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如何形成的?为何不会有“马黄”、“羊黄”?
牛黄,又叫丑宝、犀黄或西黄。为牛科(Bovidae)动物黄牛、水牛及牦牛的胆囊、胆管或肝管中的结石。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释名说:“丑属牛,故隐其名”。因其结石呈黄色而得名。   牛黄因来源于个别牛体,一般多天生于10岁以上的老牛体中。牛患肝胆结石症的机会很少,仅占千分之几,因此天然牛黄十分难得,故数量极少,是一种珍贵稀有的中药。目前,国际市场上1克牛黄比1克黄金的价要贵4倍多,价值与钻石相等。在15世纪,英国与法国贵族,以家中有无牛黄来炫耀他们的财富。英国女王的项链中,就有一条镶的是牛黄,可知牛黄的珍贵了。   牛黄多自然生于病牛体内。系由病牛的胆道发炎或胆汁排除障碍,使胆汁中的胆固醇、钙盐和胆色素沉淀凝结而形成的粒状物或块状物。这种结石多呈卵椭圆形、类球形、三角形或方形,大小不一。大者如鸡蛋,小者如豆粒,一般直径0.6~4.5厘米,少数呈管状或碎片。有的牛胆中含很多粒,也有只含1粒的。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状突起;有的具龟裂纹。体轻,质松脆,易破碎;断面为金黄或棕黄色,细腻有光泽,可见多层排列整齐的细密环状同心纹;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苦而后甜,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以表面光泽细腻,质轻松脆,断面层纹薄而整齐,无白膜,味先苦后甘,清香而凉者为佳。   牛黄为贵重药材。味苦、甘,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清心开窍,安神定惊,利胆化痰之功能。主治高热烦燥、神昏谵语、癫狂、小儿惊风抽搐、咽喉肿烂、口舌生疮、痈疽疔毒、牙疳、乙型脑炎、出血热等症,几乎是药到病除。著名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牛黄解毒丸”、“牛黄上清丸”、“牛黄清心丸”、“千金散”、“紫雪散”、“至宝丹”、“六神丸”等,均是以牛黄为主药制成的。以牛黄为原料制成的丸、散、液剂等,多达200余种。   现代药理学分析,牛黄含有胆固醇、胆脂酸、卵磷脂、胆红素、麦角甾醇、六种氨基酸、钙盐及铜、铁、镁、锌、维生素D等十多种成分,有抑制肉芽增生和促进血红蛋白增生的作用,能增加红细胞及血色素,增强心脏,使血管紧缩和血压上升等功效。   我国人民认识和利用牛黄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汉代,我国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即有记载,并列为“上品”。说它“主治惊痫寒热,热盛狂?妫啊薄!睹奖鹇肌芳鞘雠;啤傲菩《俨。铕锶取⒖诓豢⒋笕丝耨玻肿固ァ>梅嵘碓瞿辏钊瞬煌薄F浜蟮摹度栈颖静荨贰ⅰ兑┬员静荨贰贰ⅰ侗静莞倌俊返壤绞榫屑窃亍W钤缂窃嘏;菩纬傻奈南祝峙乱闾蘸刖啊睹奖鹇肌妨恕K担骸芭;粕の骷敖兀嘏5ㄖ械弥匆醺砂偃帐乖铮蘖罴赵鹿狻薄S衷疲骸熬稍粕衽3鋈朊鹫哂兄构塾泄庾呷肱=侵校耘杷卸轮醋孤渌小=袢硕嗑偷ㄖ械弥R蛔哟笕缂ψ踊疲嘀氐R┲兄螅绱恕R蛔蛹岸郑谜咧滴辶е烈煌蛞病6喑隽褐荨⒁嬷荨薄L蘸刖岸耘;频睦丛矗巫础⑻寤⒉亍⒌笔钡氖屑酆图壑档乃得鳎耆鲜率怠<词乖诮裉欤允呛苷返目蒲南住A褐荩唇袼拇ū辈亢蜕挛骱褐校杉挛髯怨啪褪桥;频闹鞑亍O衷谂;浦鞑谏隆⒏实某啤拔髋;啤保鞑诮⒓降仁〉某啤熬┡;啤薄U馐俏夜酱笾;啤I挛餮R底怨欧⒋铮糯刂衅蛭潞停炅砍渑妫菝ⅲ伺┠痢9逝;埔恢蔽挛鞯奶夭?   所谓“神牛”会自动吐出牛黄之说,除陶弘景记述而外,宋代医家苏颂也有类似记述曰:“凡牛有黄者,身上夜有光,眼如血色,时复鸣吼,恐惧人。又好照水,人以盆水承之,伺其吐出,乃喝迫,即坠下水中,取得阴干百日”。对此过去一直以为只是传说。后据报道:湖北省老河口市孟楼镇紫岗村五组农民邹君点饲养的一头黄牛。1985年7、8、9三个月连续3次吐出3条牛黄。其中,最大的一条长达15厘米,重?5克。另外两条,长都是13厘米,重69克。牛吐牛黄已属罕见,一牛连吐3条更是罕见。这3条牛黄当时价值4200元。说明古人对牛吐牛黄的记述,并非子虚乌有。   宰杀老弱病牛时,应认真在其胆囊、胆管或肝管中检查有无牛黄,切勿弃宝为废。如发现有硬块或肿物,即为牛黄。应立即滤去胆汁,取出并除净外部薄膜,用脱脂棉或灯芯草包裹,外面包一层布或用线稍缠,入阴凉处晾干即可入药。切忌风吹、日晒、火烘。在胆囊中形成的“胆黄”,为优质黄,呈椭圆形、圆柱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形状。在胆管、肝管中形成的叫“管黄”,一般质量较次。