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为什么是暖冬?
今年入秋以来,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常年偏高,出现了暖秋现象。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自1986年以来连续15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持续偏高后的又一个暖冬的即将来临?气候中心的气象工作者们也正在为尽快得出结论而紧张地工作着。 其实,暖冬与冷冬是个气候概念,是与气候平均情况比较而言的。一般冬季(12月—次年2月)我国大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明显偏高,就称为“暖冬”。暖冬并不意味着整个冬季都很暖和,冷暖交替是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暖冬季节里也常常出现冷暖交替的现象,但是以暖占优势,即暖的时间要比冷的时间长,暖的幅度要比冷的幅度大。反之则为冷冬。 暖冬形成的原因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持续暖冬气候,但是1999年和2000年冬季气温又明显下降,暖冬特点表现不明显。那么暖冬和冷冬主要是受哪些因素制约而形成的呢? 首先,随着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是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在世界工业化之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较稳定,但是自工业化以来,由于大量矿物质燃料燃烧和森林砍伐,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迅速增加,与此同时,全球气温明显上升,近100年来已上升0.6°C以上。 但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是直线上升的,然而温度的上升则表现出冷暖交替的波动特点。上世纪20年代以前为冷周期,20年代到40年代为30年左右的暖周期,50年代到70年代又为30年左右的冷周期,80年代以来又转入一个暖周期。这表明,气候变暖同时还受其它因素的制约。 另外,火山活动也是一个原因。地球上大的火山爆发,会喷发出大量的火山灰,上升到高空,形成一个“气溶胶”层,反射太阳辐射,减少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使温度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阳伞效应”。这表明火山活动频繁,气温容易降低;火山活动少,气温容易升高。据统计,在暖周期中强的火山爆发要比冷周期中少一半。80年代以来,全球大的火山爆发明显减少,可能也是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 再有就是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增温和异常降温的两种现象,它的发生发展常常会引起我国冬季气候的异常。一般情况下,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常常导致我国冬季温度上升,形成暖冬气候。1951年以来发生过14次厄尔尼诺现象,有13次我国出现了暖冬气候。80年代以来,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持续偏高,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发生,我国持续偏暖。但拉尼娜现象的发生却往往会使我国冬季温度下降,出现冷冬气候。1951年以来发生的8次拉尼娜现象,有6次我国都出现了冷冬。1999年和2000年冬季,拉尼娜现象的持续影响,可能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比前几年明显下降的重要原因。 欧亚大陆积雪。欧亚中高纬地区冬季积雪也是影响我国冬季冷暖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欧亚大陆冬季积雪面积大,有利于蒙古冷气团的发展和南下,常常使我国出现冷冬气候;但如果欧亚大陆冬季积雪面积小,则不利于蒙古冷气团的加强,使南下入侵我国的冷空气势力减弱,容易出现暖冬。 冬季风的影响。冬季风强弱是导致冷暖变化的直接原因,一般地讲,冬季风弱,意味着北方的冷气团不活跃,侵入我国的冷空气次数少,势力弱,气温偏高,容易出现暖冬。反之,冬季风强,意味着北方的冷气团活跃,侵入我国的冷空气次数多,势力强,气温偏低,容易出现冷冬。 副热带高压的强弱。位于我国东南部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一个暖性的高气压,它的强弱也直接影响到我国冬季冷暖。一般情况下,该高压强大时,有利于南方温暖气流向我国输送,容易出现暖冬;当它较弱的时候,则不利于南方温暖气流向我国输送,我国冬季温度往往偏低,出现冷冬。80年代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有利于我国维持暖冬气候。1999年和2000年冬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减弱,使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明显下降。 我国暖冬的特点 我国自1986年以来连续15年暖冬气候又有什么特点呢?首先,从空间分布看,这次全球增暖北半球比南半球明显,北半球是中高纬度比低纬度明显。我国则是北方增暖明显,南方不明显、西南等地甚至在变冷。其次,从季节变化看,冬季增暖最明显,秋季、春季次之,夏季增暖趋势还不十分明朗。第三,从日变化来看,最低气温即夜间气温升高比较明显,最高气温即白天气温升高不显著。最后,与历史时期比较,从百年以来的变化看,20世纪以来最暖的40年代,连续暖冬最长为8年,而这次已持续15年,是20世纪少见的。1998年平均气温超过40年代最暖的1946年,成为本世纪以来最暖的一年。从千年以来的变化看,公元前5000—3000年,气温比现在高出3°C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