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语法学史上的南派北派?
1936——1949 革新改良时期 ① 代表人物:王力、陈望道、吕叔湘、高名凯 ② 王力的《中国文法学初探》改革了以前的模仿语法,是呼吁对旧的语法体系进行改 革的宣言书。 1938年,以陈望道为代表的革新派在上海组织了一次大讨论,即“中国文法革新大讨论”。以陈望道、方光焘为代表的观点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语法学界的“南派”,不久即出版了一些探求汉语语法的论著。如1942年何容的《中国文法论》、1943年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同年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与1948年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等。 ③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批判模仿,批判《马氏文通》;借鉴西方的语法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汉语语法;较多地关注汉语语法特点。 北派 指汉语文法革新派中在北方的 一派。三十年代以后,在我国语法学界, 要求汉语语法体系革新已成为一种思 潮,形成了“革新派”,分南、北两派。北 派从1936年王力的《中国文法学初探》 开始,1941年高名凯又发表了《怎样研 究中国的文法》一文。当时王氏在清华大 学,高氏在燕京大学,所以可称北派。北 派以新的理论为指导来研究汉语 的语法,探索汉语的规律,容易寻找汉语 规律的脉络,能击中《马氏文通》的要害。 北派不如南派更重视词类,他们的著作 都称“语法”,不称“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