盟侵入,并将它们赶出去。因此,一只雄狮能否顺利繁殖,就直接取决于它的联盟能否卓有成效地抵挡来自其他雄狮群的挑战。 在有入侵者来犯的情况下,雄狮共同的自身利益总是受到极大威胁,因而在驱逐入侵者的时候,它们总是表现出极强的协作能力。一到夜里,雄狮就要巡查其领地,并以一连串的高吼声宣告对其活动场地拥有的权利。每当我们播放录音,让一头陌生雄狮的吼叫声在一个联盟的领地内回荡时,所引起的反应总是迅即而来。这些雄狮总要搜出放录音的扬声器,有时我们将一只填制的假狮子放在扬声器旁边,它们甚至还会对它进行攻击。通过几十次这类实验,我们带的研究生乔恩·格林尼尔发现,非亲属的同伴之间的协作毫不逊于兄弟间的协作,并且发现,即使是在其同伴无法监督行动的情况下,同群伙伴也会逼近我们放录音的扬声器。事实上,这些雄狮的反应有时竟近乎于自取灭亡——即使是在录音假狮子的数量3倍于真狮子的情况下,这些雄狮仍然要逼近放录音的扬声器。 一般说来,大的狮群总是凌驾于较小的狮群之上。就较大的联盟而言,雄狮初次获得入盟权时年龄一般都比较小,它们随后的占有期所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并且它们拥有的雌狮也比较多。事实上,集群合作的繁殖优势是如此显著,以致大多数孤独的雄狮都要同其他的孤独雄狮结盟。然而,这些非亲属间的联盟其规模从未超过3只狮子。雄狮数量为4至9只的联盟总是由近亲构成的。为何孤独的雄狮不吸收更多的伙伴,使自己的狮群也达到无敌的规模呢?其原因也在于遗传利益的自我保护,并且尤其是在将获得狮群入盟权的可能性与真正当上一个后代的父亲的可能性作了比较权衡的情况下。 尽管按狮口计算,大的联盟所育后代占大多数,但这种平均算法假定的是同群狮子同伴间的繁殖机会是公平分配的,然而,这样一种互相帮助的模式在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的狮群中并不存在。事实上,找到一只处于发情期的雌狮的头一只雄狮都要小心翼翼地看守着它,在此后的4天中反复与之交配,并向敢于靠得过近的其他任何一只雄狮发起攻击。丹尼斯·A·吉尔伯特在美国全国癌症研究所斯蒂芬·J·奥布赖恩的实验室任职,他对笔者采取的数百份狮子样品作了DNA指纹分析,发现在通常情况下,整个一窝狮仔的父亲都是同一只雄狮。此外,只有在一个联盟内仅有两只雄狮的情况下,繁殖机会才会得到平等分享。就较大的联盟而言,大多数后代都是少数几只雄狮所生。若是在繁殖上取得较大成功的雄狮是某只雄狮的亲兄弟或堂表兄弟,那么,从遗传的观点来看,对这只雄狮来说,没留下后代就不算太糟糕,因为它还可以通过代理者进行繁殖,代理者产的幼仔就是带有它的基因的侄儿和侄女。然而,若是某只雄狮是孤独的,那么,与一两只以上的非亲属结盟就不会得益。 猎 食 传统上人们认为,雌狮之所以集群而居,是因为它们能够得益于互相的猎食模式(雌狮猎食的次数比生活在狮群中的雄狮还要多)。然而,通过更为周密的观察,我们发现,成群猎食的狮子在摄食上丝毫不比独居的雌狮优越。事实上,由于狮群内的同伴时常拒绝在猎食上进行合作,大的狮群往往最终在摄食上处于劣势。 一旦一只雌狮出发去追捕猎物,其同群伙伴就有可能参加也有可能不参加。若是猎物的个头较大,像在通常情况下那样,足以供整个狮群摄食,其同群伙伴便会面临一种窘境——虽然联合猎食也许更有可能获得成功,但加入猎食队伍的狮子还必须竭尽全力,并且要冒受伤的危险。然而,若是单独一只狮子仅凭自身力量就能猎食成功,其同群伙伴就可以得到一顿“免费的美餐”。因此,合作猎食的好处,就取决于加入猎食行动的第二只狮子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其同伴的成功几率,而这一点也取决于同伴的猎食能力。