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的天干为甲或已时,则子时的天干为甲;日的天干为乙或庚时,则子时?
日的天干为甲或已时,则子时的天干为甲; 日的天干为乙或庚时,则子时的天干为丙; 日的天干为丙或辛时,则子时的天干为戊; 日的天干为丁或壬时,则子时的天干为庚; 日的天干为戊或癸时,则子时的天干为壬; 年的天干和月的天干是什么联系呢?
纪日法与纪年法一样,都是规定某一天的干支,然后60天一循环。 纪月法:闰月没有干支,下面的说法不指闰月。 地支:一月为寅,二月为卯,三月为辰,。。。。。。,十二月为丑。 天干:看年的天干。 如果年的天干为甲或己(甲+5),则当年1月天干为丙,2月天干为丁。。 如果年的天干为乙或庚(乙+5),则当年1月天干为戊,2月天干为己。。 如果年的天干为丙或辛(丙+5),则当年1月天干为庚,2月天干为辛。。 如果年的天干为丁或壬(丁+5),则当年1月天干为壬,2月天干为癸。。 如果年的天干为戊或癸(戊+5),则当年1月天干为子,2月天干为丑。。 以上是简便的方法,事实上,如果规定了某甲*年(甲子年,甲丙年,甲戊年。。。)的一月为丙寅月,那么这年的二月为丁卯月,。。。,十二月为丁丑月。继续,第二年为乙*年,一月为戊寅月,。。。。。。十二月为己丑月。第三年为丙*年,一月为庚寅月。。。。。。与上边五句话所说的一致。也就是说,纪月法也是先规定了某月的干支,然后60个月(五年)一循环的。 纪时:地支:23点到1点是子时,1点到三点是丑时,。。。。。。 天干:看日的天干。 如果日的天干为甲或己(甲+5),则当日子时为甲子时,丑时为乙丑时。。 如果日的天干为乙或庚(乙+5),则当日子时为丙子时,丑时为丁丑时。。 如果日的天干为丙或辛(丙+5),则当日子时为戊子时,丑时为己丑时。。 如果日的天干为丁或壬(丁+5),则当日子时为庚子时,丑时为辛丑时。。 如果日的天干为戊或癸(戊+5),则当日子时为壬子时,丑时为癸丑时。。 与纪月相同,上面五句话是简便的说法。如果规定甲*日的子时为甲子时,那么60个时辰(五天)一循环,每个时辰的名称与上面五句话都相符。也就是说,干支纪时也是先规定某一时辰的干支,然后推出来的。 总之,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是通过独立地规定某年(月、日、时)的干支;然后把天干地支都+1,作为第二年(月、日、时)的干支。。。。。。 但是有个问题:既然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原理都一样,为什么只有纪月和纪时有五句话的,而纪年则需要知道某年的干支进行计算,纪日必须要查万年历呢? 先说纪年。假如还有一个纪时单位“牛”的话,1牛=12年,那么当然可以规定甲子牛的第一年为丙寅年等等,但不存在这样的单位“牛”。而如果知道某一年的干支,比如1987年是丁卯年的话,计算1234年、1840年甚至10000年的干支都很容易。所以想知道某年的干支的话,只要知道其他某一年的干支就可以简单地计算出来。 再说纪日。请问:丙寅月的第一天的干支是什么?不知道吧?这就对了,因为阴历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两种,逢单的月是大月30天,逢双的月是小月29天,一年共是354天。 每个月的天数是变化的,因此不是天干数10的倍数,也不是地支数12的倍数。因此,假如一个月的第一天是甲子日,不考虑闰月,要经过60个(大月+小月),即(30+29)*60=3540天,才有一个月的第一天也是甲子日。1984年是甲子年,一月是丙寅月,我们马上知道1989年的一月也是丙寅月,因为5年是一个循环。我们只要知道连续五年的一月是什么月,就可以知道任何一年的一月是什么月,进而知道任何一年的任何一个月是什么月。在这120个月里,想知道某一天的干支,如果用同样的方法,就需要知道连续120个月每个月的第一天的干支。这还没有考虑闰月的情况,就已经麻烦得没有人愿意去尝试了。 总之,由于不是每个月都是10或12的倍数,这才不能由一个月的干支得到这个月中某一天的干支。 再有,由年的天干可以知道该年任何一个月的天干,不受闰月影响。但如上所说,知道120个月每个月第一天的天干,由月的天干推每天的天干为什么要受闰月影响呢??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1月为丙寅月,不管1月和2月中间是否有闰月,2月都是丁卯月,因此闰月对月的名称没有影响。假如1月的最后1天(第30天)是甲子日,1月和2月之间如果没有闰月,则2月第一天是乙丑日;但如果1月和2月之间有一个59天的闰月,2月第一天就变成甲子日了。不明白?那么我说的更简单一点:闰月这个月没有干支名称,但纪日的干支名称要一直排到闰月里再继续排。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阴历每个月都是30天,闰月一律是60天,那么就可以编口诀了。规定某单数月的第一天为甲子日,那么所有单数月的第一天将都是甲子日,所有双数月的第一天都是甲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