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争与经济的关系象美国这样的国家可以依靠战争,让国家越打越富
象美国这样的可以依靠战争,让国家越打越富.我们中国也能这样吗
很难. 美国越打越富吗? 武器系统高精尖,民用设施破漏旧——只能越打越穷 美国也会“越打越穷” 美国凭借其特殊有利的位置,确实在上世纪两次大战中占尽了便宜。但二战后,美国也并非总是“越打仗越富”,最典型的就是越战。战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十分明显:首先,直接用于越战的开支从1965财年的1亿美元,急剧扩大到1968财年的270亿美元。从1964到1969财年,美国军费几乎翻了一番,致使财政状况日趋恶化,从1965财年起连续4年出现赤字,总额超过以往19年的赤字总和。与此同时,由于产业发展严重向军事倾斜,“国防建设”给“国民经济建设”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导致民生产业竞争力下降,出口能力减弱,致使自1893年以来保持了近80年顺差的美国对外贸易在1971年开始出现逆差,国际收支逆差增大又导致美元危机,以致尼克松政府不得不在1971年8月暂停美元与黄金的自由兑换。 不仅越战造成了美国经济的危机,在二战结束后很长时期,美国大搞军备竞赛也抑制了其经济的增长。1982年美国一家民间裁军机构统计了西方9个国家1960至1980年军事负担占GNP(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比例与GNP的年均增长率,鲜明地显示出一国军事负担越高则经济增长率越低的长期发展趋向,其中美国军事负担占GNP的比例最高,而GNP的年均增长率最低。 打仗致“富”付出高昂代价 尽管在美国有很多新技术确是首先为军事需求而开发出来,而后通过向民用领域推广而惠及整个国民经济。但更多事实表明,美国因为过于偏重军事技术开发,而影响了民生产业竞争力。不然,美国不至于在一些重大民生产业领域的竞争方面败在日本和欧洲之手。靠打仗致富的首先是美国的军火商。据报道,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主要军火商的销售额迅速增加。这当然也对美国GDP增长作出了贡献。但军火商大发其财是否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到了“和国民经济互动”、进而起到“美国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驱动链”作用呢? 最近,在美国发生历史上最严重断电事故后,人们日益看清美国“武器系统高精尖,民用设施破漏旧”的状态。大停电暴露出供电网络的重大缺陷,不过是国家基础设施问题的“冰山一角”。从一定程度上说,美国军事部门和产业发财致“富”是以减少、牺牲民生公共部门的“富”为代价的。 美国热衷发展武器却不大关注环保。美国人口不到世界总人口的1/20,但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量却占全球排放量的1/4。现今战争对资源消耗与对环境破坏之惊人,已是尽人皆知的事实,尽管美国总在其国土之外打仗,但一次次战争导致地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严重后果不仅会伤及战争所在国家,也必将“反馈”到美国自身。地球环境是包括美国在内全世界最宝贵的、不可替代的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讲,归根结底,“美国越打仗世界越穷”。 高新技术发展的原动力是什么 《越富》一文认为,“市场在现代高技术发育过程中,作用是极为有限的”,真正能牵动高新技术发展的原动力是军事技术发展和战争的需求。的确,从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到互联网,很多高新技术都是首先为军事需求而开发的。但就总体而言,不能否认在美国那样的市场经济国家,高新技术发展的主要原动力仍在市场,我们不能颠倒主次。统计表明,在美国全国科技研发经费中,政府支出占32%左右,其中军事技术研发支出仅占大约18%,而民间企业的研发支出占到60~70%。这说明在当今世界上,除去极个别国家,置身于市场竞争中的民间企业总是技术发展的主力。 文中还把原苏联的教训归结为“把军队建设同国民经济搞成了‘两张皮’”。“两张皮”问题固然是个教训,但原苏联的最大教训在于超越自身国力,大搞军备竞赛,在某种意义上也可说是中了美国的圈套。此外,《越富》一文对整个国际形势的判断也过于严峻,对中国来说,最重要任务仍是如何牢牢抓住今后二十年“历史机遇期”更好地发展自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