若是单独一只狮子仅凭自身力量肯定能够猎食成功,那么,合作的好处就决不会大于所付出的代价。然而,若是这单独一只雌狮子不能胜任,那么后来者的协助所带来的好处就很有可能超过所付出的代价。 对鸟类、昆虫和哺乳动物等多种动物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出所料,当单独追猎的动物确实需要同伴帮助时,协作总是最尽心的。这一倾向的反面就是说,当追猎的动物仅凭自身的力量就极容易成功时,其同伴就极少合作。与这一观察结果一致的是,笔者的研究生戴维·谢尔(Scheel)发现,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的狮子在猎捕像野牛或斑马一类难以制服的猎物时,经常是一起追猎的。然而,在制服容易对付的猎物如牛羚或疣猪时,则往往是由一只母狮单独猎捕,此时其同群伙伴则站在一旁观望。 全世界的情况并非全都一样。在纳米比亚的埃托沙盐沼,狮群专门在平坦开阔的地带追捕跑得最快的羚羊——南非小羚羊。单独一只狮子从来抓不到一只南非小羚羊,因此,埃托沙盐沼的狮子总是结伙追猎。纳米比亚环境与旅游部的菲利普·期坦德(Stander)找出了埃托沙的狮子的追猎战术与橄榄球队的抢球策略的相似之处,在橄榄球运动中,边锋和中锋同时跑动着把球(即猎物)围住。这种高度发展的协作模式与塞伦盖蒂的狮子的混乱无序的追猎模式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所有的雌狮,无论生活在塞伦盖蒂或其他地方,在开始养育后代时,就是非常合作的。雌狮生产都是在暗中秘密进行的,并且把一窝幼狮至少在1个月内一直藏在一处干涸的河床或露出的岩石上。在此期间,幼狮还不能走动,并且最容易受到食肉动物的伤害。然而,一旦幼狮能够走动,母狮就会把它们带出来公开露面,并和狮群的其他成员聚合到一起。若是其他雌狮中也有生育了幼狮的,它们就会形成一个幼狮养育群,并在下一次生育之前的一年半时间里保持近于持久性的联盟。若是杀死猎物的现场离其巢穴不远,母狮就会把幼狮带到现场摄食;若是杀死猎物的现场离其巢穴较远,则幼狮以乳汁形式来获得营养。母狮从遥远的现场归来,会因劳累而倒下,并任由幼狮在自己睡眠时吸取乳汁。我们研究过十多个幼狮养育群,实际上在所有情况下,每只幼狮都可以从狮群的每只母狮那里吸取乳汁。集群养育是狮子互助之谜的一个主要部分。 然而,正如狮子的大多数互相协作形式一样,这一行为并不像其表面显现的那样崇高。狮群的成员都可以摄食同一只猎物,并且可以返回到同一狮群的幼仔那里去。狮群的一些成员乃是姐妹,其余的一些则是母女,还有一些则是堂表兄弟姐妹。有些母狮仅生育了一只幼狮,有些母狮则生育了一窝四只幼狮。大多数母狮生育了二三只幼狮。我们抽取了近半打母狮的乳汁并十分惊奇地发现,每只乳头的产奶量取决于母狮的进食量,而不取决于所哺育的一窝幼狮的实际规模。 由于一个狮群中总有几只母狮所要哺育的幼狮较多,而所有母狮的产奶量大致相同,所产幼狮较少的母狮就可以在哺育上较为慷慨。事实上,仅产下一只幼狮的母狮确实用了较大比例的乳汁来哺育并非自己所产的幼狮。当养育群的小伙伴系近亲时,这些母狮最为慷慨。因此,乳汁分配主要取决于乳汁过剩的模式和亲属关系。这些因素也要影响整个物种中的雌性动物的行为:集群育幼常见于某些哺乳动物(包括啮齿类动物、猪和食肉动物),这些哺乳动物所育一窝幼仔的数量一般有多有少,并以小规模的亲属群体同居一巢。 尽管母狮确实也要哺育其他母狮的后代,但它们也努力用大部分乳汁来喂养自己的幼狮,并且不让其他那些饥饿的幼狮靠近自己。然而,母狮也需要睡觉。当它们一连几个小时昏睡时,就会给那些幼狮带来巨大的诱惑。试图摄取非亲生母狮乳汁的幼狮通常都要等到这只母狮睡着了以后或被其他事情分散了注意力之时。因此,这些母狮就必须分出精力来抵制这些“小动物”的光顾并克服自己的过度疲劳。 因此,母狮在哺育幼狮上的表现出来的慷慨大方主要是出于无可奈何。那些损失最少的母狮总是睡得最香的,这或者是因为自己一窝所生的幼仔减少,或者是由于有近亲作伴。母斑鬣狗将自己的幼仔安置于保护良好的巢穴内,从而解决了这一矛盾。母斑鬣狗隔一会儿就要回到其幼仔身边,给一窝幼仔喂奶,然后便在其他某个寂静的地方睡觉。通过对巢穴中的斑鬣狗的观察,我们发现,母斑鬣狗像母狮一样,也存在着其他母斑鬣狗的幼仔试图来摄乳的情况,但母斑鬣狗更为机警,因而防止了其他非亲生幼仔的摄乳。 幸存于塞伦盖蒂 正如我们所发现的那样,雌狮在养育幼狮的情况下,最喜欢群居。幼狮养育群乃是狮群的社会核心。没有幼狮的雌狮有时也会来探望其母系同伴,但一般情况下都不与别的狮子来往,它们吃得好,并且避免了摄食场所或幼仔养育群的社会复杂性。母狮不会为改善其幼仔的营养状况而结成幼仔养育群。喜欢群居的母狮实际上有可能比独居的母狮吃得少,它们根本没有“婴孩”临时照看系统来保证较为持久的食物供应。相反,母狮结成幼仔养育群只是为了保护自己及其幼仔。 母狮需要两年时间才能把幼狮养到能够自立。然而,不管其幼仔何时中途夭折,母狮都会在数日之内开始交配,并且其生育间隔期可以缩短差不多一年。雄狮很少对其后代表现出慈爱之情,但其领地巡查的习性却可以为其幼仔提供有效的保护。然而,一旦父狮的联盟被取代了,其继任者就会急忙生育新的一批后代。原先的群体所留下的任何后代就成了新的联盟迅即交配的欲望的障碍。因而必须除掉。于是,1/4以上的幼狮都被新侵入的雄狮杀害了。母狮就成了这种永无止境的冲突的最终牺牲品,于是它们便奋力保护其幼仔,使之免遭新侵入的雄狮的伤害。然而,雄狮的个头比母狮几乎大一半,因此,这种一对一的搏斗的输家通常都是母狮。从另一方面来说,姐妹关系给它们提供了斗争的希望,因而在许多情况下,同一幼狮养育群的伙伴成功地保护了其后代。 雄狮并非母狮要应付的唯一问题。母狮也是有领地观念的。它们总要守卫自己喜爱的猎场、筑窝场所和水坑,以免被其他母狮侵占。大狮群总是凌驾于较小狮群之上,并且母狮还会攻击和杀死其邻居。大多数雄狮都把生育机会压缩在短短的几年内,而雌狮的繁殖期则可长达11年。由于这个原因,狮群之间的边界之争持续的时间总比雄狮联盟之间的挑战要长。因此,雌狮在面临陌生者时,总是采取小心谨慎的对策。据现在萨塞克斯大学任职的卡伦·E·麦库姆发现,只有在真狮群的狮子数量至少比录音扮演的入侵假狮群多两只的情况下,雌狮才会努力抵抗录音扮演的假雌狮群。雌狮会计数,并且它们更喜欢有一定的安全界限。数量是关系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仅由一、两只雌狮构成的狮群注定是没有存在价值的,它们总要躲避其他狮群,并且从不养育任何幼仔。 狮群是一个避难所,在这里,共同的繁殖利益将各个成员团结在一起,并且它们可以为对付敌人的下一次来犯而作好准备。敌人就是其他的狮子——其他的雄狮,其他的雌狮,然而它们永远不会被打败。多年来,我们亲眼看到几百只雄狮来来去去,每个雄狮联盟都依循着同一样粗俗的模式——入侵、杀戮的父权,最终又同样走向不可避免的衰亡。数十个狮群企图控制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中属于自己的一块地盘,然而,随着每一个新的狮群成功地扎下根来,另一个狮群又消失了。在共同的事业上,狮子可以表现得很崇高,它们为争夺地盘而同邻居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